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医疗机构在降低物质滥用疾患―精神疾病双重诊断恶性循环中的积极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疗机构在降低物质滥用疾患―精神疾病双重诊断恶性循环中的积极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双重诊断是指一个人同时出现两种不同症状的诊断。本文中的双重诊断特指同时被诊断为物质滥用疾患及精神疾病的情况。物质滥用疾患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综合起来可能有六种相互关系的存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面临的是两种症状相互诱发相互渗透的恶性循环模式。为避免药物滥用,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的产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其职责,在药物滥用疾患-精神疾病双重诊断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精神疾病;双重诊断;药物滥用;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04-02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各种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的转变,竞争的加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世界卫生报告》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约有4.5亿各类精神和脑部疾病患者,每4个人中就有1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段产生某种精神障碍。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10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已超1亿人,其中重型精神病患者超过1800万,而得到良好治疗的不到15%。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年指标(DALYs)评价,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1]。

在精神病患者中存在一部分比较特殊的情况,他们同时存在物质滥用疾患和精神疾病两种不同症状的诊断,我们称之为双重诊断(Dual Diagnosis)。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IV-TR)中均包括了物质依赖及其所致的精神障碍,亦即认为药物滥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障碍,而随着对双重诊断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现今、越来越多的精神病学专家将物质滥用疾患与精神疾病独立看成两种不同的诊断,认为双重诊断即物质滥用共发精神健康疾病(cooccurring substance related and mental health disorders)[2-3]。

1物质滥用疾患-精神疾病双重诊断防治工作现状

双重诊断于文献史上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发展的历程中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双重诊断的监测。根据美国物质滥用及精神健康服务管理部门(SAMHSA,2005)的相关统计,药物滥用病患占美国总人口数的9.35%,其中有19.67%在过去十二个月内至少患有一种精神疾病。另外,美国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双重诊断的患者当中,只接受精神病治疗服务的占34.4%;只接受戒毒治疗服务的占4.1%;同时接受精神病及戒毒治疗服务的占8.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竟占53%,可见,还有超过一半的双重诊断患者未接受任何治疗[4]。而在我国,只有香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统计,据统计数据显示,香港一戒毒院2007至2008年共收治150名戒毒者,其中五分之一需固定接受精神病的治疗。而大陆相关的调查研究非常少,社会对双重诊断缺乏重视性。特别是在云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直是泛滥的重灾区,吸食实质上就是对品和的滥用,由吸毒诱发精神病的案例更不在少数。

2双重诊断发生原因及相互影响

药物滥用疾患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综合起来可能有六种相互关系的存在:

(1)因过量用药导致急性的精神病发;

(2)因戒毒而出现的戒断症状继而诱发精神病症状;

(3)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精神病;

(4)精神病导致药物滥用;

(5)精神病和药物滥用属于偶然共存;

(6)精神病和药物滥用都是共同受到第三因素所影响,如遗传倾向或环境因素[5-8]。

而在实际医疗服务活动中我们发现,我们面对的双重诊断问题似乎更复杂,我们所面临的是由于吸毒或戒毒产生的严重幻觉等精神病症状或戒断综合征诱发精神病的患者在接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后又继发药物滥用疾患的情况。药物滥用药物滥用,这种模式反映出一种恶性循环状态,两种病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但学术界对双重诊断的看法仍存有较大争议,其中一种观点“医疗观点”(medical perspective) [9]将物质滥用定义为“持久和会复发的疾病”。这种从疾病角度出发,认为患者不是任意滥用不同的物质,而是有选择性的针对物质的药性和效果来选择,是一种“自我药疗”(self medication theory,Khantzian,1985)的过程,表示对双重诊断的理解。但药物滥用是一个复杂,牵涉到生物、心理及社会学的现象,“医疗观点”仅考虑了生理因素对药物滥用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我国由于吸毒诱发精神病的患者中,一部分转而开取药品做替代毒源,另一部分是由于监护人为缓解患者病情所带来的不适症状及减轻照料负担所导致的药物滥用,患者本身并没有积极、自主选择的能力。而第二种情况在云南一些偏远贫苦地区表现特别明显,监护人普遍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加之家庭能力有限,对患者都采取不定量、大剂量的药物控制,并没有任何的康复训练。

3防治措施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的努力,但作为患者得到特殊药品的唯一环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深知肩负责任的重大,特别是我国目前对精神疾病的治疗还多以药物控制为主,康复训练为辅,药物的使用直接关系到病人病情的发展,所以合理严格的用药指导能在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中能发挥明显积极的作用。

精神病专科医院的药剂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其职责,在开展各项药学服务的同时要特别加强对药物使用的监督及指导,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严格遵守使用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处方限量及过量服用精神药物的严重危害明确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在有条件的医院,要充分发挥现代药学管理的优势性,突出网络在药房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建立病人信息电子档案,对病人开药情况进行跟踪,门诊病人开药,联网系统同时显示该病人最近一次拿药情况,包括时间、诊断、药品名称及所开剂量,方便药房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没有条件的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发药时应认真核对病人病历本信息,杜绝患者连续多日开具大量药物。

药学工作者还应加强和临床的交流,对医师是否存在开具大剂量长期医嘱及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并开展治疗药物检测,通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各种药物的优缺点,对双重诊断患者建议使用成瘾性低,安全性、耐药性高的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等取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10]。

医师在接收双重诊断患者的时候,对病史的收集一定要全面,除了吸毒史外,心理社会因素、精神障碍史、家族史均很重要。治疗时不能一刀切,要采取有顺序的治疗模式,患者首先接受精神病或物质滥用其中一项的治疗,待获得进展后才转入另一项的治疗[11-12]。

4结语

避免药物滥用,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仅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全社会都应加大对双重诊断的重视力度,形成联动,才能真正有效的降低双重诊断恶性循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上的报告,2010

[2]Kandol BD: Longitudinal Research on Drug Use:Empirical Finds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Wasnington D.C. Hemisphere Pablishing,1978

[3]Cockett R: Drug Abuse and Personality in Young Offenders. Butterworths, London, 1971

[4]Weaver T et al (2002), Co-morbidity of Substance Misuse and Mental Illness Collaborative Study (COSMIC), Department of Health/National Treatment Agency.

[5]Griffin ML: Arch Gen Psychiatry, 1989; 46:122-126

[6]Rounsaville BJ: Arch Gen Psychiatry, 1982; 39:161-166

[7]Rounsaville BJ: Br J Psychiatry, 1982; 141:437-446

[8]Glass IB: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addiction Behavior, London, 1991

[9]Robert E. Drake, M.D., Ph.D., Michael A.Wallach, Ph.D., Dual Diagnosis: 15 year of progress

[10]郭艳梅,杜波,崔泽,等.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 31-32

[11]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devolved health departments (2007), Drug misuse and dependence-UK guidelines on clinical management.

[12]Kinnery J: Clinical Manual of Substance Abuse. Mosby Year Book. U.S.A,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