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当代社会,衡量个体价值的主要标志已经由拥有知识的多寡向创造能力强弱位移,这种位移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就是强调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对学习动力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作为学习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理所当然地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有人把它界定为,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以及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

作为一种认知因素的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被看成是人的自我调节得以持续的心理原因。所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班杜拉赋予自我效能感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对自我效能理论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构建自我效能感主要有四个信息来源:成功经验,代替性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唤起以及自我效能信息的认知加工。这一构想说明了建立和改变自我效能感的途径,数学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模式的指导下采用“导,控,营,评”多员结合渗透培育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渗透模式是指在不改变学科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目标任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与学生学习,发展相关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不增加教与学的负担,达到既掌握学科知识技能又培养相应心理素质的双重目的。

“导”: 个性化地指导学生学习。展开“小组拼图”合作学习:

首先,按学生的性别、数学基础和能力、性格等情况好、差搭配进行分组;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遵循“起点低,小步子”的原则,编制出目标明确的教案,将学习任务分解为多个子任务,针对每个子任务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设计小组活动的要求说明,并注意将任务内容明确地提示给学生;

第三,每个小组成员应首先独立完成自己接受的学习任务,然后在各自的小组内展开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同时小组成员还要准备“讲稿”,梳理自己承担的学习任务;

第四,解散原来的小组,重新分组后,每个小组均有来自不同子任务组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认真地向新小组成员讲述他们在原来小组中准备的内容。

教师在整个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个体化和合作化的奖赏结构,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优势智力,利用适时的情绪反应和现实化的言语评价等方法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并及时对学生谈论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修正。

“控”:全方位地监控学习过程。要求学生每天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小组拼图”合作学习中学习到的内容,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成败的原因,存在的不足,独到的想法等学习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心理历程,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有全面的了解,进而实施全方位的监控。

“营”:有意识地营造课堂氛围。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谐愉快,积极提问,互相讨论的课堂氛围,用自己的激情达到唤起学生的激情,用角色期待的方式感染学生积极的情绪,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

“评”:多角度地评价学生行为。在数学教学各环节中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注意评价方式多样化。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结果评价,更 注重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总的来说“导,控,营,评”多元结合渗透培育模式以“成功体验、积极归因、榜样示范、策略指导、目标设置、情绪唤其等--------内化为学生自我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良好的数学自我效能感”为主线进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有效培养,而科学评价有机贯穿于整个培养模式始终。

同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习方式,策略的个性化的考察与评价,对知识,技能,能力的考试,可以设目标水平不同的几种试卷,使学生自主选择,变考试为学生自我挑战,主动进取的机会。

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发展的自我激励源---------学生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自己的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借助评价进行回顾、反思,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点滴进步和潜在问题,以自我奖赏和自我强化的方式激励自己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和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内部的与外部的,主观的与客观的各种因素,既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