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块发糕,几番滋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块发糕,几番滋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节期间回父母家小住,妈妈烧好了稀饭做早餐,顺带还煎了几块龙游发糕。发糕的两面被煎成金黄色,冒着腾腾的热气,看上去让人食欲大增。我赶忙伸筷子夹起一块往嘴巴里送,童年的香甜味道一丝丝地飘了出来。

小时候,爸爸有个忘年交是龙游人,姐妹都喊他爷爷。每年冬天,他回龙游老家探亲,一定会给我们家送来许多龙游发糕。那时交通不如现在方便,但爷爷从不让我们失望,每年冬天,发糕都能如期而至。他总笑着说:“这些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土货,不费什么钱,一点心意而已。”就这样,这种精美价廉的食品成为大人们传递友情的载体,也成为那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里的一抹亮色。

稻米之乡的发糕颂

龙游地处浙西金衢盆地,以艰苦创业著称。农民勤于耕作,治无隙地。虽是寻常小吃,但龙游发糕的制作也颇为讲究。“发糕”为“福高”的谐音,寓意“年年发、步步高”的吉祥之意,成为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餐桌上的必备名点。

据《龙游县志》记载,龙游发糕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逢年过节家家户户蒸制发糕当点心,或馈赠亲友。据说当年乾隆帝游江南时品尝龙游发糕后,对它的色、香、味、形大加赞赏,之后,龙游发糕一直作为贡品进贡朝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江南,湖泽广布,适于稻米的生长,于是柔粘的江南大米激发了龙游人对美食的想象力,上好的白糯米搭配粳籼米就是龙游发糕的主要原料。制作发糕的工序颇为复杂,从原料到成品需经水浸、淋洗、拉浆、磨粉、脱水、混和搅拌、灌笼、发酵、汽蒸和修剪箬叶等10余道工序。家庭传统手工做法是先要将米浸泡数十天,然后用水漂清,磨成细粉状。另外再按一定的比例拌入猪油、火腿、甜酒酿等佐料,调成糊状。做发糕需要专门的蒸笼,笼底铺上箬叶或者荷叶,将和好的米粉糊放入蒸笼,文火加热发酵。其间每隔七八分钟调换蒸笼的顺序,把最上面的换到最下面,如此反复,直到用手触摸笼壁感到温热,再停止加热。因此龙游发糕从来以“笼”,而非“个”相称。

这时发糕还不能出锅,而是要放入甜酒酿静候其变。待半笼膨发至满笼,取一些小竹棒均匀插在每一个蒸笼的内壁,帮助发糕透气。最后才用旺火蒸熟。讲究一点的,还要在上面撒上红绿丝,或搁上红枣、青梅等,看上去形制漂亮,香味诱人。

从家庭走向市场

龙游发糕的传统制作工艺颇为讲究,如糯米的比例多少口感最好、制作发糕用的酒酿怎样获得、拌和粉浆时水温高低的掌握、保温发酵及蒸制时火候如何掌控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多数是历代龙游人一代代传下来的结晶,若不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很难完全领会。

因为龙游发糕多在过年时家庭手工制作,于是从腊月开始,过年的喜庆氛围就在乡村弥漫开来。大人们忙进忙出辛勤地操持着,涨红的脸渗出汗珠,顽皮的孩子们也耐着性子表现出少有的乖巧。等到蒸发糕了,家家户户的厨房都被“哧哧”作响的蒸汽水雾氤氲着,形成一道奇异的风景。被发酵透的米香四溢,周围的空气也被熏染得微醉,安详的生活和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仿佛也一并融进了发糕里。

但现在很多人都不做甚至不会做发糕了,做发糕的隆重和快乐也逐渐退去。岁月磨去了人们对传统食物的兴趣,加上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食品厂的应运而生,寻常家庭里的传统小吃渐渐进入市场化时代,它的配料更丰富,口味更香浓,曾一度供不应求。为了保护原产地产品品牌,龙游发糕被列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这样,意味着龙游人必须将这种传统美食代代相传。

别样滋味在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每次来都带一白一红两种发糕。红颜色的是加入了红糖,白颜色的是使用白砂糖。蒸好的发糕除了朝上的一面外都被箬叶包裹着,呈圆形,看上去有小脸盆那样大,厚5厘米左右,大约半个就够三口之家美美地饱餐一顿。

吃发糕时,没有固定的烹饪方法,可以切成薄片或者块状,任由自己发挥,既可以放在锅子里蒸着吃,也可以放入少许油煎着吃,但最好趁热吃。蒸的发糕表面看上去有点粗糙,侧面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小孔,孔细似针,松软有弹性,吃一口,糯而不粘,甜而不腻,满口余香。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炭火盆。这是一种用木头做成的大约50厘米见方的木架子,中间正好放进一只小铁锅。这种火盆可以随意搬动,大家围在一起边取暖边加热食物。于是我们常会切几片发糕,放在火盆上的铁丝网烤起来。发糕里的猪油溢在铁丝上发出“滋滋”的声音,而油烟香味袅袅地飘进我们的鼻中,飘散在整个房间里,真是美妙至极。

在物质生活极度丰富的今天,龙游发糕那种醇厚的味道总能给我带来一种别样的感觉,这大概就是生活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