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银行股的风险在哪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银行股的风险在哪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认为银行股的风险既不是利率市场化也不是现在的盈利虚高,在严重属于卖方市场的银行业,市场化不会让银行伤筋动骨,反而会使民生这样资产端做得好的银行更加强大。

很多经济学家、分析师、研究员喜欢坐而论道,大家去调研一下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有多难,就知道银行的卖方市场有多强了。实在不愿调研,看看民营企业上市前的债权融资利率,看看优秀如万科这样的上市企业要以10%以上利率去做信托融资,也能有所了解。更多的真实去感受企业及其客户和产品,也许是我们实际经营过企业的投资管理人与学金融、经济出身专家们的一个区别吧!

银行业真正的风险来自三点:

金融脱媒

第一,直接融资渠道的畅通,即完成金融脱媒,这是一个远期风险。说白了就是企业可以直接发低息债券向民众直接融资了,银行失去了卖方市场地位。

那么对银行业将会造成两大负面影响,一是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低息的存款占比将大幅受损,取而代之则是更多的同业资产,利差会有所收窄;二是银行贷款的选择权降低,必须寻求一些风险更高的客户,使坏账风险加大。

这也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很多银行破产的重大原因,因为他们在日本完成直接融资后,依然高速扩张资产,不计风险的放贷给低资质企业。美国的次贷危机,又何尝不是如此,把款贷给了不该贷的人,迟早会得到惩罚。

但金融脱媒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下,完成是缓慢和困难的。因为直接融资必须依赖完善的社会及企业信用体系,而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诚信机制和高效完善的法制体系来保障。至于完善的法制体系背后的需求,这里就不做探讨了。

总之,这些体系的完善绝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情。即使是真的完成直接融资,优秀银行赚取1%的资产收益率也未必做不到。所以,我们对银行业风险监控重点始终在社会直接融资的占比上。当然我们对直接融资的定义是低于或接近银行贷款的利率的直接融资,近两年暴增的高息信托还远算不上真正意义的直接融资。

经济危机

第二,是经济出现危机,由于银行是社会总融资的主要提供方,因此只要是大的经济危机,银行肯定是躲不过去的,全世界亦是如此。

但经济危机从来都不是预测出来的,我们亦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能做的只是观测相关指标,更早一步的发现苗头。还好中国社会融资中,有比银行更先一步暴露风险的行业。

20%以上利率的民间融资和小贷公司,将是发生贷款危机后最先暴露风险的,随后是10%以上利率的庞大的信托资产,最后才会轮到银行。而小贷公司、信托,既有中国信贷、陕国投这样的上市公司,也是我们能接触和观测到的行业。就像通过银基这样的经销商观测白酒企业的风险一样,你虽然不能预测危机,但你很有可能躲过危机。

即使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甚至贝尔斯登出事后依然可以逃离银行股。就像三鹿爆出三聚氰胺后可以先远离蒙牛、伊利;酒鬼酒出现塑化剂危机,亦可以举一反三。很多行业危机都是先从关联行业或是行业中抗风险弱的公司开始,只是很多人太自信自己投资的企业会不一样罢了。而我们的投资体系是始终把风险监控放在第一位,越是我们投资的股票越是如此。当然,中国的银行不同于美国、日本,破产风险相比较小,所以即使在经济危机中资不抵债,只要不遭挤兑破产,也会很快走出来,这对银行多了一层保护垫。但我们投资却不能寄希望于此。

新经济的冲击

第三,科技创新、网络化等新经济对银行的影响是无法看清的,这个方面招行的前行长马蔚华讲了很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但本质上这属于第一个风险,即金融脱媒的衍生,直接融资的信誉体系基础可能通过阿里巴巴、腾讯等电子平台一步步建立起来。

这个风险现在唯一的防护网是牌照。当然也有部分优秀银行企业先知先觉,去构建防护网,如招行。但我个人认为这张网当前建的更好的,且已初具基础的不是招行,而是民生银行。

(作者系格雷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