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躲开加息≠短期理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躲开加息≠短期理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4~6月期间,每月都有3天的公共短假期,预计各银行又会针对市场推出类似的超短期、假日理财产品。但是,这类产品真的是提高资金利用率、抵御加息风险的“黄金”理财工具么?

短期理财产品一向被认为是“提高资金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各银行针对股市休市,推出短期甚至是超短期产品,如某银行销售的“搏・弈BYZM1007・周末理财”。

期短,收益也短

短期理财产品营销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提高资金利用率”,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对比一下资金利用率前后的收益变化:

同样用10万元购买1年期理财产品和四轮为期91天的短期理财产品。根据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以2009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可以任意选取各银行发售的产品)

可以看到,频繁投资短期产品,最终回报很难跟随投资次数增长而增长。虽然短期产品在回避加息风险方面确实有作用,但收益率的差别并不足以弥补资金频繁进出产生的时间成本。

上一案例中,选择期限为91天的产品循环购买,其最终收益率不及一次性购买期限为1年的理财产品的收益。如果考虑到实际操作中,产品购买不能实现无缝隙连接,投资的具体产品也未必可以保持连续上涨趋势以及每期理财产品成立前的销售期和产品到账时间等诸多因素,投资者的实际收益还会更低。

短期产品实为类货币基金

近阶段盛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大都是“老药新瓶”――早在2009年就已经出现,只是股票市场回报率高时,这类产品没引起足够的关注。

短期理财产品属于短期现金管理工具,主要投资央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稳健货币市场类产品,也被称为类货币基金。风险相对较低,但这些特点也决定了收益率不会太高――周末理财类超短期产品年化收益率在1.5~2.0%之间;91天的理财产品收益一般在3~4%。

通常,业内把短期理财产品分为阶段性和日产普及型两类。

阶段性理财产品是具有一定针对性,如春节版假期理财产品。此类产品一般会设定一个相对较高的准入门槛(10万或20万)且有一定的销售规模限制(为了保证其收益率),投资期限固定。以交通银行的“沃德添利春节版”为例,产品到期日为2010年2月22日,恰好为节后股票市场的第一个交易日,预期收益率为3%。

这类产品设计主要是为吸引假期中闲置的股票投资资金。由于针对性较强,产品自身流动性不足的缺陷基本被覆盖。也正是由于投资期间不能赎回,其投资回报率才会相对较高。需要注意的是,此类产品认购速度较快,且产品规模固定,购买这类产品往往是在当日15:00之前,这恰和股市闭市时间重叠,所以能否全额、足额购买到此类产品也是一个问题。

日产普及型产品基本不受规模限制。购买和赎回此类产品均较为便捷,个别产品甚至可以做到当天赎并到账。但赎回条款中有一定限制说明――如遇大规模赎回,此类产品存在不能足额赎回的风险(在利用打新股空档的‘闲置’资金时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流动性较强,此类产品收益率也较阶段性理财产品低。

巧用两类短期理财产品

目前热销的阶段性短期理财产品,特别是假日版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适合股票投资者和在一周内需要动用该笔(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

超短期投资可以大幅提高这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资本市场的休市正好覆盖了短期理财产品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购买时,投资者需要特别关注产品销售规模,合理安排购买时间(如:15:00之前申购)。

日常销售的类货币基金产品申购赎回都相对快捷,不参与新股申购时或者寻求短期避险或等待入市时机的资金,通过投资此类产品获取的回报会高于活期储蓄或七天通知存款。但对于等待参与申购新股的资金来说,有新股发行时此类产品有遭遇大额赎回的可能。为了避免不能足额、全额赎回,投资者应结合新股发行等情况合理安排赎回时间。

根据货币市场表现,现阶段出现大幅、快速、连续加息的概率不大,投资者并不需要一味回避加息预期而频繁使用超短期工具,相反,根据资金投资期限合理的选择产品,才能获取相对最大的投资回报。无论产品设计中“噱头”如何变化,短期理财产品都应该是现金管理工具、短期避险工具,而不是追求有效投资回报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