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容与平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容与平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年又一年,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飞速地流逝。这一年里,有太多的事情发生。不奢望一年里发生的事情都能留下记忆,有那么几件事能让自己记忆清晰就足够了。

湿疹

被湿疹折磨了两年多,现在终于基本痊愈。这两年里,看病、熬药、吃药,这在别人看来有些痛苦的过程,却让我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8年,在看似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颈部、腿部、腰部的皮肤开始变红、发痒、蜕皮。本以为又是神经性皮炎,于是到药店买了非处方药醋酸可的松。擦拭几天,皮肤见好。但没过多久,皮肤又出现更严重的症状,颈部和腿部开始有渗液,同时瘙痒加剧。

这时候感觉不能再耽搁了,到中医院皮肤科看过医生后,得知是泛发性湿疹。颈部皮肤虽然看似神经性皮炎,但实际上也是由湿疹引发的。醋酸可的松等很多皮肤类药膏中均有激素,短时间涂抹激素类药膏可以有一定效果,但如果面积过大,长时间涂抹不仅容易形成激素依赖性皮炎,而且会使病情难以控制和治愈。

接下来的两年,湿疹反反复复,时好时坏。这两年的调养过程,让我有了很多不曾有的感悟。

饮食

在饮食方面,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医生说要严格忌口,有的说不用太严格。经过自身实验得出结论:发病重且面积大时需要严格忌口,发病轻且面积小时可适当少量食用发物。

起初因为不知道发物到底对疾病有多大影响,所以发生湿疹后,试验性地食用了几次发物,如鱼类、牛奶、菌类等,结果证明发病期吃发物的后果有些严重。本来瘙痒不是很厉害,但吃过发物后,晚上睡觉基本上会瘙痒一晚上。于是,给自己立下规矩,严格控制饮食,对刺激性食物、海鲜、酒类等发物一概拒食,直到康复。另外,尽量不去饭店吃饭。即使没办法必须去饭店,也要点极为清淡的食物。

2009年的一年中,饮食极其清淡,主食以自己配制的祛湿热粥为主,蔬菜以白水煮青菜为主。在外人看来,好像我很可怜似的,每天都吃的如此清淡,基本上没有什么油水。但在长时间如此饮食后,除了身体上变化外,心理也有了很大变化。比如,不再对那些所谓的美食着迷,不再追求大鱼大肉。即使喝一碗小米粥,吃一点儿水煮青菜,亦能感受到食物本来就有的味道。说不清是因为长期清淡饮食的缘故,还是心理作用,好像在饮食上真的开始返璞归真,开始享受粗茶淡饭里本来就有的滋味。

说到喝粥,这里介绍一下自己配制的杂粮粥。我们吃的食物中,有一些是药食同源的食材。这些食物虽然不能像药材一样治病,但长期食用依然可以对疾病有调节作用。因湿热体质而诱发湿疹,所以挑选的食材基本上以祛湿祛热为主。每天早晚以红豆、绿豆、薏米、山药、小米、冬瓜等祛湿热杂粮熬粥,作为主食食用。

运动

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湿疹患者介绍自己的看病调养过程,很多人提到适量运动对治疗有所帮助。对此事就诊时咨询了医生,医生说运动最好以少出汗为准,汗液太多容易加剧皮肤瘙痒、疼痛和红肿。

在综合考虑后,自己选择了晚上慢跑。每周晚上到公园慢跑五六次,每次都是微微出汗即可。

中药

看了好几位中医,他们都建议患者自己回家熬药。对协和医院中医科的一位大夫的话印象很深,他说:“我给你用心看病,你也要用心熬药,用心养病。”看病、抓药、熬药、喝药,这些都是看病的过程,每个环节与治疗效果都有关系。

曾听一个中医这样讲过:患者都自己用心熬药,在熬药的过程配合心情、想象,甚至倾听。药好了,捧在面前深呼吸,以蒸汽熏面,仔细感受药的气息。随着你身体的恢复,它的敏感性也越来越高,有一天,你闻同样的药,发现不太喜欢了,说明你的身体在变化,已经不适合这种药了。

心理强大

2010年6月,《家庭医学》开始连载《心理强大之路》。文章刊登后,吉林省临江市一中赵文金老师评刊邮件中写道:“读者较少的好文章:《心理强大之路》,我向多名同事推荐此文章,能够认真读完并能说出主题内容的人很少,有人要细读两遍才理解主题。文章对心理强大、价值排序分析很透彻。虽然有些抽象,但还是一篇好文章,不同文章适合不同口味的读者,不要因读者少而舍弃。”

选择此文连载的原因是我看过此文后,理解了很多社会世俗、规则背后的东西,知道了我们恐惧背后的根源等等。看过此文后,我给很多朋友推荐,但能认真看完的没几个人。此文对我的意义在于:重新发现确认自我内心深处的需求和真实想法,重新审思自我。

也许此文无法让所有人获得强大的内心世界,但我们仍然有必要知道藏在背后操控我们的“神秘”力量――价值排序、认同、确定性与安全感、道德压力、死亡恐惧……理解了这些关键因素,也许你自己就会总结出一套自我强大的方法。

苏格拉底说,未经过审思的生活没有价值。希望通过此文我们都能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审察自我,反思我们的生活。

链接:做好心理准备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那些不顺心事、倒霉事,常会不期而至,挡都挡不住;而那些好事、美事、幸运事,常让人望穿秋水,请都请不来,偶尔光顾,也是转瞬即逝。人生每天都是直播,没有彩排。所以,要活得从容不迫,须对那些不如意事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努力保持内心充实与强大,遇到突发事件,即使需要发泄情绪,也尽可能在发泄完后让自己理性而从容地面对。

玛丽和马克思

每个人或许都有能触动他内心深处的事物,不管这个事物多么不起眼,但在他看来,只要能看到或想到它,内心就会无比的温暖或感动。

第一次看《玛丽和马克思》这部动画电影后,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里面很多细节都那么熟悉,很多画面和对白就像在自己身上发生过。

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位笔友之间的非常简单的故事。玛丽・丁克尔是一个居住在墨尔本市区的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的小姑娘;马克斯・霍尔维茨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的肥胖的、患有亚斯伯格症(自闭症的一种)的44岁犹太人。

两个人的通信跨越了两个大洲,持续了20年。这份笔友之间的友谊随着一封接着一封的书信,就这么保留了下来。影片把观众带人了一场关于友情、自我和对自我的剖析之旅,向人展示了两个人的精神世界。

片子里的很多细节让人记忆犹新,下面的介绍来自网友的收集整理。

马克思的后半生

马克思有不幸的童年,破裂混乱的家庭,他跌跌撞撞,坚强独立地长大。即便这样,他对生活的热情不减,即便有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障碍,但他还是活得很丰富。拥有过八次工作机会,每次都给他不一样的经历;没有恶习,不吸烟不酗酒,崇尚秩序井然的社会;热爱环境,他“固执”地坚持制止乱扔烟头的人,为此给政府多次写信无果;他热爱探索和创造,发明了

新的词语和句子,虽然没人认同;他爱护生命,家中收养着很多动物朋友;他与人为善,即使是对待隔壁又老又失明的孤老太太,也小心尊重唯恐伤其自尊;他珍惜感情,家中一条金鱼的死去对他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宽容并勇于自我反省,在给玛丽的最后一封信中,他在原谅玛丽的同时也反省了自己的人生:

“我原谅你是因为你不是完人,你并不是完美无暇,而我也不是。人无完人,即便是那些在门外乱扔杂物的人,我年轻时想变成任何一个人除了自己,伯纳德哈斯豪夫医生说如果我在一个孤岛上,那么我就要适应一个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说我必须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点和我的全部。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缺点,它们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必须适应它们,然而我们能选择我们的朋友,我很高兴选择了你。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条很长的人行道,有的很整洁,而有的像我一样,有裂缝、香蕉皮和烟头,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样,但是没有我的这么多裂缝。有朝一日,希望你我的人行道会相交在一起,到时候我们可以分享一罐炼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这就是马克思,一个被医生诊断为精神障碍的病人,一个其实精神无比正常,心地异常纯净的人;这就是马克思,一个被路人和同学嘲笑和戏弄的智力不足之人,一个喜欢玩高智商魔方且很擅长的人,一个可以对语言进行发明创造的人;这更是马克思,一个无视物欲铜臭的奇怪的人,一个一生只坚持三个愿望不动摇的人,一个对巧克力专一热爱的人……

没错,这就是马克思,这个身材肥胖、感情细腻、循规蹈矩的纽约普通男人。

他不想因为自己伤害到任何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玛丽的前半生

玛丽是平凡的,她不美丽,甚至有点丑。她不聪明,还有爱酗酒的母亲和沉醉自我世界的父亲。但不论怎样,她的生活还是平静的。马克思帮助了她成长,他们之间交流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朋友,他更像是她的父亲和导师。

和马克思相同的是,玛丽也有一颗同样清澈的心,他们在交换中用善良和真诚映照着彼此的脆弱。

玛丽有一切女孩有的特点,好奇、善良、多情、爱幻想、虚荣、不切实际、软弱……

她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奇妙的灵感,独特的审美,丰富的想象及动手能力……

她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一个需要生活教育的人,一个天真的朋友,一个没明确身份和义务的妻子,一个懵懂过后的母亲……

玛丽是幸运的,她成功跨越了生命中第一次障碍,努力承受了艰难人生的首次洗礼,她在自己身份的蜕变中逐渐成熟起来。

绿色邮筒和邮递员飞转的车轮承载的是一种踏实的沉甸甸的期待。信纸上的字迹,随信夹带的礼物,都沾满真实的友情气息,对于遥远的未曾谋面的“老朋友”,我们也曾勇敢的掏心相对。

闭上双眼,让耳畔飞翔起玛丽喜欢的那首歌,让我们小声的轻轻哼唱成长的旋律,让他们别被打扰的继续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再次对生命、情感、纯粹和尊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