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法官姜霜菊,大爱执行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法官姜霜菊,大爱执行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说,法施于人,虽小必慎。作为一名法官,二十九年来,她调解的案件,无一错案,无一上访,无一申诉。她就是江苏省第七届十大女杰之一的姜霜菊。

大爱执行者

上午十一点,姜霜菊调解工作室,从门口到走廊,站满了慕名前来咨询、办案的人。书记员说,“那张没有电脑的桌子是姜法官的,她太忙了,几乎没有时间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一直是站在调解桌旁,一站就是一上午,和一拨拨当事人聊着家常讲着道理便把案件调解了。” 在那张略显空荡的办公桌上,一个记着密密麻麻数字的日历牌尤其显眼,这是姜霜菊每天为自己安排的需要调解的案件编号。她深知,每串数字的背后连接了无数家庭的幸福,她不能懈怠。

从事民事审判近三十年,如果把所有办案卷宗堆起来,按照一个卷宗一厘米厚,也有十八个姜霜菊那么高了。而这些案件,多数都是调解结案,其中90%以上的案件还是当事人自动履行,且无一错案,无一引发上访。

80后王建叫姜霜菊不是姜法官,而是“姜阿姨”。2008年初,王建驾车行驶时撞伤了一个老大爷,巧的是,他的汽车保险刚好超了一天,还没来得及续缴,所有赔偿费用需要自己支付。对交通责任认定书不服,开庭时,王建坐在离姜霜菊最远的席位上。法庭调解时,憋了一肚子火的他愤怒地质问姜霜菊:“老大爷是农村户口,凭什么按城市标准赔偿?我车被扣押了,没钱赔!”

王建“咆哮公堂”,姜霜菊微笑着耐心解释:“老人一直都在县城的儿子家住,你撞他的时候也在县城,以后养伤还在县城,你说能不按城市户口来赔偿吗?这是法律规定。你先交押金把车赎出来,可以继续挣钱。你消极对待,车子越来越贬值,损失还不是你的?”

姜霜菊长辈般诚心解释,亲人般为王建设身处地地着想,消融了王建心里的坚冰。王建一点点从离被告席最远的座位挪到了离姜霜菊最近的位子,“现在我不叫你法官,我叫你阿姨,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最终,王建听从了姜霜菊的调解建议,卖车还钱。

可找车时,王建又遇到了麻烦。因为车被扣了好几年了,不知道现在车在哪儿。姜霜菊托同事找朋友,辗转帮王建找到了汽车。不少人问姜霜菊,“这事你这么上心,这个人是你家亲戚啊?”姜霜菊笑笑说,“你别管什么亲戚,反正他管我叫姨。”

患有精神疾病的刘梅出嫁后,为准备怀孕而停药犯病。婆家将其锁住断药,她寻机逃回了娘家,可娘家又要把她送回婆家。她要求离婚,男方为求子,不同意,产生了纠纷。法庭上,刘梅呵呵笑着,让姜霜菊不禁湿了眼角。刘梅曾经学习成绩非常好,但因家庭困窘,为保证姐姐弟弟读书,不得不辍学,一病不愈。而今,姐姐弟弟都成了大学生,她却被家人逼迫着嫁人生子。“你们欠她的太多了,不要再推出去了……”姜霜菊流着眼泪对刘梅的家人做工作。这时,坐在一边傻笑的刘梅突然哭了,她都听得明白。

“娘家人”、“大姐”、“阿姨”是老百姓对姜霜菊的称呼,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几十年如一日地处理着邻里矛盾、家庭财产纠纷、夫妻关系等鸡毛蒜皮的事,对此,姜霜菊说:“法官不是官。法是一种大爱,爱这世上每一个需要保护的人,法官就是这大爱的执行者。”

能动司法的先行者

接触的都是最基层的百姓,有些当事人文化水平较低,法律知识了解较少,讲法律规定听不懂,姜霜菊发明了比喻法、亲情法、降温法、现场办案法、找当事人弱点法、民俗法、目的法等七种“判案秘笈”。

离婚、抚养、继承等婚姻家庭类案件,就用亲情法:夫妻情、子女情、兄弟姐妹情等,审理案件时,就抓住“情”字做调解工作;民事类案件,大部分当事人带着“气”来开庭,要用降温法;而在处理财产损害赔偿、农村承包合同、排除妨碍等案件,则用现场办案法,把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召集到现场,快、准、服地进行调解。有了这些“秘笈”,姜霜菊一天可以办结许多案子,有时一个月办案高达上百件,“干什么事都要用心,只要真正把自己投入到案件中去,能真心实意地为双方当事人着想,绝大部分案子都能调解成功。”

姜霜菊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完全是自学取得法律本科学历。可凭着对法律的深入钻研,她早已成了全院屈指可数的办案能手。法官张勋学曾和姜霜菊一起工作四年,他回忆说,为了让当事人快点拿到判决结果,从来没用电脑打过字的姜霜菊,靠着一本新华字典,在短短两天的休息日里,用笔画模式打出了十六份判决书,“我们都不敢相信,可姜霜菊就是做到了。”

连云港市赣榆法院如此介绍姜霜菊:自1984年以来一直工作在基层民事审判一线,二十九年来,她始终坚持能动司法,努力“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扩大”。在姜霜菊的法官生涯中,“家长里短”、“琐碎”等现实词汇是她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其实,“能动司法”早已是她司法为民的重要指导思想。

律师魏霞清晰地记得十多年前的那个庭审,如果不是姜霜菊主持,当事人将血溅法庭。刘志在外地多年不归,夫妻关系名存实亡,妻子许倩下岗失业,住在婆婆的房子里,靠打短工贴补家用,养育女儿。刘志悄悄转移了大部分财产,且无法查证。一旦离婚,许倩只能净身出户。庭审时,刘志的律师刚读完状,情绪激动的许倩突然亮出一把尖刀,冲到丈夫面前挥刀要刺。作为许倩律师的魏霞惊讶地愣在原地,姜霜菊眼尖手快,猛地冲到夫妻之间,一把攥住许倩握刀的手:“别干傻事,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你相信我,一定给你个说法。”看着一脸坚毅的姜霜菊,许倩手里的刀“咣当”落地。为防止许倩自残,午休时,姜霜菊将她留在办公室,两人一起吃饭一边聊天。在姜霜菊的耐心劝解下,许倩表示不会再有过激行为,耐心等待审理结果。

案子很棘手,魏霞劝姜霜菊按司法程序走,判完就可了事。但姜霜菊认为,“为司法而司法是原始的,只有为群众谋利益,才是司法的真谛。”她考虑过驳回,但案结事不了,纷争还会再起。时间拖得越长,刘志就越有条件转移财产;判决离婚,即使判定刘志补偿许倩再多的钱,他身在外地居无定所,也执行不到位,判决书只是一纸空文,孩子怎么办?为此,姜霜菊多次登门调解,三番五次地做刘母的工作,终于达成离婚调解协议:刘志支付10万元人民币补偿许倩,许倩在刘志母亲的房子里居住三年,为重新生活创造一个缓冲期。

姜霜菊靠踏实的步伐,在赣榆百姓间走红。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赞誉,“为民办事的好法官”,“百姓喜欢的好法官”,“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面对称赞,姜霜菊淡淡地回应:“人啊,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情,不是说你能干什么,而是干什么都要干好。就是捡破烂,也要把破烂捡出精彩来。”

和为贵的引领者

“法官这一生,不是只办一个案子,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敌对面,绝对不能偏。”做了近三十年的法官,姜霜菊说,她只想案件处理最优化。

为了这个目标,姜霜菊也“钻法律的空子”――不按正式套路开庭。有一次,在听众席的一男子总是发言打断庭审,姜霜菊多次警告无效后,下令法警将此人逐出法庭。庭审结束,要求当事人在实录上签字确认,当事人拒签,说:“家里唯一一个讲话算数的,被你赶出去了,我不敢签这个字。”此后,姜霜菊有了经验,凡是有听众要发言的,当庭征求发言者意见,当庭补办授权委托书。“让他讲,这样只会有好处,能协助调解。”虽然这一举措于法无据,但庭审规则也没有说这样做是不允许的。

姜霜菊的同事曹胜说,对于疑难案件,姜霜菊从不推诿。不是因为过度自信或是魄力所在,而是她深深明白:群众都是好群众,没有困难是不会走上公堂的,她不信没有说不通理的群众。在每一次调解案件时,姜霜菊总会提醒当事人:到法律服务部门咨询一下,多问几个律师再做决定。而很多当事人在听从姜霜菊的建议后,回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姜法官,就按你说的来。律师说了,你的调解意见对我是最有利的。”“某个案件对承办无数案件的职业法官来说,并不起眼,可对每一位当事人来说,这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官司。所以,为了这众多的‘一生一次’,我必须反复掂量斟酌,真正为当事人考虑,为双方当事人找到一个平衡点。”对此,姜霜菊深有感触地说。

废寝忘食的工作背后,是家人的支持。家好似成了旅馆,母亲一生唯一一次吃到女儿做的饭,是患癌后姜霜菊送到病房的炒莴笋。母亲细细品尝,连声夸赞说:“真想不到,女儿做的饭这么好吃。”站在一旁的姜霜菊,泪已滂沱。

对家庭的歉疚是姜霜菊生命里不能触碰的弦,可感恩的百姓又以一颗真诚的心慰藉了她。难得上街买菜,卖菜人把菜双手奉上:“姜大姐,我不要钱,你是我家的救命恩人啊。”姜霜菊很欣慰,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因涉及隐私,文中案件当事人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