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纺织品价值提升途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纺织品价值提升途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在给中国纺织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以量取胜,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提出了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保障措施及提升纺织品附加值的新途径

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在给中国纺织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以量取胜、低价竞争的发展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国家和一些纺织大省均把纺织工业列为了战略发展产业,给予重点扶持,这给一些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再次腾飞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遇。

一、我国纺织行业的发现状

根据《2011/2012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11年我国3.6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3397.39亿元,同比增长26.61%;全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6799.1亿元,同比增长363%;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2956.42亿元,同比增长25.94%。但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的利润增速大幅下降,主要缘于原材料、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另据统计,2012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为2549亿美元,同比增长2.84%,增速则较2011年大幅下降了17.19个百分点。从纺织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看,我国纺织工业主要还停留在多品种、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上。

1.中国纺织品的比较优势

(1)产量大,品种多

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纺织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据统计全球约41%的纺织品产自中国境内。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以上,纺织出口额将超过3 000亿美元,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将达28%~32%。

(2)产业链完整,供应链配套齐全

纺织工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在扩大就业、出口创汇、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衣着消费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_上中下游衔接、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他国家很难与其竞争。

(3)产业集群众多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集群网站的数据,全国现有97个纺织产业特色镇,71个纺织产业特色名城,28个纺织产业基地市(县),这些专业的产业集群为中国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基础保障。

(4)具有资金、人才等优势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纺织企业积累了巨大的产业资本,实体强大。从人才来看,纺织业从业人员近600万人,有较完善的人才储备。很多纺织企业还通过科技入股、科研开发等形式,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5)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有巨大的人口基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需不仅是量的扩张,由衣着类向产业用、家用纺织品领域全方位拓展,且对品质要求也会不断提于。另外,随着市场监管的完善,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成熟,国内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外中高端市场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2.中国纺织品的竞争劣势

(1)全球知名品牌少

我国纺织产品主要做“三来一补”贸易,从目前的出口结构来看,尽管最终产品的出口已超2/3,但约40%属加工贸易。在一般贸易中,60%为毛衬衫、长裤、睡衣等大类常规品种。

(2)纺织业原材料面临成本压力

随着国际市场纺织原料价格不断上涨,我国纺织业原材料面临着成本的压力,棉花、羊毛、特种化纤等需要依赖国际进口。

(3)纺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

很多国内的纺织企业往往只关注市场份额,很少关注服务份额及消费者的心理诉求;过分强调垂直一体化,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很少强调设计、开发与营销的内部化,生产的外部化。此外,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其新能力较低。据统计,我国纺织行业的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0.3%,而服装企业(规模以上)的研发投入更少,仅为0.16%。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达到了3%~5%,甚至在10%以上。

(4)营销方式简单

国内一线纺织服装品牌主要采用连锁、、专业市场分销等销售方式,偏重广告、展会、明星代言、打折促销等常规营销方式,而缺乏对品牌文化的系统传播,即对产品的全面分析、权威检测及、吊牌认证、特许经营、消费互动反馈等专业营销方式重视不够;对中高端目标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精准。

(5)贸易壁垒阻碍纺织品出口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纺织行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依然较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阻碍我国纺织品贸易出口。而我国纺织品的对外贸易过于集中在欧美市场,风险较大。

(6)汇率变化影响纺织品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给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国际汇率市场的变化增加了纺织品出口的风险。

二、提高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的保障措施

1.完善行业公共服务,创造更优的市场环境

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开展行业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优化行业发展市场环境。在《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和推动下,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健全产品设计、质量检测、信息化技术、技术培训、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产业集群提供专业服务,引导企业推动重点科技攻关、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全行业产品差异化水平,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强度,提高产学研和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加大技术改造规模,大力普及先进工艺和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升质量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社会责任、维护国内外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建设纺织科技强国

2010年,我国纺织工业公布了“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确定了50项行业重点攻关目标,涵盖纺织机械、纤维、纺纱织造染整、服装,节能环保技术与循环技术、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行业创新体系等126个子项;确定了110项科研和产业化成果在全行业推广,强调要建设纺织科技强国,需加大国家在纺织应用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等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对行业的国家重大技术开发、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化示范工程等项目给予支持;形成以产、学、研联合为纽带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使科技与经济结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科技投入和推广应用的主体。

3.培育知名纺织品牌

我国纺织品要保持出口优势就必须创立自己的知名品牌,打造国际品牌。2005

2010年,纺织行业连续6年开展了中国纺织十大品牌文化推介活动,2011年举办了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博鳌论坛,推出了中国纺织品牌文化50强和一批中国纺织品牌文化建设领军人物。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来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品牌纺织服装企业力争上市,寻求资金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实现资本、速度、结构、品牌和效益的协调统一,培育出适合品牌大国、品牌强国的企业生态环境。

4.践行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

以印染、化纤等主要行业为重点,在节能减排全面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的基础上,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实现清洁生产,基本建立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在全行业大力推广高性能、高效率、节能减排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大对绿色纺织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实施纺织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5.努力推进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纺织行业进入集约化发展阶段。以上市公司,行业龙头、知名品牌企业为支撑,积极推行产业的战略性兼并重组,立足于全球经济发展来构建现代纺织产业发展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来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着重纺织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纺织工业布局的调整,优化企业结构,着力发挥产业集团对相关企业的带动力、引导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东南等沿海地区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和内地劳动力、资源、原材料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作用,推进产业的合理转移,形成东西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理产业梯度格局,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6.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战略

目前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过于依赖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的出口市场导致了出口风险加大,因此,纺织品出口应采取多元化策略,在保持亚洲、欧洲市场优势的同时,关注拉美洲、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发展。

7.大力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纺织信息化,为中国纺织行业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和信息平台,切实快速地提高中国纺织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如发展适合纺织各个细分行业的ERP系统,纺织行业电子商务平台,服装企业集CAD、CAM、CAPP、PDM和管理营销网络为一体的通用系统平台,纺织工厂生产信息监测和管理系统等。

三、纺织品附加值提升的重要途径

1_培育品牌文化,创造品牌价值

现在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购买行为,而更加热衷追求消费空间以及心理满足感。企业可通过体验馆、艺术馆、博物馆、三维数字媒体、事件营销等对其进行展示,以在宣传其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丰富其精神、文化层面的价值,带给消费者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和异乎寻常的尊贵享受。利用时尚打通不同的服务业态,使顾客在服饰等方面所获得的品牌体验在餐饮、酒店、会所中实现延续。这样的同界异业是对品牌价值最大化的挖掘,也能实现文化的塑造和生活态度的传递,从而丰富品牌内涵。

2.营销模式创新

当下,国际奢侈品牌Chanel、Gucci、LV等在营销上对外宣称其上等稀缺的材质、优良的做工及纯正的血统,并多采用限量定点发售、明星私人推荐或私人定制等营销方式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和售价。而国内高端消费不够理性,攀比之风严重,只求最贵不求最好。加之国内纺织服装品牌国际知名度不够,在时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可喜的是,部分一线企业已通过品牌造势、事件营销等在品牌塑造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波司登通过“2004年波司登中国羽绒服品质年”等创新活动实现了多年品牌第一,品质第一的完美结合,迄今在防寒羽绒服领域的多项创举无人匹敌。

3.充分利用国际化信息化的平台

我国纺织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日益呈现出国际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如:制造国际化,全球范围的设计、采购和生产;品牌国际化、渠道国际化、网上销售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外延服务国际化。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掌控、分配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建立和拥有自己的国际国内营销渠道,特别是要拥有与国际大型采购商、零售商,以及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渠道,提高品牌的市场份额,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实现快速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增值,利润最大化。

4.产品创新

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实现纺织材料的优化利用,结合技术、市场和品牌,在功能、成本、生产周期、售价、产品美誉度、消费者诉求等要素上达到平衡。纺织原料的优化利用体现在以原料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细分化与品牌系列化,“常规纤维做品质,品牌纤维做卖点,功能整理增价值”。

5.技术创新

从提高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人手,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不断改进产品设计,逐渐向高、精、尖靠拢,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形成自己独特的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采用国际检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标准,冲破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所设的种种技术壁垒。在当前全球倡导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形势下,企业在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经营理念等方面都应向其靠拢,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6.优化人才结构

培养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是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根本。可从4个方面对人才队伍进行优化:增加行业经验丰富的高端投资管理人才、投资顾问、行业分析师等;引进职业经理人、品牌设计师和学科带头人;通过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专业骨干员工的比重;提高一线员工的整体素质。通过建立标准化管理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所有员工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形成能者多劳、劳者多得,庸者下、无德无能者走的用人机制和企业文化价值观。

中国纺织工业的健康长远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扶持,更需要企业的不断攻坚和自我突破,大企业做大、做实、做强,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做特,注重经济和社会效益,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同时要注意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