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六旬矿工深山坚守诗歌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六旬矿工深山坚守诗歌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62岁的雷阳泽在霍拉山深处的一家矿厂打工,没有人会把成天在乱石堆里挥汗如雨的他,与“诗人”这个称谓联系起来,可他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诗人。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他写诗两百余首,有20余首在全国的各类诗词比赛中获奖,并出版个人诗集《龙鸣诗选》。

游离在城市边缘的雷阳泽,白天在工地上劳作,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诗歌创作。“是诗歌温暖了我,让我打工的岁月不再寂寞!”雷阳泽说这句话时,将头高高地扬起,脸上的表情坚定而执著,即便日子再艰难,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儿时的理想是当作家

“小学时我当过3年班长,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中学!”雷阳泽一再强调自己40多年前是一名好学生,从他的话里可以听出,他对曾经的学生时代是多么的怀念。

因为家贫等种种原因,雷阳泽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跨进学校的大门,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从小我就喜欢看书,小时候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雷阳泽说,他想通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最好的途径就是写作。

十几岁的雷阳泽成了农民,在种地的空闲时间,他开始学写诗歌。一有机会,就把自己写好的诗歌给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看,期望在对方的眼神里能够读出尊重,可他读到的大多是对方的不屑和鄙视。从他创作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诗歌里,可以看到他内心深处的纠结和挣扎。

对知识的渴求和获得尊重或许是雷阳泽坚持写诗30余年的原因之一。在他的《龙鸣诗选》上,有一页上面列的是曾经教授过他知识的老师的名字。“有些老师已经不在了,凡是健在的老师,都收到了我的诗集!”雷阳泽说,他想以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他也是一名好学生,并且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得主、著名书法家、中国诗词学会理事黄君给雷阳泽的诗集题写了书名。雷阳泽说,他并不认识黄君,一个偶然的机会,对方得知他是一位农民诗人且即将出版诗集时,主动给他题写了书名。多年以前,他就成了四川巴中市作家协会的会员。虽然“作家”的身份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但给予他精神上的安慰却是别人无法体会的。

在冷嘲热讽里创作诗歌

上世纪90年代初雷阳泽就来到了库尔勒,梨城的许多建筑工地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白天干活,晚上创作已经成为他的习惯。给他带来自豪感的诗歌,也让他遭受过无数的冷嘲热讽。

“老雷,你写这玩意儿能挣钱吗?”“老雷,你准备写诗致富啊!”等等这样的话经常在雷阳泽的身边响起。他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写诗的人非常受人尊重,有很多人写诗歌也读诗歌,可现在有些人一提到诗歌或者诗人就会说三道四,“诗人”身上的光环似乎已经很难找到,打工的人写诗就更加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了。

过去7年,雷阳泽一直在霍拉山深处的矿厂打工,很少有时间走出来,投递稿件不方便,厂区的黑板便成了他展示自己诗歌的平台。“说实话,仔细看的人很少,听到的表扬就更少了!”雷阳泽说,绝大多数工友白天干活,到晚上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聊天,没有人愿意跟他讨论诗歌,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孤芳自赏,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寻找一份快乐。

“家乡的报纸和电视台曾经采访报道过我,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雷阳泽说,他知道那不是因为他的诗歌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农民的身份。农民或者打工者创作诗歌,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不务正业。可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实,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农民和打工者也照样可以写出好的诗歌来。

没有新衣服多次拒绝领奖

雷阳泽保存着十几张来自全国各地诗词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函,那是他的诗歌获奖之后组织者邀请他去领奖的。因为手头拮据,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而是将这些邀请函保存起来,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经历的一种见证。

“我不可能穿着这么破旧的衣服去领奖吧,其实人都是好面子的,我也不例外!”雷阳泽将自己衬衫的一角掀起来说,这件皱巴巴的衣服是他所有衣服里最体面的一件,可穿着这样的衣服与其他衣着光鲜的获奖者同聚一堂,他会很自卑,最后只好选择放弃。

雷阳泽说,领一次奖来回的路费得自己掏,再加上住宿、吃饭等,少说也得花千元以上,他已经无力支付这些费用了。出版诗集他花了近6000元,为此老伴儿和子女们都很不高兴。他的诗歌创作不但没有给家里带来财富,反而经常为此而花钱,这是家人难以接受的。

“我以后可以不再出版诗集,可以不为了写诗而花钱,可我不能不写诗!”雷阳泽说,诗歌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的精神寄托和支柱。如果不让他写诗了,他不知道自己的业余时间还能干什么。

写挥汗如雨的辛劳,写扁担磨破皮肉的痛楚,写汗水浸湿眼睛的酸涩,写日子捉襟见肘的无奈……诗歌成了雷阳泽老人在生活中对梦想的惟一倾诉。从他的身上,也让人看到了一位农民工对梦想的追求和对信仰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