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体化”即“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本文根据现阶段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中所配备的教师队伍、学生实习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一体化 教师队伍 实践 理论 电子技术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同一名教师主讲,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真正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建设“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几年来,随着高中普及程度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的差异性越来越大,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就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基础较差,虽然大部分学生是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能力强于理论学习能力,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抱有“混日子,拿证书”的思想。如果电子技术基础这门专业课程上教师在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授课方法,理论授课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就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更不能够保证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达到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学生没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这门课程更突出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同时还具有技术性强,研究性强,设计电路较复杂等特点。所以如果学生不进行实验,教师不让学生亲自动手,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接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那么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纸上谈兵,无从做起。因此,建设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二、建设“一体化”师资队伍的标准和建议

就电子技术基础而言,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密切的课程,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过硬的师资队伍,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论结合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教师对学生很难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清,最终帮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创新能力,否则教学方案会单一,没有新颖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也难以控制,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对老师教学能力要求的提高,也说明加强实践性教学是以体现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能力,是达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力保障。

同时,学校要求专业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都必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第一,到一些电子企业中了解自己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适应现代化电子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第二,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大型电子企业中去向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提高电子技术教学质量,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以及提高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因此,提高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必须要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

三、教师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中心,学生到校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即“阶段式”的教学模式,用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在电子技能方面较难真正得以强化。这种以纯理论到纯实践的过程,只是脱离实践的死记硬背,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技巧。脱离实践性的理解和认识,是很片面和没有实践意义的。

综上所述,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是符合技工院校总体教学规律与特点的,是适应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目前基础和身心发展的需要的。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仅需要提高学院教师的自身素质,还要注重提高“一体化”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最终要用教学效果来检验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一体化”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不断地推动“一体化”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学院学生专业技能,为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