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口服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自制中药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予喜炎平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必要时均给予补液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81-01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Infant Rotavirus enteritis,IRV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感染病。1973年澳大利亚学者BiShop在电子显微镜下于急性腹泻病人的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首次发现了轮状病毒后,认为轮状病毒是引起世界范围内儿童严重急性腹泻的主要原因[1]。RV好发生在6个月-2岁婴幼儿,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故曾被称为秋季腹泻。我院应用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2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5月我科诊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170例,其病史、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大便常规等均符合病毒性肠炎临床诊断标准[2]。

其中因服药或输液依从性差脱落和剔除病例8例(治疗组3例,对照组5例),其余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其中男44例,女38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两组的年龄、喂养方式、临床症状、病程等因素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制中药(干姜、五倍子、吴茱萸等)研细末敷贴穴位(神阙、天枢、中脘),辩证使用中药内服(葛根、木香、车前子、焦山楂、黄连等随证加减),对照组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3112703),0.2ml/kg.d,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均 1 次 /d,3 d 为 1 个疗程。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及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疗效判断标准[3]:显效:治疗 72 h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 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以显效及有效合计为总有效。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见表1)

经统计,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 总结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除了对症支持治疗,还没有特殊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国内研究报道较多的是使用喜炎平治疗本病[4]。本病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其主要病位在脾胃。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薄弱,卫外不固,冷暖不知自调,易于外邪侵袭而发病。外感风、寒、暑、热诸邪常与湿邪相合而致病,感受湿热之邪,或寒湿不解郁而化热,或湿热内侵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导致泄泻。故前人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泻”之说。我院使用穴位敷贴合口服中药辩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静脉输液,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Kapikian AZ, Chanock RM, Rotaviruses.In:Fields BN, Knipe DM , Howley PM, eds.Fields Virology, 3rd ed.vol2.PhiladeiPhia:LIPPincott-Raven , 1996:1657-1708.

[2]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3]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诚等.腹泻病治疗新原则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临床儿科杂志,1998,16(5):358

[4] 张萍等.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的荟萃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Oct,12(5):349~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