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含量分析方法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含量分析方法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根据FZ/T 01103―2009《纺织品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混纺产品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和FZ/T 01026―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粘纤产品进行定量检测,探讨合理、安全、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粘纤;纤维含量

牛奶蛋白聚丙烯腈纤维是将液态牛奶去水、脱脂、利用接枝共聚技术将蛋白质分子与丙烯腈分子制成牛奶浆液,使其形成一种在结构中含有牛奶蛋白质氨基酸大分子的线型高分子,再经湿纺新工艺处理而成,因此可以将牛奶蛋白纤维描述为一种含动物蛋白氨基酸的合成纤维。纤维中含有大量的动物蛋白氨基酸,所以具有良好的亲肤特性;也正因为其制作过程采用接枝共聚、湿纺等技术,纤维的性能和品种可根据需要调整,具有极好的加工性能。用哈氏切片器做该纤维的纵向和横截面切片,置于500倍投影仪中观察发现:纵向有隐条纹,边缘光滑;横截面呈圆形,似合成纤维。燃烧法特征:靠近火焰:熔融并卷曲;接触火焰:卷曲,融化,燃烧;离开火焰:燃烧,有时自灭;燃烧时气味:毛发燃味;残留物特征:黑色状,基本松脆,但有极细微量硬块。化学试剂法用5%氢氧化钠溶液,100℃温度下,溶解3分钟,纤维呈紫红色,溶解30分钟,纤维溶胀成冻胶状,燃烧时有蛋白质气味。

针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在纺织行业的广阔前景,本文根据实际检测中遇到的来样,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FZ/T 01103―2009《纺织品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混纺产品 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标准和FZ/T 01026―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四组分纤维混合物》,手工拆分法与溶解法结合,设计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粘纤产品的定量鉴别方法,为日后此类型的纺织品定量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试样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粘纤组成的针织产品。该针织产品经纤维定性分析,由三股纱线组成,一股纱为粘纤,可用手工拆分法拆出,另两股纱由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混纺而成,分别利用FZ/T 01103―2009方法与 FZ/T 01026―2009(方案1)结合,顺序溶解桑蚕丝与牛奶蛋白,聚丙烯腈,莱赛尔纤维,最后剩余棉,可得出各组分含量。按此方法取样5个1g左右的样品进行以下试验。

2 试验准备

分析天平:精度在0.0002g或以上;干燥烘箱:保持温度(105±3)℃;数显水浴恒温振荡器:可调节温度、振荡频率、定时等功能;玻璃砂芯过滤坩埚、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小于250mL;干燥器、量筒、称量瓶、真空抽气泵等。

次氯酸钠溶液:在1 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其含量为5g/L。此溶液可用碘量法滴定,使其浓度在0.9mol/L~1.1mol/L。

硫氰酸钠溶液:将500g硫氰酸钠加入500mL水(20℃,51%硫氰酸钠溶液密度为1.294g/mL)。

甲酸/氯化锌溶液:20g无水氯化锌(质量分数>98%)和68g无水甲酸加水至100g。

稀乙酸溶液:取5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稀氨水溶液:取20mL浓氨水(密度为0.880g/mL),用水稀释至1L。

3 试验方法

试样预处理后,取样约1g左右,将一股粘纤用手工拆分法拆出,另两股为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混纺纱,将两种纱线分别拆出,烘干,溶解,称重,最后分类计算。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混纺纱的溶解,第一步,用0.9mol/L~1.1mol/L次氯酸钠溶液溶解牛奶蛋白与桑蚕丝,抽滤后烘干;第二步,烘干后的试样在水中浸湿,湿态下用硫氰酸钠溶解聚丙烯腈;第三步 ,甲酸/氯化锌溶液溶解莱赛尔纤维。操作时,每一个环节需掌握好温度、时间。

4 结果分析

4.1 数据计算

各纤维的净干百分率计算如下:

P桑蚕丝=100-(P粘+P棉+P莱+P牛奶)

式中:

m――预处理后试样干重,g;

r0――经手工拆分后剩余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与桑蚕丝、棉、莱赛尔纤维的干重,g;

r1――经次氯酸钠溶解后剩余聚丙烯腈、棉、莱赛尔纤维的干重,g;

r2――经硫氰酸纳溶解后剩余棉、莱赛尔纤维的干重,g;

r3――经甲酸/氯化锌溶解后剩余棉纤维的干重,g;

d1――经次氯酸钠试剂处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FZ/T 01103―2009标准中的K值1.29);

d2――经次氯酸钠试剂处理,莱赛尔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1.00);

d3――经次氯酸钠试剂处理,棉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1.01);

d4――经次氯酸钠、硫氰酸钠试剂处理,莱赛尔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1.02);

d5――经次氯酸钠、硫氰酸钠试剂处理,棉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1.01);

d6――经次氯酸钠、硫氰酸钠、甲酸/氯化锌试剂处理,棉纤维重量变化的修正系数(1.04)。

4.2 测试结果

将5个试样经拆分、溶解等方法测得结果见表1。

表1 经拆分、溶解后试样重量

按照4.1计算公式得出各纤维的净干含量见表2。

表2 各纤维净干百分率

5 结论

(1)由于织物成分种类多,含量分析复杂,织物拆分时,需防止散落,混淆。化学试剂溶解时,每一个环节都需严谨、细心、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完成。

(2)5组试验数据分析的结果比例在±1%的范围内,且使用拆分法与化学试剂法相结合,减少了试验环境卫生的污染,减少了繁锁的操作步骤,减少了出具试验数据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今后遇到相似的面料,进行纺织品定量分析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常熟招商城商品检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