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功能文体学解读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功能文体学解读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诗是文学的精华,是最凝练的语言艺术。在各种文学形式中,诗歌是最能突出表现作品自身价值的文学体裁。诗歌的语言高度精炼,内涵丰富深刻,是作者最具个性化、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世界,同一首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与传统文体学相比,传统文体学对诗歌的分析是以语音和格律为着眼点,辅以作者介绍和诗歌的背景,通过分析诗歌的布局、行数、比喻的用法、句式、标点等去探讨诗歌的文体特征。韩礼德的功能文体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文体学分析框架,其核心是“功能”思想。功能文体学分析则注重从文本的语境和功能两方面对文本进行分析。所谓“功能”,就是“从语言在我们生活中起某种作用并服务于几种普遍的需要这一角度出发,来解释语言结构和语言现象”。

一、韩礼德“功能”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有三种“元功能”或“纯理功能”:第一种为表达说话者经验的“概念功能”。概念功能表达人们的社会经历和内心体念,同时表达事物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如并列、从属。第二种为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评价以及交际角色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的“人际功能”。第三种为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把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根据情景语境统一在一个语篇中构成整体。这三种元功能相互关联,是构成语义层或“意义潜势”的三大分支。语言是通过这些元功能与情景联系起来,作家根据语言功能进行选择和构思。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三大语义功能要同情景的符号系统相联系。符号系统的由三大要素组成:话语范围、话语基调、话语方式。话语范围决定着概念功能的意义范围,话语基调决定着人际功能的意义范围,话语方式决定着语篇的意义范围。功能的主要作用是把突出的语言形式与情景语境在文学作品中与作者的整体意义联系起来。

三种功能在语言中的具体体现为“三元交叉模式”,即概念功能与及物系统,人际功能与语气系统,语篇功能与信息结构、主位结构和衔接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从功能文体学解读诗歌实例

根据系统功能理论,语言运用的过程和文体选择的过程是同一过程。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是有意义的,所有的语言选择都是文体特征。对文体特征的选择是受语言运用环境制约的,在情景语境的促动下,诗人从整个语言系统中选择适合于语境的语言,从而形成成了适合语境的语篇文体。

弗罗斯特是美国跨越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多取材于农村生活,以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长于抒情和叙事,风格质朴无华,淡而有味,曾经四次获得美国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以广为后人传诵的《未选择之路》为例,本文尝试运用功能文体学进行分析。

1.语境

语言总是在语境中运用,并在语境中起一定作用。语境可以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整个语言系统的社会环境。《未选择之路》作于1915年,是弗洛斯特创作生涯成熟阶段的代表作,以新英格兰农村为背景,表面描写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是诗人人生的真实写照。1912年,诗人放弃了平坦的人生之路,为了文学创作毅然卖掉已经营了十年的农场,带着一家人移居英国,诗人年近40岁,写诗数十载,尚默默无闻。该诗描写了他自己的切身体会。其朴实的语言、悦耳的韵律、深远的意境而脍炙人口;情景语境既包括讲话的环境,如讲话的内容、参与者、讲话的媒介和渠道等,也指语篇内的环境。情景语境是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的概念框架: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语式(mode)。语场指发生了什么事,所发生的社会性质,参与者所从事的活动等;基调指谁是参与者,参与者的特点、性质、地位和角色,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临时性的交流角色关系和长期的社会角色关系;语式指语言在情景中所起的作用,语篇的符号组织方式及其在情景中的地位和功能,包括渠道方式和修辞方式,如:劝说、说明、论理、叙述等。

作者以叙事的体裁,并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写到“我”“过客”在林间的岔路口犹豫不决,不知该选择哪一条道路。语场为林中两条路,近乎口语的表达建立在和读者平等的地位之间的交流。诗人采用了通俗的词汇、口语式的节奏和传统的英诗格律,结构清晰。第一节是叙事:“我”走到一个岔路口,站立良久,放眼向一条路望去,却望不到尽头,视线所及是灌木丛生。第二节是描写:再看另一条路可能比第一条路更富有吸引力,一路上芳草萋萋,空气清新。第三、四节是夹叙夹议:考虑再三,“我”选择了第二条路,打算将来某一天回头走另一条路,但实际上一旦选定了一条路,就由一个岔道引向另一个岔道,很难再走回来。表面上,诗人写的是行人在林中择道的经过,实际是人生道路的选择。诗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没有选择的那条路。

2.概念功能中及物性特征

及物性是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及物性结构包括六种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行为过程和言语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诗中我选择路,最终选择了一条荆棘之路。关系过程是两条路的选择,暗指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行为过程为择路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存在过程是关于两条不同的路的描述,暗指人生的不同道路。诗中采用5个过程,描写了两条路对行路者都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行人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选择。伫立良久最终选择了那条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小路,一条崎岖坎坷之路。

3.人际功能的语言特征

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感情的文体,必然要充分表现诗歌的人际功能。人际功能主要包括两个系统:语气和情态系统。系统功能语法中语言的人际功能表达具体为: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他的态度和判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表示与情景有关的角色关系,包括交际角色关系,即讲话者或听话者在交际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诗人以陈述的语气,采用过去时态,提供读者关于未选择之路,对此产生的不同人生际遇质疑。引发读者深思,产生共鸣。诗中出现了表示人际意义的“词汇情态”词语,如“fair”,“grassy”“same”暗示作出选择的艰难。主人公置身于一幅色彩斑斓的山色风景画中,寓情于景,动静结合,使读者领略到对未选之路的好奇以及一丝懊悔,余味无穷。

4.语篇功能的主位结构特征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研究主位结构的意义主要在于了解和掌握有关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述位是说话者对这个出发点所作的陈述。在语篇生成的过程中小句的主位结构体现着文章的谋篇意义,反映着诗的主题特征。当一个句子独立存在时,它的主位和述位是确定的。在一个语篇中,句子和句子的主位述位之间存在着照应、衔接和过渡等多种关系,这些复杂的主位关系就是“主位推进”。语言学家们通过认真研究,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总结出主位变化的三种最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即:同一主位推进模式;线性主位推进模式和派生主位推进模式。该诗的主位推进模式多种模式的综合。诗文以路开首,然后我面对两条路,第一条蜿蜒消失在林中深处,第二条芳草如茵,我选择了第二条人迹稀少的路,从此人生天壤之别。给读者留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或许第一条路有着别样风景。诗人以行人在林中行走的普通话题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可能会有多种选择,而人们只能选择其中之一,错过则无法回头,借以告诫读者选择时慎重。该诗韵律和谐,琅琅上口,耐人寻味。

功能文体学构成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它拓展了文学批评理论建构及发展的视角和思路,为诗歌分析提供客观的分析标准,有效地使读者对诗歌的主观理解建立在客观的标准之上。功能文体学的语言分析过程并非脱离语篇阐释的纯语言学分析过程,分析与阐述互相交织。文体特征的错综复杂性要求我们多视角,多方式分析文学作品。运用功能文体学分析诗歌,使人们对诗篇内容、风格的把握和理解更加丰富、全面。诗歌永远没有唯一的解读,因为诗歌本身就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意义潜势。功能文体学的理论运用于文体分析时仍需要不断的深入探讨,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