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少年抑郁症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关系。方法:采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问卷、Beck抑郁问卷和Zung氏抑郁自评问卷测评27名青少年抑郁症、38名抑郁情绪青少年及健康对照组74名青少年,比较3组青少年在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得分上的差异,并做抑郁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分析。结果:(1) 抑郁症组和抑郁情绪组的行为抑制系统得分均高于无抑郁组[(14.6±2.4),(14.5±1.5) vs.(13.3±1.5);P

【关键词】 行为抑制系统;行为激活系统;抑郁症;青少年;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7-0504-04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7.013

抑郁症是一个严重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研究者运用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和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对抑郁症的心理病理机制进行了探讨[1-2]。BIS指当个体面对与惩罚相关的刺激时所产生的回避行为,BAS指当个体遇到与奖赏相关的刺激时所产生的趋向行为[3]。Henriques等认为抑郁症与BAS功能降低有关[4-5],另有研究认为抑郁症应是BAS功能降低和BIS功能增强综合作用的结果[6-7]。这些研究结果对更好地认识抑郁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结果多来自成人抑郁症。美国研究显示:抑郁症首次发作的平均年龄在15~24岁之间,且大部分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并不主动就医[8]。在这个生理、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抑郁症、未就医的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在BIS和BAS上是否与成人抑郁症表现出相同的特征?目前还未见相关的研究。本研究对此做一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抑郁症组:2007年10~12月收集某2所精神病院17~24岁抑郁症患者43人,符合CCMD-3有关单相抑郁症标准,且BDI总分16,SDS总分48分。排除合并人格障碍、物质依赖等患者,符合标准的有27人,男8人,女19人;平均年龄(20±2)岁;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无脑损伤,目前均服用精神类药物,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抑郁情绪组:参与《社会心理学》公选课学习的大学生159人,均符合贝克抑郁问卷和Zung氏抑郁自评问卷的轻度抑郁以上者[9],共38人,男17人,女21人;年龄18~22岁,平均(20±1)岁;从未寻求专业帮助。

无抑郁组:参与《社会心理学》公选课学习的大学生159人,同时符合BDI总分4分,SDS总分40分者,共74人,男26人,女48人;年龄18~22岁,平均(20±1)岁。抑郁情绪组和无抑郁组均无人格障碍、脑损伤等问题,近期没有服用精神类药物。

经F检验和χ2检验,三组受试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F=0.29,P>0.05;性别:χ2=1.22,P>0.05)。

1.2 工具

1.2.1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Behavioral Inhibition/Activation System Scale,BIS/BAS Scale)[10]

共20个题项,分为2个维度: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和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其中BAS有3个子因素,包括奖赏反应(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reward,BASR)、驱力(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drive,BASD)和愉悦追求(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funseeking,BASF),每个项目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按1~4记分。量表在大学生群体试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10]。

1.2.2 Beck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11]

共13个题项,各项根据症状轻重,按0( 无该项症状)-3(重度)级评分。根据Beck的观点,以DBI问卷总分4分为无抑郁症状,5~7分为轻度,8~15分为中度,16分以上为重度来区分抑郁症状的有无及严重程度[11]。

1.2.3 ZUNG氏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12]

由20个条目组成,根据症状轻重,按1(没有或很少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级评分。SDS问卷总分40分为无抑郁,41~47分为轻微至轻度抑郁,48~55分为中度抑郁,56分为重度抑郁[12]。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F检验等。

2 结 果

2.1三组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评分比较

表1显示,抑郁症组、抑郁情绪组和无抑郁组除在行为激活系统-愉悦追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他三个因素上均有显著差异。抑郁症组和抑郁情绪组的BIS得分均高于无抑郁组,而行为激活系统的奖赏反应和驱力得分均低于无抑郁组。

2.2 抑郁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性

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的BDI、SDS分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4个因素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抑郁情绪组中仅BDI得分与BASR呈负相关,SDS得分与BIS呈正相关(表2)。

3 讨 论

本研究考察了青少年抑郁症、未就医有抑郁情绪的青少年与无抑郁青少年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关系。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组相比,抑郁症组和抑郁情绪组均在行为抑制系统(BIS)得分较高,在行为激活系统(BAS)上得分较低。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症组抑郁得分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而无抑郁组抑郁得分与行为抑制/激活系统均无相关。

与成人抑郁症一样,青少年抑郁症组和抑郁情绪组均表现出行为抑制系统(BIS)功能增强和行为激活系统(BAS)功能降低的特征,与Meyer等[2]、Kasch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Fowels等曾解释说,BIS功能过强,可能导致抑郁症者对一些惩罚线索比较敏感,从而产生回避行为;而BAS功能降低,追求快乐、愉悦的趋近行为减少,导致无活力,失去兴趣及,精神动作迟缓等行为[13]。

综观国外研究和本研究结果,提示:不管用何种问卷测试BAS/BIS,抑郁症均有BAS功能降低的特点,尤其Kasch等发现,低BAS水平能预测8个月后抑郁症更为严重的情况和较差的预后[6]。似乎BAS功能降低与抑郁的关系是稳定的。本研究也发现,即使是未就医的有轻度以上抑郁情绪的青少年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看来抑郁与BAS功能降低的关系不受抑郁严重程度、是否服用药物的影响。但它是否是一个“特质”性的标志,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追踪研究。另外,根据BAS功能降低、趋近行为减少导致抑郁的观点,可以考虑采用增加积极活动,扭转低趋近行为的行为疗法来治疗抑郁症。其疗效和复发率需要以后进行研究。

关于BIS功能增强与抑郁症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BIS功能增强是抑郁症的一个特征,支持Kasch的观点[2]。但国外有研究认为,如控制了焦虑症状,BIS就没有持续的稳定表现[14]。在本研究中除对抑郁症有控制外,没有对抑郁情绪组和无抑郁组进行是否有合并焦虑的鉴别。另外Meyer认为BIS可能作为抑郁的“状态性”特点而起作用[2],因此抑郁或焦虑状态可能影响BIS测试结果或BIS活动。但本研究结果无法鉴别这个观点。到底BIS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更严格地控制变量,采用追踪研究,甚至利用脑电研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Depue RA,Collins PF.Neurobiology of 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Dopamine,facilitation of incentive motivation,and extraversion [J].Behav Brain Sci,1999,22(3): 491-569.

[2]Meyer B,Johnson SL,Winters R.Responsiveness to threat and incentive in bipolar disorder: relations of the BIS/BAS scales with symptoms [J].J Psychopathol Behav Assess,2001,23(1):133-143.

[3]Gray JA.The neuropsychology of emotion and personality.∥Stahl Sm,Iversen SD,Goodman EC,eds.Cognitive neurochemist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171-190.

[4]Henriques JB,Davidson RJ.Left Frontal Hypoactivation in depression[J].J Abnorm Psychol,1991,100(4):535-545.

[5]Henriques JB,Davidson RJ.De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reward in depression[J] .Cognit Emotion,2000 .15(5): 711-724.

[6]Kasch KL,Rottenberg J,Arnow BA,et al.Behavioral activation and inhibition systems and the severity and course of depression[J] .J Abnorm Psychol,2002,111(4):589-597.

[7]McFarland BR,Shankman SA,Tenke CE,et al.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 deficits predict the six-month course of depression[J] .J Affect Disord,2006,91(2-3):229-234.

[8]Weissman MM,Bland RC,Canino GJ,et al.Cross-national epidemiology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bipolar disorder[J].JAMA,1996,276(4):293-299

[9]Compas BE,Sydeny EY,Grant KE.Taxonomy,assessment,and diagnosis of depression during adolescence[J].Psychol Bull,1993,124(20):323-344.

[10]李彦章,张燕,姜英,等.行为抑制/激活系统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8):397-400.

[11]吴文源.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特刊):130-131.

[12]吴文源.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194-196.

[13]Fowles DC.Psychophysi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a motivational approach[J] .Psychophysiology,1988,25: 373-392.

[14]Pinto-Meza A,Caseras X,Soler J,et al.Behavioral inhibition and 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s in current and recovered major depression participants[J].Pers Individ Differ,2006,40(2): 215-226.

2008-09-01收稿,2009-03-13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