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大电子政务整合力度 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大电子政务整合力度 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阐述了电子政务系统整合对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重要性。指出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有: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重整政府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归纳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业务协同顺畅;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提出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应当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测、相互评议三个阶段。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资源整合 系统规划 服务型政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政府信息化硬件设施、各种信息化分析决策系统、信息化应用基础都有了显著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据统计数字显示,迄今为止8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但是电子政务决不仅是一项简单的工程技术,不是建立一些政府网站、一些政务消息就可以概括的,而是与未来政府的治理模式密不可分的,是行政管理方式上的一场革命。

我国未来政府改革的总体方向是建成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执政为民是政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政府行使职能的手段,电子政务要以更高的效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

未来的电子政务系统要更加注重敏捷性和实时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适应政务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这就需要整合资源,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可变流程的协同,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孤岛”等问题,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规范业务流程,简化工作环节,让群众享受到电子政务的便利,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这也是未来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把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战略行动,在未来若干年内,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将持续成为电子政务的战略重点和建设热点。但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又是一件从认识、技术实现到操作实施都有相当难度的事情。对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的范围,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应当达到什么效果,目前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对这些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政务整合的范围

应当看到,我国一些地区和部门已经开始了电子政务整合方面的探索,但大多还停留在较浅层次,比如很多政府门户网站和“办事大厅”,实质上就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整合。未来电子政务的整合,并不能局限在这种低层次的状态,应当有全方位、系统化的考虑。

⒈对网络基础和业务系统的整合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虽然强调统筹规划,但很多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问题还普遍存在。例如,在有些部门,一条信息要重复编辑六七次之多,上内网、外网、本系统专网、本部门内部办公网、本部门互联网站、本地互联门户网站等,如此造成了大量重复、机械和无意义的劳动。因此,对网络基础和业务系统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网络系统,是电子政务整合的基础。

⒉对网络服务、培训和咨询服务的整合

电子政务建设只是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性和前期性工作,电子政务发展的好坏与成败,关键在后期的应用。而电子政务的应用好坏与效益高低、网络服务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一些政府和部门都各自建立了自成体系的网络系统,这些各自的通讯系统、服务器、安全设计、计算机设备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维护工作和人力财力,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恰恰在这些方面存在实际的困难,因此他们迫切希望有某个政府单位统一提供这些服务。同时,我国目前还有大量公务员(特别是基层和落后地区)的计算机与网络基础技能还需进一步提高,需要公务员从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加以提升,因此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工作也十分繁重。然而分散的、非系统的和低绩效的培训往往效果不好,需要政府整合电子政务的培训需求和资源,提供连续的、高质量的培训服务。此外,一个地方要发展好电子政务,通常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包括系统集成和业务咨询等,而分散的系统集成、咨询和监理服务,也会造成网络系统的标准混乱、维护低效和资源浪费,这些方面的工作同样需要整合。

⒊提供整合的、规范的管理和协调服务

电子政务整合的最高阶段,应当是在结构上有所改变:打破原有按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架构,构建公共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不同的数据资源,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次乃至跨边界的协同应用平台,以支持信息集成、无缝隙政府运作;在特定领域或管理范围内(通常是跨部门的)有总体规划,且与业务、项目、技术、基础设施等实现较好融合,形成明显的、一致的技术架构,以实现信息的无重复采集、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和综合利用;有支持面向决策的跨部门、跨系统业务协同与优化的信息化手段,形成基于标准规范体系的开放性平台。

应当强调的是,在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整合策略重点要放在“整合资源协同应用”上。因为电子政务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连通各个孤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把分散的政务数据资源整合起来,提升电子政务的整体效能。

二、电子政务整合的重点工作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某些地区整合电子政务的有益经验,未来的电子政务整合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⒈整合政府网站,形成有统一门户的政府网站群

要对目前已经建成的多家政府网站通过索引和深度链接等方式实现全方位的整合,并建立覆盖所有子站点的统一信息检索系统,使公众在网上查询关于政府的信息、在网上申请相关服务时只需要通过唯一的门户进入,以提高网上服务效率。同时,要采取分级管理、分责维护的运作机制,保证各分站点信息维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⒉整合各部门窗口服务业务数据,搭建统一柜台服务系统

由于目前各级政府服务部门分布分散,十分不利于企业和市民办事。因此,设立集中的事务受理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形成集中受理服务模式,采用统一的信息操作管理系统,使所有政府行政许可和对外服务业务的第一手审批数据均实现了电子采集、电子存储、网上流转、电子监察和统计分析。集中式的窗口服务配以统一的信息管理运营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办理效率,还可以大大降低政府运营成本,同时也为下一步综合数据库应用和跨部门协同办公提供了数据资源的准备。

⒊重整办公通信网络,调整网络物理层的总体布局

该环节的整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财政、统一建设。通信网络是实现政府网上办事、办公最根本的物理保证。采用统一运营商、统一标准网络建设、统一财政支出,根据需求灵活分布带宽的方法,逐级对政务通讯网络进行全面整合。经过整合,将实现通讯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的下降和运营各类应用系统效率的提高。其次是重整政府内外网布局,形成“办公与办事”、“与非”分离的格局。目前绝大多数政府内办公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均接入的内网上,既扩大了安全保密风险,又无法与服务于公众的互联网络窗口连接,无法进行实时交互的网上服务。因此,组建政务外网,将各部门非的、具有对外公共服务职能的业务应用系统整体搬迁到政务外网,设立统一网络出口,与互联网仅作逻辑隔离。政务外网的组建,使政府各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得以直接地支持网上对外服务窗口(如门户网站上的在线办事服务和网上互动栏目),如此面向公众的服务效率将大大提高。同时,重整后由于内部网络的大规模缩小,可以更多地关注网络的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电子档案存储的可靠性、灵活性,以达到成本降低、事半功倍的目标。

⒋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整合

目前运营的各类政府业务应用系统大多数都是基于不同的数据标准构建的,这对整合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建设统一的共享数据库非常不利。要有重点地逐步搭建数据交换平台,促进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

⒌整合电子政务的相关服务与人员培训工作

要逐步建立起承担电子政务的相关服务与人员培训工作的统一机构,为电子政务的纵深发展提供服务与人才保障。

三、对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与评价机制

⒈电子政务整合的衡量标准

电子政务整合不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它有着可以实际衡量的标准。

⑴信息资源的不断有序化

在一个电子政务整合较好的管理范围内,信息化项目不是随意可以添加的,而是与范围内的业务总体规划相一致;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也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建设,而是要融合到一个统一规划的架构中,形成一个业务、技术和管理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整体,从而在新的水平上形成一个更和谐的整体。

⑵没有信息的重复采集

信息的重复采集,实际上从一个层面反映了电子政务应用背后的信息资源整合程度不高。彻底的信息资源整合包含了一套信息采集、共享和管理的规则,以杜绝信息的重复采集;当然,这种整合的前提是:在要整合的范围内,这套规则被广泛接受和严格遵守。

⑶业务协同顺畅,没有效率瓶颈

电子政务的整合不仅仅是静态信息对象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而是包含着更广范围内的业务集成和优化。如果在业务条块间有“断层”,或者在效率上有明显的瓶颈,则说明电子政务整合的程度还不够,还没有把信息处理过程与它所支撑的业务进行紧密的综合。

⑷形成具有一定开放性的信息化环境,支持动态的系统整合

电子政务整合与单纯的“建大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可以是相对封闭的,而前者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电子政务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政务服务重点的转移和服务方式的转变,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良好的电子政务整合环境,应该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符合既定的技术标准,就允许根据业务的需要,动态、快速、方便地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联系,而不需要专门搭建一个新的系统。

⒉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

电子政务整合的评价机制,应当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形成自我评价、专家评测、相互评议三个阶段。

首先,各级政府和部门进行相关电子政务整合后,要组织专家进行工程验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要把为民服务的项目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建设和整合力度,努力改善公众服务。

其次,各级信息化管理机构要成立工作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重点项目进行评测。根据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绩效评估方案,开发专用的评估软件,使用各种检测工具、软件,到现场对各量化指标进行检查和测量;重点对投资效率(人力、财力、物力、进度)、对公众服务情况(如点击率)、公众对系统的满意度、公众对政务工作的满意度(投诉率)等方面进行评测,以形成包括电子政务整合项目的管理、技术、建设质量、应用效果(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的综合绩效评估报告,并对电子政务整合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做出评价。

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基层单位与市民进行评议,看有没有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只方便自己、不方便别人的问题;看在共建共用网络及网络平台,共建共享基础数据库,互联互通方面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特别是为民服务的项目要通过检查推动提高服务水平。总之,要在“三评”的基础上做出综合评价,指引电子政务整合向着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进行,使电子政务真正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李兴荣,甘肃省信息中心(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

(本文责编:张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