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临沭县苍源河公园规划设计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临沭县苍源河公园规划设计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G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土地不是孤立的,它有着自己的自然系统,也包含着人们对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设计必须与其所在地特有的生态、文化和历史相协调,使其能在自然、文化环境中可持续发展,保持与自然环境和城市文脉的延续性。滨河公园的建设由是如此。作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创造一种能让人们最大化亲近自然的公园环境,可使人们在城市喧闹和嘈杂的环境得以喘息和休息,在与自然的互动中释放自己。正如奥姆斯泰德与沃斯所认为的自然景色具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净化人的心灵的自然的魔力,公园是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解毒剂”。人们置身于绿色自然环境与自然互动有助于心理健康,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紧张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苍源河隶属淮河流域沭河水系,源于凌山头水库流经临沭主城区,年径流量7120万立方米。苍源河公园景观设计为沿苍源河两侧,上游至327国道北侧,下游至县污水处理厂下游总占地面积约132公顷。苍源河两侧规划主要分为五大功能园区,其中由北向南包括合源华彩景区(文化公园)、花木愽欣景区(植物园)、丹垣览胜景区(城市阳台)、田园拾趣景区(农业观光,生态涵养)、活泉碧水景区(中水净化展示园)。该公园规划定位为植物园,突出植物的多样性,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公园以中心水系为纽带,穿插布置亭、桥、廊等仿古建筑,着重体现以人为本、返朴归真的现念,使休闲、娱乐、健康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为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美的休闲和健身娱乐场所。

苍源河公园结合临沭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运用乡土植被造景,为临沭打造一片集运动、休闲、游憩、文化体验和生态水源治理为一体的滨水空间,为城市增添优美、健康、充满活力的风景线。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提高改善城市环境为目的,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对公园的综合治理与改造,挖掘与开发公园的生态、景观、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潜能与优势,创造清新、优美的自然园景和理想的人居环境,带动周边城市建设完善该区块城市功能 ,促进城市地产开发,为临沭县营造出一座具有全功能和时代气息的城市重要休闲场所和生态节点. 提升区段城市形象,满足周围密集的行政,交通 ,办公,居住用地对绿地、商业、文体功能的强烈配套需求。本区域为公园、居住、商业、办公的“生态综合体”。是居住、商贸和文化多功能综合区。本案为周边区域的视觉中心、景观中心,辐射范围及影响力较大。规划以多功能综合区为出发点,引入高端商业休闲产业——“花园中心” ,带动周边商业地产及居住地产的开发。

本次规划设计定位为实现建设品位高、品质高、品牌高的综合性城市公园。

1、苍源河公园在临沭整个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1)临沭县从大的环境背景分析,具有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基础。通过建设大型公园,实现都市密集的人工生态系统与清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沟通与互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2)临沭县总体规划确定了城市“北移西扩”的发展格局,使公园进一步成为城市的中心地带,围绕公园特别是城区的北段将是临沭城市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未来临沭区西北部将形成以公园为绿带的新的生态化形态格局,城市形象将因为公园的综合治理和城市街区的形成而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 。

(3)根据总体规划,公园周边城市用地性质以居住用地为主,辅以交通用地和商业用地 未来城市将突出以人为本,追求绿色生态的设计方向。公园景观的进一步提升将突出绿色生态,形成人性化、多功能、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开放式的空间,成为城市中最为理想的人居环境。一号绿地是城市中最大的开放空间系统,具有建设成为大型生态景观精品的条件,是临沭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

2、规划设计理念:

(1)运用绿色宜居城市理论,突出公园的城市生态与休闲功能。

(2)提高湖景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和影响,带动城市的整体景观形象。

(3)突出城市公园改造的社会作用和经济影响,推动城市建设的综合开发。

3、规划原则:

(1)在保证公园的城市生态功能前提下进行规划设计,商业设施和开发地块设计不能影响公园的功能运行。

(2)结合城市用地性质综合考虑公园中少量的开发功能,有效发挥公园文化、景观、绿化,休闲作用。

(3)公园开发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在综合各地块协调建设的前提下,创造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公园景观。

(4)公园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和河景的有机结合,强调环境整体绿化效果,达到“出于人工,形如自然”的景观意境。

(5)在宏观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公园规划为采取弹性灵活的公园建设开发模式留有一定的余地。综合考虑,努力创造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人文精神的场所。中观层次充分发挥生态的调节功能、可观赏功能、可亲近功能,构筑和谐景观,微观层次充分考虑人的尺度,创造宜人的空间场所。

4、以亲水绿地为生态核心,提倡“绿色造园”,改善生态环境;强调与周边大环境及文化氛围的相互协调、融合、渗透、使滨河景观与周边环境溶为一体;以人为本,依据自然生态、社会与人的行为等科学原则从事设计,使人与环境彼此建立一种和谐的综合整体关系。在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原则:

系统性原则——强调不同功能滨河绿地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内部结构,最大化的发挥系统的综合效益。立足实际,突出以绿为主,兼顾景观要求,寻求“最佳”,以满足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以绿色景观促进城市总体投资环境的全面提升,增强竞争力。

生态效益原则——注重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敏感度的保护。在规划中以 “滨河廊走”来引导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指导各绿地植物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绿地发挥出最佳生态效益。同时注重从生态和美学、经济学角度出发,结合实际,选择能体现地方性特色的植物材料,并尽可能多的增加城市绿化植物种类,满足生物多样性的需求。

多样性原则——提供包罗万象的选择,避免单一刻板的功能和形态,多方面满足不同市民的诉求,从而提高对游人的粘滞性驻留特点,以不同功能形成活动生活化滨水区域。

可达性原则——细心预测并安排人车流向,令区内交通能维持系统运作。确保节点之间能提供安全及舒适的来往方法。以设计手法提供导向指引,令游人在放松舒适处境下到达目的地。

空间性原则——突出滨水特色,创造不同景观特色空间,以人性化尺度和城市尺度体现空间美感。

将苍源河公园打造成为能够体现生态园林城市的滨河湿地公园,

体现人民精神面貌的文体公园,体现生态宜居城市的滨河公园。建成一片集运动、休闲、游憩、文化体验和生态水源治理为一体的滨水空间,为城市增添优美、健康、充满活力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