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历史与神圣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历史与神圣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几年前,当我还是《财富圈TIDE》杂志的实习编辑时,便被告知我们致力于在当前纷繁的世界中发现和阐释那些仍旧占据我们的心灵,并主导我们的理想的永恒价值。至今,这个信念不仅没有因为日益深入的商业化而被冲淡,反而愈加坚定。

永恒价值从世界的去魅化开始的那一刻就被我们认为是多余的呓语,我们盲目而乐观地相信彻底的世俗世界会让自己更自由,却因此迷失了存在的意义。其实去魅从没有真正发生过,我们仍旧要仰望星空,仍旧渴望接近永恒,仍旧努力在每个瞬间发现神圣性的不可冒犯,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因此才有继续的可能。

历史的关注是今天任何一个严肃的媒体从业者不能免的,张光直前辈曾力言中国的史学将成为西方之外的另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源泉,这令中国学者兴奋不已,但怎样将历史的概念经过批判引入我们的思考,至今恐怕仍旧不是十分明朗,汪荣祖所强调的史料与史学之分,柳诒徵通过书法对国史的细致分析,至今还没有在中国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哲学已经不可挽回地没落下去。20世纪初一直持续到今天的德国哲学与中国经史学的相互发明并没有给中国人太多启发。我无法断定是历史哲学本身出了问题,还是政治与钞票之于文化的压力让我们望风止步。

我与我的同仁们总是希望穿透史料的屏障,去看看历史的背面到底有什么不可言说的东西。为此,这几年在《财富圈TIDE》这个媒体实践过程中,我尝试着涉猎了思想史、学术史、宗教史、制度史等多个领域,将学者们凝聚心血的理论成果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图景中,进行体悟和印证。如果说还有一点点收获,那大概是因为阅读了芝加哥宗教史大家伊利亚德的《宇宙与历史》的缘故,也是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将历史与神圣性两个距离遥远的概念放在一起思考。

我对神圣性的兴趣来自多年前一个夏日的午后,我在学校图书馆读《宇宙的最初三分钟》,诸多物理常数与物理定律的精确与脆弱撼动了我对唯物主义的坚定信仰――试想,如果平方反比率稍微颤动―下,这个世界早就混沌一片了,我必得相信在如此完美和对称的物理世界背后,有一种人类无法领会的艺术,才能给自己一点安慰。那一瞬间,我理解了为什么牛顿,普朗克这样的大师都是虔诚的教徒――文德尔班是对的,科学不过是为了证明神的荣耀。

当伊利亚德说,历史要么被仪式和神话消灭,要么自身获得神圣性的时候,我重新想起了那个蝉鸣聒噪的下午。其实这原本不是什么新的话题,太史公两千年前就宣布了“究天人之际”,并以此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调,不过是因为我们被科学与新史学搞得头晕目眩了,才丧失了体验神圣性的能力。很微不足道的是,当我们重提佛商并倡导定制化生活的时候,期望的正是这种能力的复苏。

在本刊编辑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压力仍旧是全世界的去魅化过程,我至今不能确信,一个基于道德哲学的新世界,是不是还需要认真地面对神圣性的问题,不过我们宁愿相信,任何基于“世俗人”的理论都应被看做是对神圣性问题的存而不论――“子不语”是种很微妙的境界,彻底的世俗人就像彻底的理性人一样,都是一种无法找到客观对象的意识形态。“唯天之命,于穆不已”(《大雅・文王》)并不因为时代和文化的差异而泯灭,所不同的是我们能否直契天心,是否有勇气承认和坚持而已。《财富圈TIDE》愿以―本杂志的力量去证明我们时代的神圣性,并希望这证明能够让我们更坚定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