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麦氮肥运筹试验及结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麦氮肥运筹试验及结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小麦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小麦产量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小麦;氮肥运筹;产量

氮肥的合理运筹是实现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探讨氮肥不同基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对施肥效应的影响,充分发挥氮肥最大作用,特制订本试验方案,为小麦生产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优质高产小麦良种一周麦16。该品种特性属于半冬性中熟,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深,叶片宽长。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抗倒性较好。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成穗率较高,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46克。苗期生长健壮,抗寒性较好,耐倒春寒能力稍偏弱。耐湿性好,耐后期高温,熟相好。高抗秆锈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

1.2 试验地点

本试验设在长垣县常村镇大石桥村王全社责任田,试验田面积2亩。前茬作物为玉米,常年产量在650公斤左右,小麦常年产量550公斤左右。本地块具置在新长线南500米,大石桥加油站东800米处。

1.3 试验设计

试验田用地土壤质地为两合土,土壤肥力为高水平。经化验检测土壤有机质为20.8g/kg,速效磷为17.5mg/kg,速效钾为115mg/kg,PH为7.9。

本试验设置四个处理,各个处理设置三次重复,各个处理在同一区组内随机排列。每个小区之间、区组间均应设埂,防止窜水窜肥,试验地周围设1米保护行。小区设置长10米,宽3米,面积为30平方米。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每亩基施纯磷6公斤,折合12%过磷酸钙50公斤;纯钾5公斤,折合60%进口氯化钾8.33公斤。整地时磷钾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打好埂以后再施,氮肥总施用量为每亩14公斤纯氮,折合46.3%尿素为30.2公斤,施用时期及各期用量见表1。

1.3.1 氮肥运筹方式试验设计

2.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田间管理是试验成功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这项工作。

2.1 适期播种

10月15日统一播种,采用机播耧播种,每亩播量9公斤,播深1.5寸,做到深浅一致,播种均匀,确保苗全苗壮。

2.2 划锄

冬灌和春季浇水后,及时划锄,破除板结,增温保墒,消灭杂草。

2.3 浇水施肥

施肥严格按试验方案设计的氮肥基追肥比例和施用时期进行施肥。施肥时力求均匀,最好1~2人完成。追肥要深施,然后覆土。墒情不足及时进行浇水,要小水漫灌,严禁窜水窜肥。

2.4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4.1 病害防治

小麦病害主要有全蚀病、纹枯病、赤霉病、锈病和白粉病等。

全蚀病:用2%戊唑醇15毫升拌10公斤麦种,拌后堆闷2小时,待药液全部吸收后播种。

纹枯病:在小麦返青后,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50公斤,对茎基部进行均匀喷雾,间隔7天再喷一次。

赤霉病:以预防为主,在小麦抽穗期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扬花后在喷一次。

锈病和白粉病:都发生在4月中下旬,每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50公斤及时喷雾防治。

2.4.2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一般采用种子包衣技术;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每亩用40%甲基异硫磷300毫升,兑水2公斤,拌干细土25公斤,均匀撒于地表,撒后耕翻。

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在搞好播种期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搞好蛹期防治和穗期的成虫补治。根据虫情预报,在吸浆虫出土化蛹前(4月20日左右),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加水5公斤拌干细沙土20公斤顺垄撒施,撒后及时浇水:抽穗后,当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见2~3头成虫时,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间隔3天喷一次,连喷3~5次。

麦穗蚜的防治:当百株有蚜500头时,每亩用10%RE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克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

2.4.3 化学除草

小麦二叶期后(11月下旬),一般阔叶类杂草每亩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商品名盖阔)1~1.8克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以野燕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6.9%精嗯唑禾草灵(骠马)乳剂6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防治。春季化学除草方法一样,时间上宜早不宜迟,原则上要在3月10日前结束。

2.5 适时收获

小麦蜡熟中后期采用人工收获。在小区内,去除边行,找长势均匀的收获3平方,要收获干净,晾干测产。

3、结果分析

(图表见文尾)

从试验结果(表2)可见,在氮、磷、钾肥等量的情况下,氮肥施用时期不同对产量影响很大。氮肥作底肥全部施入,由于随水土流失和挥发,会导致后期脱肥,致使产量下降。处理2比处理1增产28.1千克/亩,增幅达5.7%,处理3比处理2增产20.8千克/亩,增幅达4.1%。处理4比处理3增产25.8千克/亩,增幅达4.8%。

4、结论与讨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处理4即基肥40%,返青期40%,拔节期20%,产量最高。处理3次之,即基肥40%,追肥60%,效果较好。处理2与处理1相比,即基追比60:40比100:0效果好、产量高。由于处理4劳动力投入较大,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按处理3进行基追比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