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数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以此为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氛围。

1. 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1)改变旧的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改变讲清楚、讲透彻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对比、探究、思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一句话,就是要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法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2)克服对创新教育认识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有人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想的巧妙说的离奇,就是创新。产生了对创新认识的偏差,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独具匠心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巧妙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都是创新。数学创新能力就是数学地观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方法的能力,是各种数学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的重点由重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交往与沟通,着力创设宽松愉悦、竞争合作的班级氛围,积极营造创造性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2. 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创新理念的行成

教师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采取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改革创新精神,又要着眼于实际效果。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为“解决问题”序列的探究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所面对的都是些经过人类长期积淀和锤炼的间接经验,让学生快捷地懂得这些成果或者沿着一条“简洁、顺畅的道路”,重复推演一下当初科学发现的过程,无疑是一条高效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途径。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意地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需要开辟新路才能消除困惑的问题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将某些要揭示的概念、证明的规律纳入待“解决问题”的序列之中,将学生学习概念、公式的过程设计成对这些问题的“再发现”、“再解决”的创新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索过程的弯路、岔路和纠偏过程后受到创新思维方法的启迪,从而增进创新能力。采用“解决问题”序列的教学过程,一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二要引导学生面对问题前进,探索解决问题的新路。由此可见,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且善于组合它们,是创造者产生新思想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狭隘的“单科”思想,确立各种知识相互贯通、渗透和融合的意识,从而产生新念头,提供丰富的信息。

3.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要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首先,问题难易要适度,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其次,问题必须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的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对称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注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再把美的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有关内容的学习,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诸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创新精神。

4. 要多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创新积极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创新思维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寻求答案,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要注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积极鼓励、支持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对学生的正确创新思维要及时给予肯定。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从而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在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鼓励他们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世界。

5. 加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以及一些开放性、探究性问题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思维的深度、广度和灵活性,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数学素质。

收稿日期:201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