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林业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我国土地辽阔,在很多国土之上都有大面积森林资源覆盖,林业种类可谓极其丰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作为林业最大威胁之一的病虫害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林业资源遭受的病虫害危害程度越来越严重,受灾面积也呈不断增大趋势,给我国林业的有序开展及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在林业工作中,要对病虫害发生原因加以准确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防治对策,为我国森林资源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工作;病虫害;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500-01
林业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森林遭受到的病虫害每年呈增加趋势,已对我国林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因为引发林业病虫害的原因较多,导致林业工作对病虫害的防治较为困难。因此,林业工作人员应当对引发病虫害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展开病虫害防治,确保防治效果,从而为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林业病虫害种类
我国林业遭遇的虫害种类繁多,且根据地区不同、林业种类不同、生态环境不同会发生不同虫害,常见虫害类型包括松毛虫、美国白蛾、天幕毛虫、青杨天牛、杨扇舟蛾、杨树食叶害虫、春尺蠖等,同时虫害种类在不断增多。据统计,某省在十年左右,虫害种类就从原有的25种增加到40种以上,有很多害虫来源于当地,也有很多是来自于外地。
林业发生的病害包括三种类型,分别是侵染型、非侵染型及衰退型。侵染型病害是由质原体、真菌、病毒、细菌、螨虫、藻类、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的侵染造成,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非侵染性林业病害是因为林业所处环境中的光照、水分、营养物质、温度及空气质量与林木生长需求不相符引起,通常无传染性;衰退病常是按特定顺序发生,属于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综合作用下引起的林木生长潜能及长势大幅降低,最终引发林木死亡的林业病害。
2.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对造林缺乏必要管理
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上一直都有保护力度不足问题,尤其是在对天然林保护上,管理不完善之处更多,在很多地区甚至没有针对天然林的经营与管理活动,而是任其生长,长此以往,森林健康度必然会不断下降,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如我国某市对地处偏远山区的876平方千米森林缺乏必要管理与监测,在该处森林区域发生病虫害时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病虫害大量爆发并不断蔓延,导致全县有一半以上的森林资源受到波及,给该市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损害。
2.2 在造林中对病虫害防治问题不够重视
在我国植树造林号召下,很多地方不断加强造林工作,造林面积得到极大增加,然而在造林中,常会存在造林树种单一问题,这样的纯林会造成生物种类单一,导致整个林木体系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较弱,如果有严重病虫害发生,则会使病虫害波及范围迅速扩大,造成严重危害。另外,在造林中对外界树种引进时,很多地区都缺乏对病虫害问题的考虑,导致栽植树种后往往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由于外来树种与环境气候不适应引发严重病虫害,极易导致森林步入衰退期,导致病虫害进一步蔓延。
2.3 林业检疫工作不够完善
林业检疫是对外来林木携带的病虫害加以有效预控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在的林业检疫工作在检疫站建设上还不够完善,不能对实际需求有效满足。另外,在很多地区的林业检疫工作中,由于法律知识所限或受利益驱使,导致很多森林植被未接受应有检疫,给我国林业资源埋下了大量病虫害隐患。
3.林业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3.1 高度重视造林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我国林业工作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采用的方针是以预防为主展开综合治理。在防治工作中,首先要从思想上加深认识,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与宣传,加强当地人们对于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使人们自觉参与到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另外,要对各地林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行片区负责制,保证各部门都承担病虫害防治责任,都清楚自身责任,并能够在实际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将自身责任贯彻落实。
3.2 保护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实现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中植被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可以为多种微生物、动物的生存及发展提供充足的寄主、栖息地,使森林中生物多样性大幅增加,尤其是病虫害天敌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得到丰富,使森林食物链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森林系统的稳定性。森林物种多样性可减缓有害生物的流行速度及传播速度,使各种生物关于空间资源的竞争大幅增加,对有害生物种群进一步扩张加以限制。
3.3 采用混交林模式造林,对树种进行合理搭配
单一树种的人工造林由于品种单一,常会给病虫害爆发创造有利环境。因此,在林业建设中,应通过政策号召、技术指导、多种树苗提供等方式倡导并组织林农建造树种多样、形式多样的混交林,特别要加大对乡土树种的栽种力度,并将之和引入的外来优良树种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树种搭配,这不仅对于林木生长极为有利,同时也有助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在人工造林中,混交林的比例应在30%以上。在落实退耕还林政策时,要以具有很强抗逆性的经济树种为主进行造林。
3.4 对病虫害实行事前预测
对病虫害防治进行预测是展开防治的关键环节,各地区林业监管部门应对林业监控工作加强管理,建立动态的监测网络,采用新型科技加强管理工作。同时要对基础工作如育苗等加强检测,对当地土壤、环境及水进行实时监控,避免生态恶化引发生物病变。
3.5 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疫与监测力度
在我国林业病虫害中,国外生物的入侵属于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发生原因, 使我国林业资源面临的病虫害威胁不断出现新类型。我国林木对这些新型病虫害常常缺乏有效调节与免疫能力,因此一旦爆发病虫害,就会形成很大威胁。所以,应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检疫与监测力度,尤其是对于从国外引入的优质林木,在入境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加强对林木上寄生病虫及携带病菌的检查力度,从源头杜绝病虫害的蔓延。
3.6 对林业病虫害实行生物防治
在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时,生物技术属于较为先进的防治方法,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或病虫害天敌方式对病虫害加以消灭,同时还不会对其他动物或植物造成较大影响,避免了使用传统药物实行病虫害防治产生的害虫抗药性问题。因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进行生物防治,是可控而长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3.7 合理利用物理机械手段对林业病虫害予以防治
在林业工作中,为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还需加大对物理机械防治手段的利用力度,主要措施为阻隔、捕杀、涂白与诱杀措施。阻隔是在林木上进行塑料布、毒绳或胶环设置工作,对害虫实施有效阻隔,使之不能传播到其他树木上为害;捕杀主要是将蛹茧或卵块摘除,或者人为对成虫及幼虫进行捕杀;在秋冬时可用石灰、水、叶蝉散与食盐按一定比例配制出白涂剂,将之涂在树木上,可有效遏制虫卵依附;诱杀害虫的主要手段是毒饵诱杀、潜所诱杀、灯光诱杀或饵木诱杀等。
参考文献
[1] 李世林.森林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7(5):49.
[2] 张永贺.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13):93.
[3] 程立军.浅析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与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11):246.
[4] 丁亚斌.马尾松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对策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97-98.
[5] 毛义成.林业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科教导刊,2013,26(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