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击可待因痛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击可待因痛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从我们推出可待因系列报道以来,印象最深的是:一些读者在看到报道后,写信咨询含有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分类和具体病例的使用方法。而我们推出报道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引起这样的关注。其实批评也好,反思也罢,我们希望可待因能为民所用。今天,是系列报道的最后一篇,我们采访了社区医师、药监部门和有关专家。让我们看看专家如何给可待因下结论,毕竟它关乎人民的身心健康。

记者结合读者来信和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大量采访,发现社区医师们一直把目光聚集在几个关键性问题上。虽然前几期已经就这些问题作了详细阐述,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期专家们的解答将为我们揭开最后一层面纱,喂我们一粒定心丸。

可待因成瘾问题作为一个关乎社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不仅受到社区医师的关注,还吸引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眼球。

关注点一:可待因成瘾现象

可待因成瘾现象源于药理

背景: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早前公布的青少年滥用药物概况调查报告,滥用情况日益严重,首次滥药年龄在15岁或以下的占受访人数69.1%。其他报告显示最年轻的滥用咳药水者只有9岁。

专家: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的张教授觉得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绝对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严重。他说,虽然部分止咳糖浆含有可待因成分,但出于治疗目的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疗程服用,基本不会导致成瘾。造成滥用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药品因素,一个是人的因素,还有一个是社会因素。

药品因素是第一位的,把这个问题剔除,第二、第三个因素自然迎刃而解。北京双鹤高科的唐经理介绍,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百余种止咳药品中,有1/3左右产品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罂粟壳、樟脑酊其中的1种或多种成分。

在止咳露中添加愈创木酚甘油醚则可以有效抑制可待因的不良反应。通常一家个具有使人精神愉悦的可待因剂量起始于200mg,只要把量控制在200mg以内就不会产生成瘾性。愈创木酚甘油醚是祛痰剂,能使呼吸道腺体分泌增加,痰液被稀释,易于咳出,从而产生祛痰作用。服用400mg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恶心、胃肠不适、头晕、嗜睡和过敏等症状。这些症状迫使服用止咳露的患者停止服用,从而避免了因过度服用可待因造成的成瘾问题。

作为一种品,我们不得不承认可待因在止咳方面的疗效,同时也要重视它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注点二:违规销售现象

政府加大监察力度

背景:早前,有群众向广东汕头市澄海区药监部门举报,称下窖村村口有一家药店没有凭医生处方销售“联邦止咳露”给年轻人滥饮。澄海药监执法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对这家药店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在该药店中药饮片陈放处发现黑色塑料袋装有无外包装盒的“联邦止咳露”6瓶。

药监部门: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滥用可待因成分止咳露现象已经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目前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刚刚起步,一些药店在执行时不能严格遵照有关规定,消费者往往不出具处方也可以轻易买到处方药,因此,消费者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下不要到药店的处方药柜台购买止咳露。

1998年5月25日,国家局针对可待因止咳口服溶液的滥用问题,已将含有可待因止咳口服溶液列入处方药管理。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结合现行的药品管理工作,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实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已基本完成了起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工作,并上报国务院法制办,由国务院制定并出台,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将从部门规章上升为国务院法规。随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条例》的出台,零售药店不能严格执行药品分类销售管理有关条例规定的,将被视为违法行为来处理。

双鹤高科的唐经理指出,含管制类药物成分的药品不仅存在于止咳药领域,为避免老百姓在不了解药理作用的情况下滥用,国家有关部门对这些药物的分类管理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的确,生产含可待因成分止咳露的厂家们在这场拉锯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作出相应的改善和调整。

关注点三:药店过量销售现象

控制药品流向

背景: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3亿人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咳嗽患者达5000多万人,城乡居民咳嗽患病率为15.36%。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超过3/4的镇咳药通过零售市场到达这些消费者手中。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种类有联邦止咳露、新泰洛其、健立亭和佩夫人等几种。

专家:北京中医院的一位医生称,像某些止咳露、感冒类药物,虽然不属于精神性药品,但因为其中含有麻黄碱、可待因等精神性药物成分,目前按照二类精神性药品管理。病人购买这类药品,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医生开出的处方还要保存备查。任何医院和药店,都必须根据医生所开的处方出售药品,不允许大批量销售。

含可待因成分的药品本该按一定比例分别流向医院和药店,可是就目前情况看,一定是某个环节脱了节,导致流通失去控制。

据双鹤高科的唐经理介绍,他们生产的可愈是严格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药品流向的,90%的止咳露进入医院,只有10%的止咳露由各大药店代销。同时,药厂已经采取措施控制药品流向。双鹤高科制药厂新举措提出“实施流向单”管理思路。这项制度实施后,将主动梳理流通渠道,明晰货物流向,缩短供应链,加强监管。

记者了解到,这项措施实施的首要工作是将庞杂的商进行归拢,筛选和缩减止咳露北京地区的一级商,归拢二三级商,追查二三级商药品流向。唐经理表示,药品从一级商流向医院、药店的部分为可控数量,厂家可协助药监部门对医院、药店进行监管;如果是从一级商流向下级商,则要求一级商协助药监部门和厂家向下追查流向单,直至终端。

这些举措值得借鉴,因为每一个生产含可待因成分的药品厂家与经销商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因此应该互相学习,吸取他人经验,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规范,使生产、销售、管理发挥最大作用。

有些读者反映自己所在的社区也出现了青少年服用止咳露成瘾的问题,不仅家长着急,就连负责社区健康管理的社区医师们也操了不少心。

关注点四:社区医师服务问题

防范+教育=尽职尽责

背景:北京市某小区的社区医师张医生反映,她所在的小区也出现了“成瘾孩子”,自发现情况之后,全区上下都动员起来帮助孩子“禁瘾”,经过1年的努力孩子才逐渐恢复正常。这个经历令张医师终生难忘,并且她希望不再有同类情况发生,希望这次教训能够引起全国医师们的重视。

社区医师们:清源小区的医师们也表示,防范社区发生此类情况比在事后补救或者只是简单照单开药更有效、更具主动性。因此掌握适当的方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当然,部分社区的医师们已经先行做了一些工作。例如,在小区内打出宣传标语或者发传单提醒居民可待因止咳露的危害性、进行有关知识的讲座等等。但是,这些工作还远远不够,作为社区医师更重要的是走进每一户,不仅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国内外的调查显示,成瘾者绝大多数集中在18~28岁,这个年龄层是高危人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正是处于逐步踏入社会的关键时期,他们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勇于尝试各种体验。因此,我们就应该下大力气,去研究这一年龄段人群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他们成瘾,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有哪些。

研究发现,80%的人第一次接触含可待因止咳露的原因出奇地简单:好奇。为什么好奇?因为不了解可待因为何物。社区医师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禁毒经验,利用地理上的优势深入到各家各户,与青少年交流,面对面地讲解可待因止咳露的危害性。好奇心理减弱,人们在潜意识里就会自觉地筑起一道防范侵害的藩篱。如此,医师们的防范工作也就事半功倍了。

对于已经存在成瘾者的社区,医师们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将成瘾者送入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其他医生的工作,了解工作流程,对成瘾者进行引导。在成瘾者回到社区后,医师们要更多地关注此类人群,了解他们的最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成瘾者再次陷入泥潭。

与可待因有关的话题绝不仅仅只有这些,这是一个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大问题,需要克服、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本刊连续4期的系列报道就是希望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只有重视,才能把此话题提到一定高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