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钢琴组曲与勋伯格的序列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钢琴组曲与勋伯格的序列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的分析对象为勋伯格于1923年创作的《钢琴组曲》(Suite Op.25),这部钢琴作品历来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所看重。从结构体裁角度来看,这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古组曲”,更是古典十二音体系的第一部完整的作品。作者希望通过对其进行一些不同角度的直观的图表分析,以对“序列”有一定的概括和解析。

【关键词】勋伯格 钢琴组曲 序列 十二音体系 古组曲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eonberg,1874—1951年)是20世纪奥地利作曲家、理论家与音乐教育家。世纪交替,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普遍存在着创作风格前后不一的现象。勋伯格的作曲风格发展也被人们主要概括为三个时期:从1899年的《升华之夜》(Op.4)开始,到1907—1908年的《#f小调第二弦乐四重奏》(Op.10),受到勃拉姆斯、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布鲁克纳、瓦格纳等人的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风格。随着“表现主义”①大潮的涌动,勋伯格以更激烈的形式对音乐语言的探索,形成了“自由无调性”音乐(1909—1923年)时期与十二音序列写作时期(1923年以后)。自由无调性是由浪漫主义晚期的作曲技术发展而来的,仍然采用主题动机的发展手法,在这一时期作曲家极力避免古典的调体系——“破”,因此,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勋伯格放弃了浪漫主义的大型结构、大型编制、复杂主题等“巨型”创作手法,“开始追求音色的细致与多变(例如Op.16中的第三首及其‘音色旋律’);节奏和对位趋向更加复杂;旋律结构变得细碎而凝练;‘紧张焦虑、烦燥不安’之类的情绪非常突出”②。

本文的分析对象为勋伯格于1923年所创作的《钢琴组曲》(Suite Op.25),这是他在音乐创作上沉寂10年之后,在无调性的理论与结构上不断思索的结果,由此进入其音乐创作的十二音序列写作时期。以下列出勋伯格5部钢琴独奏作品,这些都是勋伯格的新音乐探索过程中的“实验”佳作(表1)。

《钢琴组曲》无疑成为了古典十二音体系的处女作,古典十二音相关理论主要是由勋伯格本人提出的,其基本原则笔者结合后面的音乐分析加以详解。

勋伯格选择了巴洛克时期的组曲形式来创作《钢琴组曲》,也许是对于自己所创新的古典十二音体系的一种传统的平衡,而本文则倾向于其中更有对于古组曲、套曲这种传统曲式结构的思考,我们当然不能因为这种巴洛克套曲的形式就将此曲冠以巴洛克风格,笔者借助于对该曲十二音的分析,试图找出两者在结构设计上的某种联系(表2)。

序列音乐创作原则之一就是全曲须建立在一个十二音序列的基础上,避免调式音阶、功能性四五度音程等,全曲十二音的原型(O)、逆行(R)、倒影(I)、倒影逆行(RI)(图1)。

如主题的展开手法一样,这个序列贯穿全曲,且序列的原则之一不得随意省略是序列中的音级,但同时,序列又是可重复的:在同一轮中,下一个音出现之前,可以在相同或不同的八度位置上重复,完整的音组片段等可以做改变节奏的重复。如图1中的一到四号音,包含着小二度、大二度、三全音,这些不和谐音程音响特征明显。而九到十二号音的逆行可视为“BACH动机”,即bB—A—C—B。首先,我们先分析出第一乐章《序曲》的序列陈述的方式(图2)。

如图2所示,横轴1—24为小节数,竖轴0—4抽象为纵向和声由低音向高音排列。在第一小节第二拍出现O,力度为轻,第一小节第四拍出现O6,力度为中强,如果我们视O为主题,那么O6不失为第二主题,由“O”移位三全音而来(图3)。

如图2所示,O\R\I\RI\O6\R6\I6\RI6完成了第一乐章的线性陈述,自第七小节开始出现不同形式的纵向叠置,但主要是序列或序列变形自身十二音的叠置,连接序列的主要力量则来自于相对传统的节奏,以十六分音符为单位的律动,在节奏对位方面作者遵循巴洛克时期舞曲的部分传统,但其最长时值仅为3个八分音符,节奏明快,并以同音或同音八度的持续增加音乐的动力。

受篇幅所限,本文只将前三乐章进行比较分析,如图4,《加沃特》所运用的“音列材料”基本与《前奏曲》一致,虽然第二乐章相比较第一乐章速度有所降低,但十二音的使用更加密集,不同序列之间的叠置较之于前者更加频繁,从古组曲结构的角度来讲,序曲是一种单主题的中小型乐曲,我们从图表中能看出各种主题材料的陈述极具连接性,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段段横向连接的彩色线条,而《加沃特》可以说是作品真正的“呈示”部分。法国舞曲《加沃特》多以复三部曲式进行陈述,同样以弱起小节开始。由于《加沃特》本身所具有的装饰性传统,节奏方面运用了很多附点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组合,在乐曲的第4、23、25、26小节使用了纵向波音,这样就缓解了序列音最初给人们听觉带来的不适感,显然是作者精心设计的。我们若以“O”为该曲的段落划分,则I.(1—9);II.(10—16);III.(16—27)。接下来,我们可以观察图表中纵向交叠序列之间的关系。1—9小节主要为O、I、O6、I6之间的倒影与三全音的关系,11小节以后则主要是逆行、倒影逆行等与原型的组合。

第三乐章《缪赛特》(图5)。缪赛特舞曲本是17、18世纪流行于法国的一种风笛音乐,在乐曲中演奏固定音型的持续音,勋伯格因此在全曲埋下持续音G。此外,“G音分别是序列O\R\I\RI的第3、10、4、9号音,也是序列O6\R6\I6\RI6的第4、9、3、10号音”③回到图表,无论从篇幅还是声部复杂程度来讲,都可以将第三乐章视为一个展开型的乐曲。前两个乐章均为以原型开始,以逆行结束,此乐曲则以原型开始以原型结束,与后乐章同构,作者要求《加沃特》用在《缪赛特》之后重复演奏一次。可见,这种传统曲式结构并不局限于巴洛克时代,这种集动力、多种元素对位于一身的曲式结构凝结着西方作曲技术的精华,勋伯格把握套曲音乐结构的手法有着相当的功力,如果综合6个乐章的结构,应该更能说明巴洛克风格套取与十二音技术的数理逻辑。回到第三乐章,勋伯格对倒影逆行以及倒影逆行的移位进行展开运用(RI、RI6、RI12)。值得注意的21—28小节处并没有完整的序列陈述,也可以理解为无序陈述,从铺面出发,此处我们看到的是非常具有键盘特色的织体类型,在力度与演奏法上突强与突弱的对比以及点状与线条的对位,勋伯格将BACH动机拆开,形成一个半音阶片段,不断上行模仿形成了结束之前的高潮。

勋伯格的《钢琴组曲》历来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所看重,对其的深入分析,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勋伯格的音乐风格有着重要意义。

注释:

①“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这个概念来自于绘画,通常与20世纪初期德国画家康定斯基所代表的“蓝骑士”(BlaueReiter,也作“青骑士”)画派等相联系,其特征是反对现实主义,避免再现形式,强调表现主观内心的冲动,被德国评论家赫尔曼定义为“灵魂的呼唤”。音乐中的表现主义以勋伯格学派为代表。勋伯格认为只有把作者内心的情感充分传达给听众时,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并且指出,“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最大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现他自己’。表现主义的音乐作品,常具有‘深刻而过分’的情感宣泄特征,而且篇幅长,编制大,线条多,调性微弱,声部的半音化特征明显,音响的刺激性程度甚高。使用动机发展的方式方法复杂而广阔。相比之下,勋伯格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具有上述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勋伯格终生都是一个表现主义者。

②③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M].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P6,62—63.

作者系上海音乐学院2009级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