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审美人格塑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心理危机与审美人格塑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有极为深刻的美学根源,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防御要从根本入手,重视建构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全面提升其精神素质。其中,大学美育在构建大学生审美人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关键词: 心理危机 审美人格 美育 干预

在着力构建和谐教育的今天,从心理学界到教育学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逐渐认识到:要想有效干预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仅把重点放在心理咨询和矫治心理疾病上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必须从根本上寻找深层次原因,建构大学生审美人格,全面提升其精神素质。大学美育在构建大学生审美人格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一、大学生“非美”心理状态剖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现代社会对美的疏离使大学生出现种种心理困扰和心理失衡,这种种困扰和失衡的心理“非美”状态又导致大学生人格扭曲和缺失,从而产生心理危机。

1.焦虑心理。

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科技日益发达,工具理性不断发展的社会。它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本身的异化。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写道:“今天,最大的压力都转嫁给了年轻人。小小年纪他就受到各种压力:上学时要考取好的分数,要进名牌大学,要选择一个职业。在各个阶段他都要被鉴定评级。这种鉴定现在成了一张他终生都要携带的身份证。”[2]而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新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巨大的生存危机使大学生感到非常焦虑,人格的相对平衡状态被打破。

2.自闭心理。

这类性格往往多见于一些贫困的大学生。由于家境困难,进入大学后,他们强烈感受到了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常会因贫困、经济拮据感到自卑,又羞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即使得到别人理解和帮助,也从此扛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总觉得亏欠同学人情,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同时,他们又非常重视和敏感于社会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态度,因而不愿与同学交往,或在交往中沉默寡言。慢慢的就自觉地将自己封闭起来,远离人群,形成自闭心理和孤僻性格。一旦遭受挫折和打击,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和释放,就容易导致心情郁闷,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自杀。

3.偏激心理。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使大学生产生普遍的情绪焦虑和心理变异。当大学生面对自身的迷茫、压抑而无力解脱,当他们追求完整的需要无法满足,便会油然而生对人生意义的拷问。挫折感转化为丧失感和自卑感,孤独感转化为抑郁感和空虚感,现代社会竞争意识转化为妒忌、偏执、偏激等负性情绪,进而转化为对自我和社会的不满和敌意。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自以为见惯了社会上各种世态炎凉,由此产生心理的不平衡,觉得世事不公平,容易养成愤世嫉俗或玩世不恭的人生观。而一些个性不良的学生看问题容易走极端,心理偏激,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

4.抑郁心理。

抑郁是指大学生学业、就业、恋爱或生活受挫、家庭中出现重大变故等消极因素刺激后,心理无法承受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通常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减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遇事往坏处想,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不愿主动与别人交往。严重的心理抑郁将产生自杀的念头。我国有学者报告,在自杀未遂的大学生中,有35%―79%可被诊断为抑郁性心理问题,可见心理抑郁已经成为一个危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5.自卑心理。

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自暴自弃。生理有缺陷、相貌不佳、才不如人、家庭困难等都可导致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一般的大学生个体或多或少在自身某个方面都体验过自卑这种消极情绪,但只要通过积极的自我调节手段就能减轻或消除自卑心理。如果沉湎于强烈的自卑之中不能自拔,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

二、审美人格及其特点

远离心理危机,重现生活的诗意,取决于主体的审美化生存和外部环境的美化。只有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才能真正过上审美的生活。所谓审美人格,就是指人的精神面貌具有审美特征,达到了美的境界。审美人格是关于人格发展状态的预设和期待,它应该包容人格所有美好的方面,并成为人格发展的较高境界[3]。也就是说,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是各种优良素质在其身上的综合体现。人的素质越好,则人格之美的层次也就越高。审美人格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具有多种特征。

1.和谐性。

审美人格的和谐性意味着各人格要素处于有机统一状态,包括感性和理性的融合统一,意志与自由的融合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融合统一,阳刚和阴柔的融合统一等等。具有审美人格的人是集感性与理性于一身,熔激情与理智于一炉的完整的人。

2.社会性。

具有与社会相协调的情感要求和价值观是审美人格的重要特征。席勒认为,审美自由的本质正是个性与社会的协调。在审美人格中,不仅个体获得一种崭新的生存境界,而且积极鼓励每一个人都自由发展并与他人保持协调,对社会的变革带来积极的动力和影响。

3.超越性。

审美态度是超功利的态度,它并不贬低人的合理的生理欲望和尘世欢乐,但它更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具有审美人格的人乐观豁达,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这种人常常拥有澄明的心境,能够在简单的生活中体会到幸福感。

4.创造性。

创造性是审美人格的基本特征。对于审美人格来说,生命就是不停地创造。具有审美人格的人始终保持心灵的独创性,不囿于陈规戒律,不满足于已知世界。对于审美人格来说,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他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创造。他不仅将自己的创造性表现在工作中,而且会努力将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三、美育及其大学生审美人格塑造

1.发展感性,促进人格感性与理性和谐发展。

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是个体心理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也是审美人格的重要特征。“人类文明的感性和理性是同时产生的,理性和感性的不同功能保证了人的全面性……是人类主体性创造性的两种存在形式”[4]。然而,在当前教育功利化、实用化趋向中,大学生的感性往往受到理性的压制,以致丧失了感知的灵敏和激情,成为“只懂专业、不懂人文”的单面人。美育是特殊的渗透着理性的感性教育,各种审美活动可以帮助一个人恢复感觉的敏锐性、知觉的整体性和心灵的丰富性,避免理性过度膨胀导致的人的异化,同时它又使大学生的感性理性化,避免了感性过分宣泄导致的物化和蜕化。如,一个长期执迷于感性享受的人,通过阅读诗歌、欣赏绘画、聆听音乐、融入自然,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将本能的感望上升为理性的精神。美育对大学生的培养不是通过说理与灌输使受教育者建立某种道德规范,而是通过陶冶性情,净化情感,使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内在的“自律”,使主体的目的性符合最高的善,从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和意志。而这种情感和意志的形成与发展,正意味着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2.怡情养性,优化大学生个性。

良好的情绪、情感是良好心理生活的基础,也是优良个性的体现。一切心理危机都伴随着情绪与情感的障碍,情绪焦躁、情感淡薄本身也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心理问题。因此,滋养性情是提高大学生整个心理生活质量的前提,也是其形成优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促进各种强烈情感的正常发泄和释放,从而缓和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中国大教育家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孔子的“成于乐”一句时认为,“乐”可以养人之情绪,从而荡涤性情之中的邪秽,消融其渣滓。希腊大教育家柏拉图则认为,音乐对人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心灵赋予秩序,使之养成节制的性格。无论是艺术作品,还是审美活动,都是人类为自己设计的一种虚拟天地。沉醉其中,人的神经和心灵便卸去了紧张和疲劳,变得敏感生动起来,或喜或悲,或优美滑稽,或崇高沧桑,都会对人的情感进行陶冶,使人的情感变得鲜活、丰富,使心灵充分松弛、舒展,使人的个性逐渐变得和谐、充满生机。

3.启迪智慧,培养人格超越性。

审美是心灵的自由运动。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在审美活动中,主体摆脱了功利和实用目的,完全倾注于审美对象的观照之中,身心充分解放,精神自由驰骋,主体产生一种由衷的喜悦,即审美愉快。这是一种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对对象无所欲求的,是一种在感性中积淀着理性的精神愉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情感。主体一旦体验到这种情感,强化后就会获得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峰体验。这种境界,庄子谓为“无我”、“虚静”,禅宗谓为“空灵”、“透彻”,王国维谓为“无我之境”。正是通过这种“无”的人生新境界的生成,大学生在面对生活的压力和人生的失败时,才能或刚毅坚韧,或超然笑傲,而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4.协调平衡,恢复人格的完整和饱满。

完整和饱满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所谓完整的人格,应该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是知情意的和谐发展。现代社会对美的疏离和社会个体对美的渴望之间的矛盾使个体在强大的生存压力面前往往丧失了人格的自由和内在的完整性,从而产生种种心理危机。面对不完整的人格,美育的重要价值就是将它整合,使它完善。美育的直接落脚点就是“美”和“情”,这是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育还具有其独特的协调平衡的功能。如果说体育、智育、德育主要是发展大学生的相对独立的本质力量的话,那么,美育通过感性自我的培养,能使这些力量处于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目的,有效促进“知”和“意”的提高。因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能够把握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社会内容,所以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与和谐的状态”[5]。这种极其自由和和谐的状态就是人格处于完整和饱满的状态。

5.激发生命潜能,促进人格创造性的发展。

创造性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指专门的创造能力,如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发明、制作新事物的实践能力等,另一个层面就是指不断实现和更新着的生命活力,是健康的个体生命的基本特质与能力。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与源泉,是创造性的最基本内涵。美育发展创造性的功能主要在于激发和丰富个体生命,使之具有自发涌现的创造欲望和动力、高度灵敏与发达的创造能力和自觉的创新意识,并为思维和实践等方面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基础。在审美活动中,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无论是直觉、想象还是体验,都是创造出一个个全新的审美对象,是个体独创性的体现,也是个体对自我生命本质的发现,是自我的生命潜能从无意识的沉睡状态被唤醒和激发的过程,也是人格中创造性构成因素不断被挖掘、培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39.

[3]何齐宗.审美人格论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16.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