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看待老师心中的“后进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看待老师心中的“后进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评价学生都采取“唯分数论”,仅仅因为学生的文化成绩落后,就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据报道,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亿多学生当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后进生”行列的学生就多达5000多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卢森堡的全国人口。这个惊人的数字对于21世纪的中国未来发展前途和数以千计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后进生”其实并不差。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现代行为科学家也认为:决定人成功与否的不单只是从智商方面考查,还要在情商方面去全面衡量。这也就为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提出了要尽可能多地为那些“后进生”提供温暖的阳光。同时,当我们去掉成绩这块有色玻璃镜时就会发现,很多成绩不错的人,人际关系却不怎么好;相反,不少成绩不怎么样的人交往组织能力却很强。由此看来,“好生”未必都好,“后进生”也未必都差。

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专业化的技能,但更应该具备尊重生命的意识。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尊重每一个生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不轻易地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学生是我们的职责。但“差生”更应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读者文摘》上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了此事。国外一位母亲的儿子如愿以偿地当选了该国的总统,人们都跑来向这位母亲表示祝贺,祝贺她培养了这样优秀的儿子,这位母亲自豪地说:“我还有一个同样优秀的儿子,他正在地里挖土豆呢。”人们惊讶之余,无不为这位伟大母亲对待子女们一视同仁的作法所折服。你虽不能教给学生优异的成绩,但你可以教给学生诚实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社会人才并非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后进生”有过人的一面,我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那些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他们在尊敬老师这方面好像比优等生要好很多。比如说,那些所谓的“后进生”走上社会后,在路上碰见老师都非常客气,非常有礼貌,并且还主动上前和老师来打招呼,问老师现在的工作情况和身体情况,并让老师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等。相反,有些所谓的“优等生”撞见老师,先是头一转,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心想我自己成才,主要靠的是我自己的艰辛努力,与老师的付出没有多少关系。试想,当初若不是老师反复地讲解,再三地练习,你能否成功,现在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有一本书叫《每个父母都能成功》,书中的主人公李圣珍老师认为:世上没有“后进生”这种说法。她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有独特才华的,她专收所谓的“后进生”,她给这些孩子以尊严和自信,给予他们宽松的成长环境。几年以后,不少人考上北大、清华,甚至外国著名大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是去评判学生,而是去赏识学生,去激励学生。事实证明,“后进生”不是天生的,他们只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牺牲品。所以说,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他们,赏识他们,要让他们成才也不是不可能,关键在于:

一、教师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还学生以真面目,不要对其要求过高

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尤其是理科更差。许多学生面对理科只能是望题生畏,但又无可奈何。这时我们教师该怎么办?我认为,我们应针对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课堂中我们不要讲解那些过于繁琐的难题和偏题,因为那纯粹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从基础抓起,以课本为纲,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他们慢慢地独立完成课本上的习题,我们再鼓励帮助他们延伸到课外资料,逐步推进,一步一步,让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懂到会,从会到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还要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要及时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

二、师生沟通,从心开始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我们在平时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能会碰见预料不到的情况,把这一现象,我们通常称之为突发事件。这时我认为教师就需要和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当然,沟通的方式不一样,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沟通太生硬,太严肃,学生就会漠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敌意,结果是课堂内外满是顶撞、对立。这种沟通,学生不但得不到理解,还会加深对教师的误会。我们老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当时的学生,情况又会是什么样子。所以,从心开始,还是很有必要的。让生命与生命对话,“后进生”将不差。

当今社会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各种不同职业的活动都是相互关联的,这就为现在的校园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现在他们可能是学习上的“后进生”,将来走上社会未必也是“后进生”,他们也可能是某个行业的骄子。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应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针对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不能一刀切,从而真正实现“各有各才,各尽其才,人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