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社会信息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其调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社会信息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其调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社会信息社会。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各种信息的流通和交换,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状况得以改观,信息已成为农村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逐步开放的农村社会已把广大农村青少年置身于大量信息环境之中。实践证明,社会信息已成为广大农村青少年除学校之外又一重要的信息源,也已成为影响农村学校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外因,其影响不可低估。

一、社会信息对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确信,社会信息的主流是健康的,它包蕴大量有益于农村青少年成长的教育因素。

1.在个性心理方面。

时代对未来的新型农民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勇立潮头,一显身手,在发家致富的实践中,铸就奋发向上、吃苦耐劳、坚韧顽强、敢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时代销蚀了他们当中由于历史形成的目光短浅、安于现状、因循守旧、忧柔寡断、小富即安、自卑散漫等不良习气和小农心理。所有这些无疑对激发广大农村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锻炼强健体魄、立志勤奋读书、勇于开拓创新、尊重科学知识等健康心理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许多农村青少年积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从市场经济大潮中汲取养分,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生存意识明显增强,自立、自强、自尊、自律、自爱精神在他们身上扎根、开花、结果。

2.在伦理道德方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农民,在伦理道德方面体现了高尚的情怀。在旧社会,商场,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丑恶竞争圈子。而竞争这种本应有利于取长补短、互惠互利的合作和交往方式,赖商场之功蒙上了厚厚的自私自利的个人功利色彩的阴影。然而,人们处处提防“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同时,欣然领略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涌动的另一番喜人景象――新时期的竞争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个性互补、团结协作和共同致富的精诚合作精神。合作在复杂竞争中的渗透,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农村的主旋律,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方面的要求。

3.在政治思想方面。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塑了旧时那种“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狭隘的封闭的小生产者形象,使得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把农村的发达、家乡的昌盛、国家的富强看作自己的社会历史责任的思想,在广大农村大地扎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广大农村青少年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老训条悟之犹深,铭刻于心。在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无形之中产生一种“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诸如“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质无疑又是一次次心灵上的涤荡。在“一方有难,四方援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的互助氛围中,自私、怯懦已不属于他们,关心他人、富于正义感成为新时期农村青少年的象征和追求。

4.在智力素质方面。

社会发展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对农民的定义赋予了新的内涵。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广阔的农村大地显示了无穷的震撼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尊重科学、渴求知识在农村成为时尚。无论是家庭还是农村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都明显增加,“不能穷教育”成为农民的共识。这种始发于心灵深处的渴求及其形成的良好教育氛围非常有利于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要学”成为农村学生的心声,促使他们走向成功之路,对他们智力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我们应清醒地认识社会信息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有必要对其中的德育因素加以分析、梳理、鉴定,对症下药,加以调适,充分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影响。

二、农村学校德育教育对社会信息的调适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逐步形成、思想日趋成熟的关键阶段。青少年要长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就得接受丰富的社会信息。农村青少年在接受社会信息方面有许多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应充分研究他们接受信息的特点,利用农村学校德育的主导性、可控性,适时、适地、适当地进行科学的调适,有效发掘社会信息中的德育资源。

1.加强领导,改造社会信息来源。

农村青少年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各种社会信息对他们都极具吸引力。毋庸置疑,加强领导,对社会信息源加以适度改造和调节,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要从社会信息的传递和散播途径入手,进行正确引导和适可控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传统教育,防止精神鸦片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的身心侵袭和腐蚀,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产生养情怡性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社区教育观念,加强社会、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掌握农村青少年学生已有信息的来源和内容,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2.加强指导,优化农村学生素质。

青少年处于成长期,思想活跃,对各种信息比较敏感和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他们各方面还不够成熟,情感、意志、气质、志趣、爱好等方面均不够稳定,动摇性强,可塑性大。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有时显得亢奋异常,有时表露出无所适从,往往存在极端化、片面化倾向。由于个体德育素质结构差异的存在,不同信息对青少年的作用和影响固然不同,而且,同样的信息对不同青少年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完全一样,可能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从中不难看出,他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固然受社会信息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自身主体的内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着眼于农村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做好对社会信息的分析综合、调节处理教育,使真、善、美在假、恶、丑的衬托下更加鲜明,从而抵制消极的社会信息,运用积极的社会信息开拓创造。

3.加强引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农村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接受社会信息往往是盲目从众、不自觉的,不善于对信息加以选择过滤、取舍,并且不善交流,封闭心灵。这就使得他们限于被动接受社会影响的地位,造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消极情形,教育者要恰到好处地引导他们形成交流和讨论的习惯。在交流和讨论中,使他们互通有无,认清是非,加强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意识和能力,达到自我识别、自我管理、自我磨炼等自我教育之效,充分利用学生中的正确观点、积极因素消除他们中的错误观念、消极因素。

总而言之,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信息和农村学校德育教育的关系,充分肯定和利用社会信息中的教育因素,根据农村青少年学生掌握信息的特点,帮助和教育他们提高甄别、选择、分析、梳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从大量信息中自觉地吸收积极因素、抵制消极因素的习惯,让广大农村青少年在复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进一步强化社会信息的教育功能,使他们在各种德育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成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