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的路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经济内生动力的路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实现了大踏步发展,很快超过日本几乎没有悬念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了截至2008年底的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在当前时点,根据普查结果的数据,结合2009年中国经济的变化,将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从普查结果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实现了大踏步发展,很快超过日本几乎没有悬念。然而值得警醒的是,在经济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路径也显示出诸多不合理之处,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从长期来看,这些隐忧将加大中国经济运行的风险。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衡一直存在,而2008年末开始实施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进一步加剧了结构的失衡。从经济结构来看,投资独大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2009年以来,随着全年累计近9.6万亿的信贷大量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的局面被演绎到极致。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末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1.8%,远低于发达国家。从国民收入结构来看,收入不均的现象依旧没有得到改观,国家统计局的相关官员明确表示不同经济群体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尽管2008年底国有企业在数量和资产规模上较2004年有所下降,但是随着2009年巨额信贷大量倾斜于国有企业,多数行业均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其中不乏亏损国企并购盈利民企的案例,所有制结构失衡在2009年集中体现。

在保增长目标已经完成的背景下,政府已经体现出调结构的决心。但当前宏观形势瞬息万变,企业作为微观主体面临着巨大政策风险。是否可以找寻到更合适的发展路径,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尽量减少政策动态不一致所导致的负面影响?面对中国为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的现状,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也许能够破解这一难题。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生产业将逐渐从制造业分离,并向制造业提供一系列如包装、物流、营销等专业的外包服务。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将有效地同制造业建立协同效应,从而促进二者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中国制造处在微笑曲线的底端,产品附加值较低。过度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让中国扮演世界代工厂的角色。同时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产业集群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发展生产业将在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并且也为调结构找到了支点,从而将撬起中国经济的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品牌。政府需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契合地区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布局,引导生产型服务业科学有序地发展,力图避免不合理的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生产型服务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应当由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民营企业从事其中,而政府在制定完战略规划后应回归本位,避免政策优惠或行政命令所导致的国退民进。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生产型服务业将逐渐确认其在服务业中的主导地位。制造业“干中学”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完成向生产型服务业的无缝对接,从而为破解产能过剩提供良好的解答。■

作者胡俞越为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