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语文“活动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语文“活动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以“活动式”教学为切入点,对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内涵进行分析,接着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语文“活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最后对语文“活动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活动式”教学 理论依据 活动类型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语文教学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活动式”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将丰富的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语文“活动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语文“活动式”教学,就是以学生认知规律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为目标,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大胆变革的主体性语文实践活动,构造具有教育性、操作性、创造性的全程教学形式。语文“活动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观,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核心,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达到学生主体的自我完善。在语文“活动式”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学会发展;课堂评价的重心也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

二、语文“活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从教育学角度看,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教育理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首推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造”,“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等理念。杜威主张把儿童的本能、兴趣与需要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倡“活动经验课程”, 以参加现实生活为媒介,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活学活用。

从心理学角度看,活动是影响个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即活动内化论认为:个体的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个体的智力和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创立了活动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在完成某种活动中实现的,人是在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历史文化经验促进心理发展的,内部活动起始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在的结果。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重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地位。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中心,注重实际情境教学和协作学习,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

三、语文“活动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实施策略

3.1体验型活动。体验型活动即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导学生以自身的独特经验,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从而获得知识,陶冶情操,发展完美的人格。体验学习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注意、思维等心理功能参与体验,以引起学生心理过程的变化。

我们一般将体验型活动分为创设情境、活动交流、适时点拨、迁移感悟三个基本阶段来组织实施。下面我将高中课文《雷雨》改编为课本剧为例,谈一下课本剧改编的过程:首先,进行活动必要的准备,熟悉《雷雨》的剧情、主题、特定的历史背景,把握人物周朴园、周萍、繁漪、侍萍、鲁四凤、鲁大海等的性格特点,进行舞台布置设计,制定评比标准。改编课本并进行排演。然后,进行课本剧表演,演员准确把握人物身份、性格、神态和语气,将自己的感情及体验融入课本剧的表演之中,台风要大方。第三,对表演进行交流评价并通过写作训练进行感悟迁移,促使学生清晰、系统、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

3.2交往型活动。语文交往型活动是指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活动群体,通过开展一定的交往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学习小组的建立,充分开发课堂中的人际交往资源。采取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人人参与,相互共享资源。在交往活动中,注意发展民主和平等的观念。

交往型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学会准确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三是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学会质疑,请对方做出解释;四是学会组织小组学习,并做出总结性的发言。常见的交往型活动有讨论、演讲、辩论等。例如讲授《鸿门宴》时,让学生就“刘邦和项羽哪个适合作朋友”进行辩论。

3.3创造型活动。创造型活动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行为,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产生创造效果的教学方式。创造型活动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探索、大胆创新。教师要创造性的教,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创设心理安全的活动氛围,关注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创造型活动通常运用于课堂教学的迁移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课文中的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学习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请学生设想一下假如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结婚后生活会有些什么样的矛盾冲突,让学生描写一段他们婚后的生活场景。学习《守财奴》后,请大家根据葛郎台的性格特点,为他撰写墓志铭。创造型活动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展开联想,活跃了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综上所述,语文“活动式”教学是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关系到语文素质教育是否落实到实处。语文“活动式”教学将丰富的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生命力的焕发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语文“活动式”教学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以及丰富知识、健康情感、独特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

[3]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