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殚精竭虑的8天,我经历了从未有过的焦虑、绝望和激动、兴奋以及困惑,8天时间,在许多可爱的人的帮助下,完成了一堂课,并最终站在阶梯教室――这个无数人上公开课的地方,向全校老师展示了凝聚自己心力的短短40分钟。回顾磨课的这段历程,如同凤凰涅。每一次修改的过程都非常痛苦,挣扎太多,困惑不少。虽然表面上我的每一次讲授都被批得“体无完肤”“颜面无存”,但在这“痛”的背后,我的教学却真正成长起来了。我想成长中必然有痛苦伴随,这正如蝴蝶的蜕变一样,只有经受在茧中挣扎、锻炼的考验,才能有振翅飞舞的一天。

无尽的迷茫

去年,从“童化”作文课题研究的组织者吴勇那儿接触到了“影视作文”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这次学校安排我上“童化”作文专题研讨课,我第一反应就是想上这样一堂影视作文课。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备课时,我翻阅了大量杂志,搜索了许多网站,可关于“影视作文”的素材少之又少。于是从选材开始,我就步履维艰。中外那么多优秀影视作品,我该以哪部作为起点呢?问问孩子,看看评论,最后我把目光锁定在了《猫和老鼠》上。这是一部哑剧,几乎没有对白,完全依靠夸张的动作、情节的曲折和丰富的想象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眼球。我精选了其中的两个片段,作为本次的习作素材。

视频一:老鼠杰瑞假装一只会爆炸的小白鼠,三番两次捉弄汤姆,但最后杰瑞掉进水缸里,现出了原形。

视频二:杰瑞吓唬汤姆,用榔头砸自己,汤姆看见了,让杰瑞砸他也不要伤害自己。

我的设想是先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情节,再由教师指导,教给学生习作的方法,练习写作。按照此思路,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谈话激趣,引出话题

1.出示猫和老鼠的生活照。

2.说说看,这两个小家伙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观看视频,指导写话

1.播放“视频一”。

2.引出目标:有了动作、神态,就让我们感受到画面的精彩。如果有了语言,一定会更有趣。

3.看“视频二”,定格画面。

4.交流“视频二”中的情景,指导学生如何将一幅画面说具体。

5.回忆“视频一”中印象深刻的画面,用前面的方法,选取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说一说。

6.独立写作。

(三)交流修改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我辛辛苦苦剪辑视频资料,制作课件,试教时却一塌糊涂。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我的“一言堂”,没有互动,学生很少发言,总是冷场。

这是一堂无效的作文指导课。自我感觉案头工作很充分了,过渡语也很精彩,为何满堂都是我的“独白”?该指导的好像也指导了,为什么学生的作文还是“流水账”?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为何表达却是支离破碎?我很迷茫,不知道原因何在,问题出在哪里。

痛苦的煎熬

我在思考,办公室老师也开始研讨,一起帮我“把脉”,分析“病因”:所提的问题大而模糊,覆盖面太大,指向不明确,使学生很茫然。过多过泛的要求使得预设的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写“猫和老鼠”,达到什么要求,写到什么程度,都没有落实。如何指导学生写具体,缺少有效的策略,难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预设不充分,临场功底欠缺,导致一出现问题就手忙脚乱。

大家认为,把“无声版”的“猫和老鼠”创作成“有声版”的目标不变。“写什么”,主要写猫和老鼠的对话和心理。怎样指导才能让“猫鼠说话”呢?那就要学生找准“说话点”。听了大家的建议后,我决定将教学目标缩小,并落到实处落到细处,给学生提供写的路径。以“假如我是汤姆(或杰瑞)”这种调换角色的方式,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有效激发师生之间的互动。

第二环节修改如下:

1.看一看:看“视频一”。一边看,一边想,猫和老鼠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指导看“视频二”,说说汤姆的表情怎么样?说些什么?杰瑞呢?

3.演一演:回忆猫和老鼠的几次较量,选一个片段表演,注意神态、语言、心理。

4.写一写:想象他们的语言,别忘了神态、动作也要记下来。

5.评一评:这段话哪些地方写得比较精彩?

6.想一想:你们把汤姆和杰瑞写得这么可爱,有什么法宝吗?

在忐忑不安中,我结束了第二次试教。可暴露出来的问题让我始料未及,本想通过表演,让学生准确运用动词,并注意表演者的神态,从而生动地描绘出画面。可是到最后,完全成了一场“闹剧”,学生做着各种奇怪的动作,喧闹声充斥着课堂。想象的语言、无聊、无序,更谈不上合理、得体。课堂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绽放的希望

又失败了,办公室的同事一边安慰我,一边反思出现的问题:动作、语言、心理、神态都强调,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起不到相应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再回忆“视频一”的内容,毕竟时间过长,匆匆掠过,指导匆忙,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组织的时间不够,最好让学生再看一遍或者出示相应的画面。这次的交流碰撞,带给我“柳暗花明”的狂喜。

于是,我的目标修改为:凭借动画,指导学生把习作写具体、生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引领学生分三步走:整体感知说简洁,认真观看说具体,学习范文写生动。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谈印象――猫和老鼠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说简洁――观看录像,简单说说片段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写具体――怎样才能把过程写具体?明确要抓住语言、心理、神态、动作,重点指导老鼠用榔头敲猫“这一招”,以点带面,范文引路,引导学生讨论,尝试写作、交流。

4.改生动――把文章写生动、有趣。

第三次试教,感觉顺畅多了。办公室老师在肯定我的设计后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1.“把文章写具体”这个板块比较笼统,只是强调要写具体,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但关键的问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语言写具体,学生不是不知,而是不会。2.最后的片段交流有点累赘,学生交流的内容在回答印象深刻的画面时已提到,所以这个环节可以删掉。

不断地升华

一直以来,我总认为,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作文能力,只要让学生明确写具体的方法,强调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就能写好。殊不知,这是放任自流,不能很好地培养写作能力。于是我在范文中将描写动作、神态的词用红色标示出来,并让学生“评一评”,这样,学生就能感受到如何将语言写生动、写具体。对于后面展示的交流片段,我更换为“取题目”。学生在取题的同时也是在回顾影视内容。

下面是我在公开课指导“取题目”环节的实录:

师:你能不能选取一个画面,为这个画面取个名字呢?

生:我给第一幅取名为“变身记”。杰瑞由小灰鼠变成小白鼠了。

生:我觉得第一幅可以叫“因祸得福”。杰瑞本来被汤姆追赶,非常狼狈,可他变成小白鼠后,一直捉弄汤姆,可以扬眉吐气了。

师:这个题目很有创意,杰瑞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生:我给第五幅图取名为“腾云驾雾”,小白鼠被汤姆吹得一上一下,似乎在云端行走。

生:我也说第五幅,我取名为“空中飞鼠”。

师:哈哈,现在不仅有“空中飞人”,还有“空中飞鼠”了!

生:我给第六幅取名为“故技重施”。杰瑞已现出原形,可他还不知道,再用榔头敲自己以吓唬汤姆。

师:可惜汤姆已经不再上当了!

生:我给第四幅取名为“高空弹跳”,杰瑞从桌子上故意掉下来,吓得汤姆连忙奔过来,用枕头拖住“小白鼠”,生怕他爆炸。

生:我给第二幅取名为“敲出厄运”。汤姆本来敲核桃吃,可敲到第三颗核桃时,竟然发现是新闻中播放的会爆炸的“小白鼠”。

……

阶梯教室里一片笑声、掌声,我知道,我成功了。点评时,老师称赞这堂课上得“扎实而有新意”。8天的挑灯夜战,三番五次地教案,多次课堂失败的挫折打击,都成为我难以忘怀的记忆。

磨课体验

一、影视作文席卷课堂

把影视融入“童化”作文,可以说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却是“适合儿童身心的写作生活,适合儿童情趣的写作方式”。《猫和老鼠》轻松幽默,接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用孩子们看得懂、乐意看的语言讲故事,充斥着“儿童文化元素”。欣赏完电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历,自由展开联想,给发散思维以更广阔的驰骋天地。他们从好奇、感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想象的兴奋状态,激发出表达自己联想的强烈愿望,这种心理状态,正是写作活动中所需要的。在指导学生欣赏时,将镜头定格,让学生用语言描绘,可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克服浮光掠影、粗枝大叶的毛病。影视作文可以弥补学生阅读范围、生活积累、写作技能等因素的不足,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法则可循,有标准可比,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作文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二、深厚功底产生“桃李效应”

作为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文字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施教中才能够行云流水,收放自如。作文课最能考验老师的“内功”。点评时,你能否抓住瞬间的闪光点,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能否听出语病并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可以“暗暗地修改”。因为老师的功底,学生的习作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老师的范文,更能反映老师的文学水平。一篇优秀的范文,不但开阔学生的思路,带动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更能培养学生的“向师性”,“亲其师,信其道”。语文教师能写,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还可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桃李效应”。

三、磨课磨出成长之路

有人曾这样评价名师的好课:茶,苦而后甘,令人回味;酒,绵而后劲,叫人道爽;泉,清而味淡,能品一生。一堂好课,如茶,如酒,如清泉,让人受益一生。然而,哪堂好课不是“磨”出来的呢!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经历这一次难忘的“磨”课后,课堂才能像切磋过的象牙那么雅致,像琢磨过的美玉那么和润。磨课后,我懂得了许多,学到了许多,明白了许多……磨课是痛苦的,有不足、有遗憾。绞尽脑汁的前思后想,那一份“众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真有点“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味道。磨课也是快乐的,有成功、有收获。同事之间交流碰撞出的火花,让我体验到了茅塞顿开的兴奋。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它磨出了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了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师提升教材的高度;磨出了教师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