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比访知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比访知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末冬初,积极响应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本次竞赛以校内选拔比赛,然后各校推荐一名参加县级说课、讲课比赛。这是一种新的理念模式,同时对所有参赛选手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首先,这种课型的研究案例相对较多,其次,如何把握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如何打造生动,对于教师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对于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交流。同时进行“访万家”活动,让教师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切关心,让家长感到老师的用心良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圆自己的一个梦。

我校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活动日程进度安排表,教研处每周周一公布一周课讯,公示上一周听课情况,让全校老师对整个活动进展情况都能心中有数。

“三个结合”保常规,促比武。我校在活动中做到“三个结合”:一是“比”“练”结合——把“比教学”活动与常规课堂教学管理相结合,通过比教法、比教态、比教学语言,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保证教学秩序,促进教师日常教学行为的规范;二是“比”“研”结合——把“比教学”活动同教师集体教研备课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形成教师教科研学习合作共同体;三是“比”“帮”结合——把“比教学”同教师结对帮扶结合起来,让“比”得好的教师带动同学科教师在业务上的共同进步。

根据我校班级少,同科教师不多的具体情况,我校按照教研组统一活动,老中青教师一起参与的办法。具体做法:让同级同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进度,提前一周独立备相同的课,然后在同一天上课,全组教师,跟组领导参与听课,进行评定打分,以提高教师独立作战能力。让教师共同合作,走班上课,分别展示。各教研组对所在各学科制定课题,制定方案,再让每个教师分别上课,最后总结反思,实行“实践—反思—研究—重构”。让有经验的教师上课示范,对他们的教学进行总结学习,反思和研究,再由中青年教师上同样的课,并由有经验的教师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调整策略,变比教学为探究教学,极力提高课堂效率。

访万家,在沟通中形成合力。我校的“课外访万家”活动按照教育局提出的“六回访”、“六必进”、“六知道”、“六不准”要求,严肃家访纪律要求,同时做好家访前的培训工作。所有行政领导都分到班级,实行家访活动包保责任制,以此来加强对“访万家”活动的领导。学校注重加强对“访万家”的过程管理,从“师德问卷入万家”“填写家访手记”“家访访前准备”到资料的收集整理,都由政教处负责每周一公布,每月一小结。

全面覆盖“一个都不能少”。我校把“访万家”活动作为加强教师职业规范的重要契机。要求全体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争取不落下任何一个孩子。我们通过教师全员家访,让家长、社会认同教师、认同教育。学校有不少学生属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我们在家访中十分关注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

秉持“三心”走进万家。老师们在家访时特别留意思想学业有重大变化学生、单亲学生、后进学生。对这些学生我们建立了“回访”制度。通过家访把国家的教育政策、资助方案、家庭教育方法指导、心理辅导送进千家万户。首先,在家访过程中做到耐心的聆听每个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情况;其次,在家访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第三,每位老师带着爱去教育每一个希望,带着爱去完善自己的职业。学校所有教师都认真撰写了家访手记等,为加强学生教育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建“两课”活动档案,确立考核依据。学校建立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档案,并为每个教师建立了“课内比教学”专门业务档案盒,教师基本信息、教师比教学的教案、说课、教学反思、评课意见等材料全部纳入个人档案,并记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建立了“课外访万家”专项档案。学校把学生情况表(学生姓名、家长姓名、住址、联系电话)、教师的家访记载、家访照片、家访心得等装入档案,作为教师的师德档案,有力保障“两课”持续高效开展下去。

探索考核方式,建立评价体系。两课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把它看作一阵风。下阶段,我校将建立导向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使活动做到经常化,规范化。把教师的平时工作与现场考核结合起来,作为评优晋级、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比方同行中在教师专业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把握每一个细节、如何做到重点难点解释、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我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锻炼,同时也在备课准备方面也有独特的见解,有很多新颖的方法,从而做到游刃有余。在访万家活动中,深山里面的孩子比较淳朴,出来上学极不方便,但是在学习生活当中独立自主,逐渐成长成一名让父母少操心、操少心的大小人。从而也发现了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家庭条件的艰苦成就了一个孩子,父母辛苦的拼搏是为了让孩子有上学的机会,尽可能的去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上好学、好上学。最后要说的是通过走访工作,发现很多留守儿童,以至于他们的性格孤僻,学习疲倦没有奋斗的激情,孩子需要家长的关爱,不仅仅就是钱力的资助,要的是他们关心孩子的生活,关心孩子的学习,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