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 用文化自觉助推专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求卓越的教师团队 用文化自觉助推专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关村一小与“做最好的我”之三

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

我教的六年级班里有个男生特别调皮,专门喜欢看老师生气,比如他上课说话时,我提醒他:“你在学吗?”他嬉皮笑脸地说:“老师我没在学。”在好言相劝、多方引导都无果后,我开始从他周围的同学下手,每次他跟谁说话,我就惩罚那个同学。我发现这个孩子特别讲义气,我罚别人的时候,他就能站出来承担,于是在上课纪律方面逐渐有了好转,虽然他还是偶尔喜欢气气我。对于这样的孩子,收他的作业也是个难题,因为不交作业后他看到火冒三丈的我非常开心,于是我根据他自尊性强和重承诺的特点,激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做出交作业的承诺,终于顺利地解决了他不交作业的问题。

其实,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寻找出路。高年级的孩子逐渐对自己的性别有了一定的认识,越到高年级教师就越要关注学生恰当“性别”品质的养成。尤其是男孩子,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男孩性格,如有责任感、幽默、善良、心胸宽阔、有进取心和较强自尊心等,并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校正。

……

这是本学期我校开展的“说出我的教学故事”活动中一位老师所讲述的故事。自2008年起开展一活动以来,教师们以研究者的身份捕捉教育问题情境中的最“痛”之处,通过叙事和讲故事的方式,撷取教学实践中深感“痛”与困惑的典型事件,持续地就一个问题进行深度反思和研讨实践,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着眼于一事一得,在分析、总结和提炼故事中有价值信息的基础上,形成对某一类问题的有效教学策略。

这是一个培养和锻炼研究者的平台,学校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和自主发展搭建了一系列支持性平台,突出强调教师的行动反思、集体反思与自主研究,以期唤醒教师内心深处的创造性张力,提升教师个体和研究团队的专业研究意识与实践能力。

途径一:构建组织文化系统,在文化浸润中“做最好的我”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中关村第一小学一直致力于学校文化的不断建构,借助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不断践行学校“自主发展、主动适应、自我超越”的办学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沟通、开放、接纳、融合”的组织文化成为引领教师行动的精神力量,其核心就是将教师发展从“外求”转变成“内需”,让教师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提高,从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

以学校课程研究项目组的系列研讨活动为例,项目组由三部的教学干部、各学科部分骨干教师组成,在核心组成员深入研讨的基础上,各学科再自行组建学科课程研究小组,自行开展学校课程改革的方案设计。此后,各小组先后开展了各自的讨论,学校课程研究项目组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开展了三轮交流,并形成了学科整合的初步设想。课程改革方案研讨会突出了三个“自主”:首先是自主管理,让干部、教师充分参与到学校重要的决策与改革方案中,充分听取不同角度的想法和建议,在大家智慧的碰撞中,加强教师对项目进展的认识和理解,为后期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自主承担,在充分了解整个工作的目的、要求、流程的基础上,教师们自主申报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项目组,这样能够更好地尊重教师自己的意愿,发挥教师的潜能;第三是自主实施,各个学科项目组的负责人可以自己选择组员,组建自己的项目组,自行制定工作方式,自行确定汇报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不断地思考与探寻着最适合学生的课程建设的构想,在交流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组织文化的构建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学校不断深化“做最好的我”的核心理念,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为依据自觉完善自己的行动。我校曾就“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进行调研,学生们以绘画、举例、描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之后,就如何了解学生需求、关注学生需求、回应学生需求进行了深度研讨和交流。其实调查、研究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引导教师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形象,了解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真正需求,引导教师朝着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去努力、去行动,及时回应并满足学生学习的真正需求。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涌现了一批爱学生、爱学校、爱岗敬业的典型。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及时进行辅导;当学生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和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及时进行疏导;当学生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的卫生老师及时处理。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老师更多了;课间活动,和学生一起做游戏的老师更多了;布置作业,分层安排作业的老师更多了;教学设计,课前进行调研、访谈的老师更多了……

途径二:构建多渠道的团队学习系统,在学习中“做最好的我”

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鼓励有想法的教师,培养会思考的学生”,我们注重加强团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教师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引发内在的思考和改变,打破惯有的局限思维,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差距,激活对一些常态教育问题的多角度思考,主动质疑教学实践的有效性,获得进一步发现问题本质的动力,从而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

2011年,学校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大学菜单选修课程,在课程安排上突出了前瞻性——课程内容丰富而高端,是对教师学术素养的有效补充;开放性——面向全体教师,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帮助;选择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或者感兴趣的内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2011年10月17日至10月22日的一周内,我们为教师安排了“中国古代山水名作赏析”、“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人文素质提高”、“蔡元培的魅力”、“倾听倾诉——通过质性研究提升教育领导力”等12门大学菜单课程。这种自主选择的进修形式把有共同爱好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打破了常规的学科团队的局限,构建起了新的更具凝聚力的学习团队。

为了把个体的优秀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合理,近年来,学校不断搭建教师内部的互助网络,通过组建骨干教师“卓越团队”,培养“教师领导者”,通过自主互助教研,合作开发菜单课程,以及加强团队评价等方式不断强化团队的协作与凝聚力。以学校菜单课程研究合作开发小组为例,老师们从项目开发开始,通过课程筹备会、课程方案研讨会、中期工作例会等一系列的团队学习,重新定位新的教学起点,形成了一个走在课程改革前沿的实践研究团队,在一系列逐步深入且不断反思的项目研讨中互相支持、补充、完善,构建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课程体系,同时在不断实践和完善的探索之路上感受着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