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传统语文”遇上“信息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传统语文”遇上“信息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笔者并不赞成凡上课必用多媒体。如果课堂上信息化手段使用太多,那么势必会剥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和火花碰撞,会少了师生间相视一笑、了然于胸的默契与共悟,也可能会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却什么也没有留下。说到底,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它可以成为锦上添花的点缀,却不能凌驾于课堂之上,成为“课堂秘诀”。正所谓风花雪月只能怡情,却不能成为生命的全部。

尤其是传统语文,有很大一部分经典篇目更适合于涵泳静思,浅吟妙诵。将课堂化“简”,才能令课堂生“活”。很难设想,如《荷塘月色》,再美的画面,再动听的音乐,再精致的视频——再丰富的信息化资源,未必能营造出旧时“清华园”的清寂氛围,未必能涌动昔日朱自清的复杂心绪。况且,身为散文大家的朱自清先生,深谙“惜墨如金、用墨如泼”的笔法,绝不说多余的话,正所谓“增之则多,减之则少”。这样经典文本,赏析体悟环节更重要的是个体的潜研呈现,如果大家“其乐融融”“水天一色”,那么反而失掉了其中古典美的神韵与传统气的传承。如果此时信息化手段的渗透无孔不入,那么课堂之上或许会貌似“繁茂”却很有可能戕害了美,截断了气,只留下虚表的形,空泛的情。

语文相较其他,可谓是一门古老且传统的学科。如今,身处网络时代,语文教学自身的发展绝不能与时代割裂。纵使在像笔者这样的传统封闭者眼中,让语文无所顾忌地投入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怀抱,无疑恍若一场玩火的游戏,但也深知一味地躲避与拒绝无疑更愚蠢,反而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接受“信息化”对传统教学模式发起的挑战,只要我们始终不忘坚守语文学科的基本要义——生活与生命。

然而,在经历了两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实战之后,有了不同的视野,对于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相互影响与渗透又有了新的理解。

其一: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妙在“点到即止”

语文课,特别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意境最好通过学生自己感悟得到,如果单纯用课件来展示美,等于是把师者认可的美直接强加于学生,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课堂上衍生的无限的想象力,抹杀了学生浸润于中国汉字的陶醉感,进而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顿悟,最终学生失掉了灵气、滋长了俗气。俗话说,想象有多远,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尽可以用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图像来全盘代替文学意境,失掉师生共悟、灵犀互通的美妙,失掉遐思迩想、沉吟幽叹的趣味。

其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贵在“有法可循”

信息时代,网络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学生收罗信息的迅疾与庞杂,比起教师而言,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教师如今只局限于教材的解读,势必导致视野狭窄,知识贫乏,课堂上难免会冷场。因此,教师必须在驾驭网络上优于学生,这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就在面对网络清醒的研判,准确的筛选以及绝对的自控。浩瀚的网络信息容易导致学生如入大海,迷失方向,与自己的学习初衷南辕北辙,因此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成为关键。教师要做好引导和辨别工作,不合适的,坚决不能引入课堂。在制作课件时,也不能为了一味追求新奇花哨,将大量的动态动画无节制地设计进去。这样会喧宾夺主,影响授课,忽视了课堂的实效性,得不偿失。教师要舍得丢弃,大胆取舍,将精华的、审美的、凝练的、高效的信息化资源巧妙引入每日的语文课堂。

其三,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旨在

“打造不一样的世界”

以参赛的个人经历来讲,这两年我省乃至全国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它所带来的震撼力犹如“当头棒喝”,它所带来的影响力犹如“天书奇谈”。很多职业学校教师都在迅速提升学科能力,尝试并创新运用信息化教学,有的已经相当娴熟,比赛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创新性信息化教学模式各臻其妙。在网络时代以势不可当之势席卷而来的大环境下,如果师者依然拒绝进入这个“数字圈”的话,对自身的教学无疑会造成人为“停摆”现象。而且,我们不必惧怕课堂上这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多,相反,我们应当认识到,比赛是最有效率的提升台,一场比赛下来,师者一定会有课堂的新招,智慧的灵感,科研的新芽。会吸收更新的教学理念,会结识更多优秀的同行,会接触更多个性化设计。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相对少些,参加比赛本身就是难得的培训机会。对年轻教师而言,施展的天地更宽广,因为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他们只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完美。

以笔者经验,以“高龄”参赛,正好有一个契机可以更深层次地思索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之路。2010年比赛的时候,我完成了一个初级“flash”课件,实际上,课件只是披着“flash”的外衣,内里还是“PPT”的底子,充其量只是“PPT”的组装工程。到了比赛现场,我才知道单纯从技术层面上而言,就已经败下阵来,同场竞技的参赛选手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当时还比较新,现在也已经是“小巫”的“Authorware”或者“flash”,甚至“网页”“网站”结构。不得不承认,信息化教学是职业教育史上的一次华丽变革。

在设计理念中,由于“信息化”这个层面是自己的软肋,感觉无法施展拳脚,这又是一次警醒,对于新生事物,如果一味排斥,那么等于故步自封。当时,为了紧扣“数字”概念,笔者只好在细节上与“信息化”接轨。设计了QQ作业问答,博客晾晒佳作,微博跟帖讨论的小细节,算是撒了点“信息化”的“胡椒末”。但是真正重量级的设计,如现场玩配音、联网看视频、模拟焦点访谈、虚拟对话等都没有能够实现,因为那只是设想,还没有能付诸现实。整个教学设计,沿袭音画视频的老路。这些遗憾或许要等待下一次比赛来抹去。

其四,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胜在

“丰盈润泽生命课堂”

信息化元素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可以给传统教学带来更为深远的生命力。带着对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新的定位与新的思索,笔者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当下教师早已熟知的“同课异构”理念,以“信息化设计”为主题,比赛结束后,带着全新的教学理念,笔者在本校也开启了一场语文学科同轨课堂的信息化教学变革。在活动中,以《荷塘月色》为例,成功完成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有的语文教师以动人的音乐、精彩的画面、美妙的配音朗诵全方位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领学生感受文本的清新、美丽,走近作者的内心。有的语文教师巧用资源整合,或用古诗名句体会愁喜,或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情感,或比较不同风格的语段文字表达上的差异,无形中语文教学的空间越来越大。有的语文教师专攻“比较阅读”,以“炼字”教学,在课堂上直观展现不同文字的差异,激发学生对文中精彩语段的领悟。当堂投影展示学生的优作,进行课堂多元评价。笔者也尝试独辟蹊径,将这样一篇传统美文打破固有格局,不从文意梳理入手,而是从作者的心灵轨迹入手,再来找寻心迹变化之缘由。由“大格局”入手,于“细微处”彰显,美教美学。以“五色”之“荷”与“独特”之“月”精巧导入,以师生互动的美文诵读,读出“夜”之况味,“荷”之雅洁,“情”之婉约,引领大家一道徜徉沉醉于月夜荷塘,一同谱写“寻踪——辨情——思缘”之“三部曲”,在夜游之踪中细察情感之迹,在情感之迹中深思变化之由,师者伺机点拨,学生启而妙发,与师者、作者及文本进行多层深度对话,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无为而治,自然和谐,灵动智慧。

说到底,信息化教学设计始终是教学设计,任何信息化教学手段都是建立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否则,课堂之上只见高科技产物而不见鲜活的个体。

随着信息化的入驻,传统语文课堂由此打开了一个美丽的缺口,照进了信息化设计的霞光,愈加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学生因而也对经典美文有了某种熟稔的喜爱与审视。课堂之上,师生之间不再是“征服与被征服”,“驯化与被驯服”的失衡关系,而是建立了一种信任和谐、开放自由的平衡关系。他们彼此欣赏、共享智慧,平等对话。这样的充满希望的生命课堂,可以说达到了“三无”的理想境界——“无痕”,课堂设计不事雕琢,浑然天成;“无拘”,课堂活动学生乐思乐言,踊跃参加;“无瑕”,课堂目标巧妙达成,几乎无憾。其中,“信息化”的倩影必不可缺。

其五,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或为

“一曲美丽的眠歌”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或许可以幻化为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声幽叹,记得济慈曾经说过,忧郁总是同美丽之事物同在。从对信息化手段的狐疑到接纳再到欣然,恐怕是大多师者共同经历的某个阶段,然而这场心灵深处的强烈共鸣,诚如《荷塘月色》中那曲寂夜中轻吟的眠歌,那是一种温暖的现实。

如果把职业学校的教育改革喻为一场战争,那么课堂之外的改革,充其量就是一些“袭扰”,扎根于课堂的改革才是主战役,是每一位职业教育人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最伟大的真理往往是最简朴的,教育如此,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当下的信息化教学对于课堂变革的意义不言而喻。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持有一颗语文的灵魂,语文,在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碰撞中,定能擦出耀眼的火花。当“传统语文”遇上信息化”,必将开启一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教学的绝美邂逅。

(吴开宇,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