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荣辱与共,和谐并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以教学成绩、个人量化分为主要依据,结合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全班分为7个大组(行政组),每组8人。大组内又分为A、B两个学习小组,每组4人。
(1)每个行政组设一名组长、一名副组长分别在两个学习小组。组长、副组长每月轮换一次。
产生:由学习小组选举,班委会同意,班主任批准。
职责:负责本行政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督促和帮助本组课代表完成工作。
(2)全组所有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每人至少担任一门或两门学科的课代表。
产生:每人自报一门或两门,由组长、副组长协调统一安排。
职责:①负责本学科导学案的收发,并及时上交班级科代表。
②组织本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
③对本学科导学案的组内互查并进行组内评价。
④及时与班级课代表沟通,反映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每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如:“雄鹰展翅”、“扬帆启航”等,还要有自己的口号。每个小组要将自己的小组文化办一张手抄报,张贴在墙上。课前可齐喊组号和小组的奋斗目标,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座次采用秧田式,即让大组中的两个1号和两个2号挨着,以便合作解决拔高拓展的问题,同时有利于“一对一”落实,也避免了两个相对较差的学生挨在一起。大组间“S”形排列,便于查收作业和批阅课堂检测。
在合作小组建设过程时,刚建立的小组一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班主作要充分了解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成员,以保证小组成员搭配的最优化。
2. 合作学习小组的使用及评价
2.1 学习管理
由学习委员抓各科课代表,课代表管理学。
(1)“当堂检测”交对应小组批阅,记分员统计分数并算出小组平均分,交学习委员。学习委员按最差小组得1分,每高一个名次加1分的规则,算出各组的得分并填入“小组评价表”中 。
(2)学校组织的大的质量检测。由学习委员算出每组的总分,排出各个小组的名次,按最差小组得1分,每高的一个名次加1分,提高一个名次加2分规则,算出各组的得分。
(3)作业管理:缴作业的程序是:一组交给二组,二组交给三组……七组交给一组,这叫做对应小组。要求同学在门口拿出作业,然后缴给相应的查作业的同学,否则扣2分,由对应的组长查扣。作业不交每人次扣2分,未做完扣1分,不认真扣1分,由相应同学查扣。查完后,由查作业的同学将作业及作业情况交给相应的课代表,同时汇总给组长,组长要在上、下午放学后2分钟内在“班级量化排行榜”和“小组评价表”中分别给个人和小组扣分。因为是异组收查,所以作业情况是比较真实的。这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同时知道班级比较真实的的作业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2 卫生纪律:由纪律委员负责。
卫生纪律管理: 每组设监督员一名,负责监督对应小组的卫生纪律情况。违纪一次扣2分。所在区域不干净扣2分,每天放学后交纪律委员审查后统一扣分。
2.3 两操:由体育委员负责。上操认真,口号响亮,队列整齐的小组加1分,每少一人扣1分。
2.4 活动:由文艺委员负责。积极参加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的小组一次加2分。
2.5 板报、班级文化:由宣传委员负责,宣传委员按时布置任务和内容,按时检查。图文并茂且有创意的小组加2分,反之,扣2分。
2.6 班会:由副班长负责。学期初班主任制定出班会主题和相应的要求,然后,以抽签的形式,小组选择主题,分头准备。选材积极向上,切合班级实际,教育效果好的加5分。
3. 注意事项
3.1 小组内部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还要自主制定严格细致、切实可行的“组规”,班级内部要制定具体的操作办法和奖惩细则。
3.2 评价力求多元化:要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口头鼓励和量化赋分相结合。
3.3 每学期在其所在的层次内进行一次小组调整,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其所在的竞赛小组;全班性的分层与分组每学年进行一次调整,以便保持组、层的相对同质性。这种动态的管理,一方面保证了竞赛的“可比性”,维持学生参与竞争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另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目标,形成学生每取得一点进步,就会有一个新的奋斗目标呈现在他面前的激励机制,形成了通过小目标的不断导向,引导他不断进步,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良好状态。
4. 取得的成效。
4.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素质,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
4.2 提高了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个人间、小组间全方位的竞赛,使得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比一比、赛一赛;赶上前面的同学、为小组争光;努力超越自己、争取进入上一层次等观念,逐步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意识和行动,竞争意识明显提高,进取心大大增强。尤其是原来成绩差,对学习、对自己已失去了信心的学生,这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
4.3 增强了合作意识,增强了班级体的凝聚力,要争取小组的优胜,学习小组的成员必须通力合作,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从而在组内形成一个合作的氛围,同学间互帮互助、团结的合作意识大大增强。这种合作意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非常自然地迁移到每个学生对待班级体的态度上来,从而使班级体的凝聚力、号召力大大增强。
4.4 塑造了成功心态,提高了同学的自信心,同质的竞赛、动态的管理、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时时处于一种被激励的状态之中,并能经常地受到表彰、鼓励,一年多来,班级中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在校内、班内及社会的表扬、奖励。这就让学生经常地处于成功的体验中,逐步消除了部分后进生的失败心态、挫折心态,使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树立了自信心。从心理学角度讲,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自信心的树立,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的事。这应该是合作小组管理模式最大的成功之处。
4.5 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营造了良好的强化小环境在合作小组中,小组的荣誉和同伴间的相互督促,使的学生学会了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学习、纪律、品行等方面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任课教师们也有同感,四班的学生比较“乖”。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及时反馈,家长沟通,让学生更多地看到了同伴的优点和长处,让家长更多地发现了子女的可塑性和发展潜力,逐渐地就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形成了一个以鼓励为主的良性的强化环境。这学期的家长会,就是班长主持,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小结全组每个人的优缺点并对个人提出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参会家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合作小组内的合作、帮助的气氛,造就了小组内互相激励、共同进步的风气,使得学生,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学生,在小组内得到较多的也是认同、鼓励、积极的强化。在整个班级体中,形成了“比、学、赶、帮、共同进步”的良好的强化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