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胶州兴业秘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胶州兴业秘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盛产胶白的青岛直辖县级市胶州,是山东省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更是山东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

源远流长的历史中,胶州素有“金胶州”的美称。而如今的胶州市,凭借两个新引擎,已进入经济强县新时代。这两个引擎,一是2012年被批复的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是4F级胶东国际机场的规划筹建。

2013年上半年胶州市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07.7亿元,同比增长13.1%,两项指标在青岛市11个区市中均名列前三。在福布斯评选的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市中,胶州市名列第19位。

作为沿海县市,胶州市经济发展的秘诀何在?在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已有良好经济基础的胶州市该以怎样的战略实现再次腾飞?

信息化转型时刻

2011年6月23日,胶州市政府多功能厅。

东方铁塔、武晓集团等胶州当地明星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

最近,好消息接踵而至。这一年东方铁塔刚刚上市,洗去了胶州市此前上市企业数量为零的尴尬;就在不久前,胶州当地钢结构产业已在全国市场占据将近一半的份额。

但胶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道峰心中明白,此时此刻绝非可以坐下来庆功的时候。

在与会企业代表面前,张道峰读了一封以工信局、企业家协会名义写给胶州市企业家的倡议书。在倡议书中,张道峰直指胶州经济发展的7大问题:本土企业规模不大、品牌不多、产品档次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没有巨型规模企业、没有行业巨头、没有全国闻名的自主品牌。

如何把本土企业做强,如何把本土企业做大,这其实是张道峰思考了数年的问题。

2009年7月,张道峰调任工信局局长。胶州市的主要领导只问了新局长两个问题:“为什么胶州没有上市企业?为什么胶州没有全国叫得响的龙头企业?”这些疑问的核心其实是,胶州市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如何让胶州市以崭新的发展模式焕发新春?

摆在张道峰面前的难题不小。一方面,胶州市发展较好的企业多涉及传统产业,不仅有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更有本土相关企业众多、市场竞争内耗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胶州市当地的企业,大多使用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不仅生产效率较低更在资源消耗、节能减排等方面越发达不到国家最新要求。

以胶州市最成熟的产业——钢结构产业为例,就能看出张道峰彼时面临的局面。

自上世纪80年代青岛胶州铁塔厂出现至今,该产业在胶州市已经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

尽管胶州市钢结构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很高,但胶州市的钢结构产业面临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胶州市本土钢结构企业虽然数量多,但并没有形成集群优势,且企业间产品雷同现象严重。

有类似难题的并不仅是钢结构产业,在胶州众多发展良好的产业中都有类似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可行的道路,让胶州市的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张道峰所说的道路,就是信息化。

在张道峰看来,信息化手段不仅可以让胶州市众多企业获得新的发展助力,而且可以从根本上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鼓励企业发力信息化,胶州市开始评选推广本市的两化融合优秀项目。与此同时,胶州市每年还安排了信息化专项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张道峰还亲自带领工信局的人为企业联系信息化方案商。2013年,胶州市工信局和用友集团畅捷通公司以及北京数码大方科技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两家成熟的信息化方案商协助胶州市企业发力信息化。“这就是我们的‘千家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张道峰介绍说。

胶州工信局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了收集汇总,并建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库。涉及相同产业的企业完全可以共享各自的信息化建设经验。

把大学请进来

“信息化需要人才,新型工业化需要人才。”在信息化建设开始不久,张道峰就意识到,困扰胶州市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难题在于高端人才和科研力量的缺失。

9月13日,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与胶州市正式签约合作。落户胶州市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将建立青岛首个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从今年4月开始,胶州市就开始和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进行对接,商量开分院的可能。其间,张道峰代表工信局曾多次前往北京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领导进行交流。9月13日双方正式签约。

“科研院所对我们企业的帮助非常大。”张道峰认为,如果想实现胶州市企业产学研深度结合,就必须让胶州市有自己的智库。“我们现在平均每年会带50余家企业的老板前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学校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培训,工信局还会定期请这些院所的学者到胶州当地进行交流培训。”

学者来访胶州甚至扎根胶州的好处显而易见。7月16~19日,西安交通大学的43名教授、55名博士生来到胶州市进行考察交流,这是胶州市历史上首次有近百名专家学者同时来访。此次,西安交通大学带来了200项科研成果,其中一部分技术成果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把大学请进来,并不是胶州市解决产学研问题的唯一手段。胶州市计划到2015年,建成各类企业研发机构600家以上。如果企业研发机构中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青岛市级的,胶州市会给予相应扶持资金。

做企业的娘家人

在胶州市企业开始信息化转型,胶州市经济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之际,胶州市以工信局为首的政府机构也开始了职能转变。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对胶州市而言,企业兴则胶州兴。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决不再扮演企业领头上司角色,而是要成为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大后方。

2013年开始,胶州市开展了“三联三送”活动。走进市行政服务中心东楼,就能领到一张塑封的A4纸大小蓝色卡片,这就是胶州市工信局“三联三送”服务卡。

服务卡其实也是胶州市工信局“1+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胶州市就是通过‘1+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多维度服务企业。让企业从以前的躲着政府,变为主动找政府寻求帮助。

在建设“1+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时,胶州市也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作用。“1+X”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政企之间的零距离双向直通。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张道峰还将目光投到了行业协会身上。“比起政府,行业协会更接近企业,不仅更容易传达信息,而且更方便出面协调很多问题。”

2010年之前,胶州曾有过一次组建行业协会的尝试,但无疾而终。要不要发展地区性行业协会?要发展多少?一时之间成为了胶州政府、企业界讨论的热点。

“不懂就去问嘛。”张道峰把工信局的人分成两路,一路前往张家港进行考察,一路前往义乌进行考察。他想弄明白,到底行业协会对地区发展有无意义。

通过考察,张道峰看到了一个健康的行业协会是如何帮助企业发展的。于是,张道峰决心要在胶州建立行业协会,并且要建出规模。

胶州最闻名的行业是钢结构行业,这个行业中有两大龙头企业:东方铁塔和武晓集团。让任何一家出任会长,可能都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张道峰索性让他俩都出任名誉会长,会长另寻他人,“协会本身就是为了团结企业而存在的,为的是把大家拉过来形成合力。”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个好方法,两大巨头不仅保住了面子,而且身为名誉会长给协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力。

目前,胶州已经建立了19个企业行业协会,在江北的县级市中数量最多,而且影响力较大。

有了协会这一利器,胶州市进一步实现了政府服务企业方面的立体多元化。

对于未来胶州市的期望,或许可以从胶州市政府的发展口号中读出一二:“学昆山、赶吴江、超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