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烧水之余 第2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烧水之余 第2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专家金运昌先生曾在《》纪录片中谈到书法鉴赏的原则:并非以技法高低、完美程度为考量,而是以是否自然,笔下有没有情感来评判。因此,“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当之无愧地入选。二者虽然不算是历得最好的书作,但都是因缘和合、当机而书的结果,所映射出背后的事件、内心的情感都感人肺腑,堪称隽永。从前者,我们可以读出“和乐”;从后者,可以读出“悲愤”,而《兰亭序》在“和乐”之后更有超脱生死、打破时空的感悟升华。如果把文字的书写当做相的话,那么能够通过这个外相观照到它背后的实相,那就是相外真如;也可理解为透过事物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日本自然农耕先驱福冈正信在《一根稻草的革命》一书中提到:“一物之中有万物,积万物却难成一物。”一物之成为一物,必有其因缘。一物中藏万物,更藏有“空”。事物的整体只能作为整体来看待,拆散成局部来研究就早已不再是同一个事物了,得出的结论当然不会准确和完整。好比克隆法也无法还原本来的生命体,二玄社的“次真迹”也难见到原件的灵魂。盖万物皆有“空”。而空性不可复制。据说,王羲之曾事后重写《兰亭序》,也无法超越或复制那段空性。

以上是对近期所获信息的思考,虽不相干。但也有可联系。个中道理,想来一是“心物一元”;二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心物一元”不是单纯唯心也不是全然唯物,把这二者视作一体两面,同时存在,相互作用。没有独立存在的“物”,也没有孤立飘浮的“心”。

王羲之在书写《兰亭序》时并没有达到他一生艺术的巅峰,其《丧乱帖》在艺术成就上被公认为远超过《兰亭序》,但这丝毫不影响《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地位。可以假设,如果不是“永和九年”三月初三那天在会稽山兰亭的那场雅集,如果不是有四十一位贤人在“曲水流觞”并当场作了三十七首诗。就不会有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作序的“因”,也就没有《兰亭序》。在那通讯交通不便、战乱不息的“奈何”年代,万缘的具足,才有这一会一纸的诞生,不容易啊!一期一会,今天的我们不能看到集会,但能在这一纸“陈迹”中去感受兰亭的惠风,太息晋人的风骨。可以这样理解:作者加上因缘才有作品。这因缘即是与作品一“物”相附的“心”,“物”可重来,而“心”不可得。

返观茶席、茶艺,恍惚也能借鉴。一席之中有万物,积万物却难成一席;一艺之中有万物,积万物而难成一艺。茶席、茶艺的好坏,也看是否自然,有没有情感的流露。虽然拥有很多华丽或古旧的器具,但或许这是一种障碍;虽然学了很多动作和技法,但也许这又是另一种障碍。有时候,不是器具不精美,动作不漂亮,而是其它的问题,如同书法讲究字外之功,由内化而外显。积物只是表浅的有为法,不等于拥有;万物不为所有,而为所用,才是真有。

茶席、茶艺如何才能“自然”,当想这个问题时已经不是自然了。我们所了解的“自然”,受人的认识和理解的局限,“想当然”并代表自然的原本。我们也会把“放任”误以为是“自然”。“天地不言,万物生焉”,自然本身就是对“自然”最好的诠释。只要知道了自己并没有了解自然,这就是自然。放弃分辨、不起分别,智慧自然会出现。“道法自然”,只有接近自然、不离自然,把自己也化作自然的一分子,自然就“自然”了。陆羽在《茶经・九之略》中连续用了八个“废”字表明到了自然当中,造具、煮器等等无不可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茶圣最高明处。福冈正信也说:如果地炉旁的粗茶要比茶席上的“玉露”香美,那么茶文化也就开始接近尾声了。言外之意,茶席、茶艺要自然,就不能脱离朴素真实的生活。而《兰亭序》也只是王羲之那群人那天的“生活”。“艺”字从字源追溯就是上古农耕生活,后演变为“农艺”、“艺术”。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就不自然;有了生活,就有了生长自然产物的泥土,就有了因缘。

人可以以职业为生,但职业不代表生活。别人的茶席好、茶艺高,那多半是因为那就是他生活的写照,是模仿不来的。我们可以这样自问:那是我的生活吗?如果回答是,那就离自然不远了。

烧水之余的胡思乱想,是为记。想得太多,不如烧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