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石榴》的教学设计谈处理教材的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石榴》的教学设计谈处理教材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榴》这篇散文是八(下)“咏物抒怀”单元中的一篇,是典型的托物言志类文章。如果按照一般上散文阅读课的方法循序渐进,整个课堂会四平八稳,顺风顺水,波澜不惊。这样一来,会令学生乏味,更别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但是若是语文老师善于处理教材,这篇短短的带有时代烙印的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可以讲得满堂生彩。

一、曲径通幽,巧读文章

散文,犹如“大观园”,亭台楼榭、奇花异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但唯有曲径通幽者,才能深得其味。探究,乃是曲径通幽之处的曲径,拾阶而上,妙不可言。

在课的一开始,笔者就借用了刘锡庆先生对散文的有趣解读: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扣住其中的“自我”,让学生谈理解。在交流中让学生感知,“自我”就是散文体现作者独特个性的追求,是作者在独特的生命感悟中,弹奏出属于自己的歌。于是整堂课就围绕发现郭老“独特的自我”展开探究,分成“独特的评价”“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意蕴”三个方面去探究郭老笔下那“独特”的“石榴”。

学生感兴趣的“独特”,正是激起学生探究思维的千层浪涛的石子,于是《石榴》的课堂教学,因为探究学习,漫溯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境地。

二、含英咀华,品读文章

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处,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品读是一种“铺展”的艺术,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再表达的艺术。文章中凡刚与柔、实与虚、正与侧、疏与密、多与少、深与浅、分与合、美与丑……一切有韵味的地方,无一不在品析的视野之内。

郭沫若在《石榴》中对石榴形象的刻画显示出作者相当高超的语言艺术。作家对石榴的观察有着足够的细致、准确与真切,除了一些词汇的精确运用(作家特别注意词的色彩感)之外,诸如“比喻”和“拟人”这样的修辞技巧还在作品中有相当频繁而又极为成功的使用。而且作为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剧作家的郭老很多描写语言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也是抽象的。泛泛而读,显然无法体悟其精妙,非含英咀华的品读不能体会。我引导学生品析了“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一句中的独特的喻体“安普剌”和“金罍”,引导学生揣摩这喻体转变之间作者背后想传达出的信息。又抓住文章第六小节那精彩的石榴果实的描写,扣住“笑”,在反复朗读比较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郭老用精彩的描写,戏剧性地、细腻地写出了石榴的生长和演变的过程。

三、举一反三,扩读文章

一个普通的水果,郭沫若为何可以选择如此“独特的视角”进行描绘,这必然会激起学生更浓厚的探究兴趣。于是自然地引入对郭沫若身份的介绍,学生恍然大悟: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会对其文字的表述产生深刻的影响。

像这样于学生有疑问的点上穿材料,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上还有几处体现,比如引入梁衡的《夏》片段和郭沫若笔下的“夏”进行比较,发现郭老的“夏”除了梁衡的“夏”那份热烈活力外,还多了一份“自由和解放”,于是又自然地插入巴金、刘白羽对郭沫若作品的评价,让学生去发现文字背后所传达出的“立体”郭老,加深对“文如其人”的印象;又如通过穿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充分懂得了“知人论世”的道理,自然地了解了石榴背后作者寄予的独特深厚的情感和意义;再如韩愈的《题榴花》在课堂开始和结尾两次出现,首尾呼应的比较之中让学生在文章如何选材立意上有所收获。

扩读,实际上是教材阅读中的一种板块粘连式的艺术,就是从课内文章出发,从某种角度出发,进行扩展式阅读,为课文找到扩读、比读、衬读、助读的其他文章;就是由此及彼,连类而及,找到主题上、题材上、写法上、内容上、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同相异特点的课外材料,在课堂或课外与课文联在一起读,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在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从郭沫若的《石榴》到梁衡的《夏》,再到韩愈的《题榴花》,最后到托物言志的大情大义的情感流泻成笔端的文字,扩读无疑是一种有效有用的阅读方式。

通过巧读、品读和扩读,一篇描写细腻的状物言志的文章成了一杯耐人寻味的茶,学生不仅在品茶,也在为茶不断添加新的茶叶,使之历久弥香。学生知道了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是作家写景状物的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法,很容易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这就是写景散文的魅力;也知道了郭沫若的有些文章“洒脱、热烈、奔放”的原因。学生们不仅理解了一篇文章,而且初步了解了一个作家,更有一些学生从中领悟到了写作的真谛:写小事,抒真情,大情大义成就大文章。

艺术地处理教材,课堂乐趣多,学生收获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里左右逢源,在语文课堂上如鱼得水,在探究思维里来去自如——携学识、见识和常识上路,赴情趣、理趣和妙趣之旅,曲径通幽而豁然开朗,让思维漫溯,让智慧行走,这样的课堂岂不美哉!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