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房屋抗震设防任重道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房屋抗震设防任重道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破坏性地震来临,95%的人,是由于房屋倒塌而伤亡,我国农村房屋抗震设防非常薄弱,由于房屋大部分是土木结构或者石块搭砌的房屋,抗震性能较差,85%或90%的房屋在地震中倒塌。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十分有限,大力推广新疆农村的抗震安居富民工程,加强农村抗震设防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房屋抗震设防 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民居和村镇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十分有限,而地震发生为小概率事件,农牧民对可能发生的地震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认识不足。加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大力提倡安居富民工程,提高乡镇整体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村镇建筑具有单体规模矮小、造价低廉等特点。在抗震能力方面,村镇建筑存在主体结构材料强度低(大多数农村建筑仍为传统的土木砖石类结构,如土木、砖木、石木结构)、结构整体性差、房屋各构件之间连接薄弱,加之未采取抗震措施,地震震害来临,伤亡残重。

农民抗震减灾意识淡薄。

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减灾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农民不知道在地震地区应对房屋进行抗震设防,不了解抗震防灾技术措施。在房屋装修上下功夫,而在结构和材料上只考虑省钱。

(二)农村民房建设工匠水平有限

由于农村民房是自主建造,何时修建,采用结构型式、建筑材料等,完全由房主根据自己的财力、传统习惯等因素与建筑工匠议定,政府缺乏相应的引导政策和建筑抗震推进机制与制约机制。

农村民房建筑工匠是农村民房建设现场技术负责人,有的工匠为了承揽工程,迎合甚至迁就建房者节省费用的心理,放弃对建房质量、抗震设防的监督。

(三)房屋抗震技术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我国现行的抗震技术标准对土木石等农村常用的结构类型所提出的抗震措施要求较为原则,对农村房屋抗震设防,在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覆盖面等方面不足。

(1)忽视结构安全。

追求大建筑面积,造成砌体结构的高宽比过大。有的砖结构平房女儿墙超过一米,片面追求高大、宽敞、明亮,存在地震安全隐患。

(2)选择建房位置不合理。

对建房位置选择不科学、不合理,有些农民的住房建在滑坡、断裂带上,甚至把建房的危险地段看做风水宝地。

(3)农村基层缺乏稳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按“中编委文件”规定,规模大的乡应配置2-3名村镇建设助理员,但始终未得到落实。

(4)国家的资金投入少,缺乏相应的推进与制约机制

在农村房屋抗震方面国家和地方的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震后恢复重建方面。

(四)农村建设规划滞后、施政缺乏法规依据。

各级政府在农村民房建设的管理上存在薄弱环节,建设行政部门的措施,主要体现在规划上,体现在新建农民新村、集中聚居点,对分散修建的农村民房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地区的非建制镇和自然村未进行建设规划工作,在施政过程中缺少法规依据,行政中只进行建筑场地审批,不能实行进一步的监管工作。

三、提高村镇建筑抗震能力对策

(一)把抗震设防纳入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是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村镇抗震能力建设管理工作中,一是应首先从建设规划和抗震防灾规划做起,这样在施政过程中就有了法规依据;二是房屋应有适合当地抗震要求的设计图纸;三是应由有资质的村镇工匠牵头的施工队伍进行建造。

(1)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在乡镇设立或完善农房抗震管理和咨询机构。一方面对农房在审批、施工、验收、发放房产证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向农民宣传房屋抗震技术,为农民房屋的抗震设计与加固措施把关。

(2)建立村镇建筑工匠的管理、培训与证件发放制度。由于造价所限,农村房屋不可能由正规设计院进行逐栋设计,也不可能由市、县正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农民只能雇几个建筑工匠自建。因此,村镇建筑工匠制度是符合我国村镇建设实际、农村建筑市场需要的。

(二)提高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

我区在村镇抗震能力建设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要充分吸收各地开展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的经验教训,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大力度,予以提高。

关注各地村镇抗震试点的管理经验,制定相应的引导政策与制约机制。

(三)村镇抗震能力建设工作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不同,村镇建筑在建筑材料、结构类型、民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村镇建筑抗震设防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易有效、经济合理。村镇建筑抗震设防的防御目标应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

(四)提高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政府给于适量补助

为了引导和鼓励农民提高其房屋的抗震能力,真正有效地推动地震高发地区农村的抗震能力建设工作,建议财政设立村镇民居抗震建设基金作为引导资金,即必要的抗震设防与加固专项费用(房屋造价的3%~5%),以个人出资为主,政府给于适量补助。

(五)大力开展村镇干部和建筑工匠的培训工作

首先对县、乡两级主管村镇建设工作的领导干部进行技术培训,内容包括与建筑抗震有关的政策、任务和技术法规、质量标准等。同时也要大力开展村镇建设助理员、质量监督员和农村建筑工匠的抗震技术知识培训工作。村镇建筑工匠是我国农村一支庞大的建设队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房的抗震防灾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农村建筑工匠经考试合格后发上岗证件,持证承接村镇抗震建筑的施工任务。

(六)积极开展村镇建筑抗震试点工作

首先在地震高发地区以补贴的方式开展农村房屋抗震建设试点工作,即对农民现有房屋进行抗震加固和新建房屋抗震设防的试点,并逐步在抗震设防地区展开。抗震建设试点工作可以选择试点户和试点村的模式进行,试点村主要考虑在地震高发地区布置。以试点户为主在抗震设防区开展,其覆盖面大,地震实践的概率大。试点户的分布,在地震高发地区布置密度要大,其它地区的布置密度可小。

(七)按照建筑规范标准建房

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施工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没有出现倒塌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根据当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坚持按规范设计,按规范施工,设计不同类型的既抗震又经济适用的样本农居,认真总结震害规律,采取有效地抗震技术措施,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能力。

四、大力提倡推广新疆的富民安居工程的成功经验

(一)大力提倡安居富民工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疆自治区在2003年开始全区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农村建筑工匠进行了建筑抗震技术培训,建设了抗震试点村、试点工程。

(二)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长效机制。我区是地震多发地区,在历次地震中,抗震安居房成为村民的“保护神”,自2004年以来建设的抗震安居房屋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没有损坏,对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2011年经过精心设计改造,成为既抗震又造福百姓又适用的工程,深受农民喜爱,叫“安居富民”工程,发挥了明显的减灾效益。安居富民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三)安居富民工程助推新农村建设步伐。

新疆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强化“生态立村”的理念,大力推行“统一规划、整村推进、拆旧建新”的模式,改变了过去农村无序建房、分散居住、布局零乱的现状,改变了乡村长期以来脏、乱、差的面貌。逐步建设成规范有序、配套齐全、集中连片的新农村。

六、结束语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和防震减灾宣传。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努力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把民居抗震设防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把安居富民工程作为长效机制,提高农民居住安全水平。加强建筑监管力度, 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将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到乡镇、使广大农民把建设抗震安全工程变为维护自身生命安全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