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校师生行为文化的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校师生行为文化的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基于对“生命”的关注、尊重、珍爱和欣赏,我们要做的是让师生拥有快乐的人生,为师生建造自由的精神空间与心灵家园。学校确定了“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师生成长服务”的办学原则,依靠人并发展人,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每一名教师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与素养。

涵养人文底蕴,丰厚教师积淀

1.加强师德修养,讲正气

加强师德建设,我们通过军训练兵,让老师们亲身体验、感受部队官兵的严明纪律,顽强作风,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过硬的军事本领,努力将部队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通过建章立制,规范教师行为,维护学校声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拜访全国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强化师德修养,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乐天教师新形象。

2.精神“拓荒”,养书卷气

读书使人明智。每年教师节,学校送给老师的是精神食粮――书、笔、笔记本。读书,我们称“精神拓荒”:一是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二是做笔记,最淡的笔墨胜过最清晰的记忆。倡导老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三是读有所思。多几分思索、几分斟酌,才会真正领悟其真谛,为己所用。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育学者气

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一种新的学校文化,我们高度重视这种文化的营建,在教师中形成并认同以学习、反思、研究、合作为特征的价值取向,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校本教研――基于问题的诊断,教学中的反思,行动中的研究,借助于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从而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

(1)推行校内视导制。积极推行每月一次校内教学视导,使学校教学常规督导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视导成员由业务校长、中层领导、教研组长、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组成。校长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师的说、上、评课活动,查看教案、作业、教学反思等。学校中层以上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师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校内教学视导分新学期开学后指导性视导,在学期中随机进行的专题性视导,以及分层次视导。在视导中,发现典型,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炼出亮点和特色,在全学校及时推广,使好的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以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提升教师素质。

(2)注重教学反思。学校成立的第一年,我们强制性地要求老师们写教学反思,每周上交教学问题和教学案例。开始,老师们很困惑、很头疼,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不知道写什么。在反复的倡导和探索中,学校形成了“问题即课题”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我每篇必看,撰写评语,和老师书面交流,使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融为一体,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教学研究的过程。我们把老师们的作品汇集成册,取名《心之语》。如教学中,针对如何提高备课质量这一问题,展开全面讨论,各抒己见,最后博采众长,形成解决这一问题策略,备课重在落实一个“实”字,评价一节课的好坏,除看这节课的课堂效果,还要看书面的备课是否符合下列条件,备导入,备难点,重点如何突破,备巩固练习,备作业布置,备小结,备板书,备教学反思。切实解决了备课不“实”的问题。后来,我们实行电子集体备课,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构建反思型教师群体。备课活动淡化形式、强化实效,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等形式,实实在在地研究、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牢固树立共同发展的思想,每位教师“有实践的思想,有思想的实践”。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要做到“三个结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结合,个人实践与集体评课结合,个人反思与集体研讨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我们立足自身实际,先后承担了“学校特色文化的构建与实施”“当前小学生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成因与矫正”等省市各级课题5项。我们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实施“换脑工程”,首先,借脑,学校邀请省、市教科所、教研室的专家、名校的名师,到校举办富有实效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承载着先进课改理念的专家讲座、名师课堂,让我们的老师如沐春风,在与名师、大家的对话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境界和技能。其次,洗脑,加强科研培训,实行学研同步,用培训给教职员工洗脑。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操作难题,学校教科室还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的力度,采用了“示范引路”和“理论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为广大教师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根据课题研究的进度,学校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现场课题研究活动,为广大教师展示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学校教科室适时地向广大教师提供课题研究的相关知识。这样,教师边学习边研究,在实践中学会了搞教育科研,形成了课题研究和科研理论学习的良性互动,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科研理论素养。最后,补脑,树立终生学习意识,学校为教师订阅各种教学刊物,提倡老师上网学习,及时充电,不断提高学历水平和适应新课改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能力,永葆源源不断的鲜活的“水”。经过努力,我校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支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逐步实现教师队伍由“教书匠型”向“学者型”的转变。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模式,创设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开辟了教师迅速成长的新路。

刷新人生底色,提升学生素质

1.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大气

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五条工作线”的方针。一个中心,即以“育人”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即: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基本点。五条工作线,即:除学校三条工作线,(教书育人线、管理育人线、服务育人线),学校立足小区实际,成立了由小区管委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居委会领导代表、法制副校长、家长代表组成的社区工作委员会,社区工作线;成立了由各班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工作线。“强化养成教育,促进素质提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自觉地贯穿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当中,使抓素质提升工作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生命线”。

(1)养成教育全日制。以“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训练,促进养成”为思路,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重点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乐天小学小学生一日常规》,根据训练要求,各班主任关注细节,引导学生做到“三会”:会说、会做、会走。“五不”:不迟到早退、不拖拉作业、不损坏公物、不打架、不玩游戏机。“五无”:无脏话、无乱扔乱丢、无随地吐痰、无损人利己、无违章违纪。具体好习惯的强化训练,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2)实行教师“护导制度”。每天有1名校长带班,1名主任、12名教师、6名学生参与值日护导,于入校、课间、做操、放学时,分布在校门口、楼梯拐弯处、楼道等地方,负责检查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及时提醒、指导、处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并进行矫正、补救、再规范、再落实。

(3)环境育人制。环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对师生的道德情操、生活作风、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五纵四横”的学校环境文化的创设,对学生的心智起着刺激、启迪和诱发的作用,对学生的意志、性格和情感起着陶冶、熏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2.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灵气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重视课间特别是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学生既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又增进对同学、对集体的情感。保证少先队每周的活动时间和条件,注重教育教学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支持少先队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好已有的品牌活动,并鼓励结合实际创新活动形式。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每学年都组织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读书、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3.让墨香溢满校园,让书香伴我成长,培养学生儒雅之气

我们以“让墨香溢满校园,让书香伴我成长”为学生行为特色文化建设的两翼,以“面向全体,提升人文素养”为主旨,启动全员读书工程,二至六年级学生开设国画学校课程,山东省三希堂书画院将我校定为“新蕾”美育基地。目前,国画课程的开设已见成效,国画长廊的作品全部出自乐天小画家之手。“小书虫”阅览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各班评出的小书迷和学校老师享受同样的借书待遇,读书已蔚然成风。

滋养三气,教师的“正气、书卷气、学者气”,学生的“大气、灵气、儒雅之气”,已构成我们学校师生的行为文化特色。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长清区乐天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