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镌刻时光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镌刻时光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代庆历年间(1040-1048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活字),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独创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古代中国,雕版印刷不仅历史比活字印刷悠久四百多年,在印刷数量上更是远超活字印刷十倍还多;作为收藏对象,雕版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所在。而姜寻就是国内慧眼独具的少数人之一。

姜寻是个东北汉子。只有长发透露出他艺术家的身份。十几年前,他是个诗人,出过好几本诗集,在《诗刊》当过美编,后来也自己出来成立了设计工作室,取名“煮雨山房”。开始工作室设在北图的老院里,爬山虎遮蔽了那些年深月久的窗户,却无法掩盖工作室里强烈的艺术气息和沧桑的历史感,因为姜寻把自己得意的藏品和设计作品也布置其中,俯拾之间,皆为意趣。后来,工作室搬到西海边,院外杨柳依依,工作室内仍不改艺术家和收藏家的作风。每每有客人来到,姜寻总是津津乐道每一件作品或者藏品的来历,讲起个中轶事,颇能引人入胜。

从儿时开始的情结

姜寻说打小自己就对中国的文字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情。直到现在,他的收藏还囊括了古籍、装帧设计家的手稿。大约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得到过一块古代章回小说的插图版画雕版,还记得版画上方的字是用木丁补充刻上的。这第一块雕版当然在现在看来是“不入流”,无法列入自己的收藏范围,不过若是没有与它的“一见钟情”,或许就不会有如今全国私人收藏雕版数量最多的姜寻了。他在随后的十几二十年中费尽心思从全国各地搜罗来了两万多块雕版“宝贝”,视如珍宝,千金不换。朋友见这些年他做设计得来的钞票都被他扔到这里面来,也质疑过,不过后来见这家伙的雕版收藏越来越像模像样,有了相当的规模,品种也非常丰富,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雕版,他们也开始被他的痴迷感化,听见什么小道消息有“雕版”二字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姜寻的手机。

痴迷二字的写法

朋友打姜寻的手机知道后果只有一个,就是此人定会“不分青红皂白”、不管不顾地立即奔过去。他为了买雕版、寻雕版,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有时候时间紧迫,北京的公司也不能扔下不管,他二话不说就当起“空中飞人”。每每到达一个城市,他只去两处,一为当地藏书楼,二为图书馆。他与各省图书馆都打过交道,他们都知道有个好古籍、好收藏的姜寻,每年为了方便查资料,搜集整理全国90年代以来的古籍拍卖资料,专门辑录各个拍卖行古籍善本拍卖的数据,自己掏钱出中国古籍文献拍卖图录。平常人也许对这样的书毫无兴趣,但业内人都知道,这是功德的事情,这些书方便了很多收藏家以及机构获得每年的拍卖资料。姜寻整日沉浸在古籍和雕版所营造的古旧气息里,别人往往替他担心会不会变得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八?他却说:“日月嬗替,历史上存留下来的文化遗迹,让我们得以鉴古烁今。古代这面镜子里所映出的现代人脸孔,我觉得并不突兀。就像一个装修现代的房间,放置少量的古代香案,或陶塑一样。收藏雕版是乐趣,也是收藏历史的过程。”

以雕版为女儿命名

在两万多块宝贝中,姜寻最钟情的莫过于南浔蒋汝藻所雕《密韵楼七种》之一的《草窗韵语》。这部书是宋代诗人周密手书上版的诗集。民国初年被藏书家蒋汝藻以高价购得,董康、罗振玉曾先后影印于世,时人有“满室皆惊,疑为书妖”之誉。2000年初,姜寻辗转三次终于花费数万元购得蒋汝藻影印宋版《草窗韵语》的雕版,然而整部雕版仍有些残缺不全,他多方寻访后,找到了从事雕版刊刻的扬州工匠,按照影印本的原版,将《草窗韵语》的雕版全貌展现出来。

正因这一块名为《草窗韵语》的雕版,姜寻给自己的爱女取名“语儿”。言谈之中,父爱深情与收藏带来的喜悦交织,姜寻的脸上写满了幸福。被问及收藏给自己的生活所带来的改变,他并不以为然。他说,生活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在记流水帐:一些人是在不停地搅拌出色彩;而有一些人则是要打倒生活。“在家人和朋友看来,我的生活里只是多了雕版而已。”他淡定的态度,似乎与对藏品的狂热和痴迷并不协调,却显得异常真实。

美梦成真的一天

最近姜寻有了一件大喜事,梦寐以求的文津雕版博物馆终于在国家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即将开馆。在北图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旧院中,这几间外观与其他并无二致的屋子里的陈列品都是姜寻个人的藏品。“这个博物馆的建立是促使中国的传统藏书文化得以传承和普及,如果能实现出版及雕版研究工作的完美结合,即实现了向世界传播。”姜寻充满感情地说,“这也是我搞收藏最大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已经为这一天奔忙了无数个日夜。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这一天是属于他的。

“任何收藏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一种心灵的财富。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收藏雕版的市场价值提升,藏家自己都会暗自喜悦。我所收藏的雕板,是一种有意识的文化积累过程。雕版愈多,类别自然会有脉络,收藏方向会更清晰,而它所涵盖的文化愈厚重。”姜寻说。

文化无价。

姜寻无疑是富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