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程理念下的今天,广大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行为更趋于现实化和理性化,“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追求有效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一、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是有效课堂的前提。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习的惟一重要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有效的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起点上的不同情况引发、创造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动态地生成精彩的课堂。

1.学习起点的分类

如今学生学习的渠道越来越宽,他们的知识来源越来越广,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起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似懂非懂型。(2)基本不懂型。(3)基本都懂型。

2.有效教学的策略

追求有效课堂,最现实的教学起点还是要准确地引发、把握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三种情况,我的做法如下。

(1)对似懂非懂型情况的策略是在合作交流中适时引导。

当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有所懂又有所不懂时,最想发表自己的意见,也最容易处于愤悱状态,教师要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表达意见。

比如学习《年月日》时,我知道学生对这知识并不陌生,所以在课始的时候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让他们有时间唤醒头脑中的“日常数学”,适当地组织好语言,然后再全班交流。我注意选取学生发言中的一些可利用部分适当板书,接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年历卡验证发言,并适时补充新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既可以满足学生急于表达的心理,又可以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目的地进行引导。

(2)对基本不懂型情况的策略可以在情景创设中主动建构。

这种情况的学生其实最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有部分理解较慢的学生还会不懂装懂。教师通过探底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就应该创设相应的情景,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是有效课堂的基础。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力争达到以下目标: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探究的积极情感、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创设教学情境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时效性

创设的情境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吊起学生的“胃口”,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从而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2.趣味性

创设情境应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教师可以分别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对于低年级儿童,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教师可以多创设美丽生动的童话故事、活泼有趣的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等教学情境;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既要安排一些有趣的数学直观性活动,又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我持续性发展的诸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尽量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3.挑战性

问题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其关键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问题情境只要能产生儿童认知的“不平衡”,引起他们的思维冲突,就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达到有效学习。

如在教学“分米的认识”一节课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张床长2()一支铅笔长20()一张课桌高7()

由于学生只学过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体验到一张课桌高70米或7厘米都不合适。这样就激起了学生想要探索一种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的愿望,为有效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学习方式是有效课堂的保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1.实践中主动探索

课堂教学要做到有效生成,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过让学生操作活动,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在学生产生探究愿望后,我为学生提供梯形纸片若干,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梯形,动手折折、剪剪、拼拼,自己去发现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经验,很快就自主探索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方法不尽相同。

2.合作中有效交流

合作交流是自主探究的深入和延伸,它可以进一步拓展探究空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将获得别人的探究策略和探究成果,可以分成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教师应让学生在尽量充分的交流各自的想法中,去发现规律,形成结论。如:教学《认识人民币》,在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我安排了6人一小组拿52元人民币的活动,下面就是其中一组的合作交流情况。我巧妙地引导交流达到了高质量的交流效果。以下是6个小组代表交流的过程。

生1(一组中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我付一张50元和一张2元。

师:他的付法对吗?谁来说说原因。

生2:他的付法是对的,因为50元加2元等于52元。

师:有没有和他差不多的付法?

生3:我的付法和他差不多,一张50元不变,把一张2元换成了两张1元。

生4:一张2元还可以换成四张5角呢!

生5(一组中最活跃的学生):如果这样的话,我的方法就更多了,一张50元不变,把一张2元换成二十张1角或者四十个5分。还有一百个2分、二百个1分呢!

师:这三位同学的付法都正确吗?大家对他们的付法有没有意见和看法呢?

生6:我有!现在我们都不用分币付钱了,再说就算用分币,数得很麻烦!所以我觉得2元换成分币这种付法不太好!

师:说得很好!因为生活中我们已经不用分币来付钱,所以这几种付法虽然正确,我们却不提倡。还有没有和上面几种不一样的付法?

生5:我付五张10元和一张2元。

师:有谁知道他的付法和上面的付法在哪里不一样了?

生4:上面都是付一张50元和各种不同的2元,他却付了五张10元和一张2元,是将上面的50元换成了面值小一点的人民币。

师:用这个方法,你还能得出不同的付法吗?

……

学生在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启发、互相帮助,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了“互补”,实现了共同提高,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追求有效课堂,是小学教学的永恒主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努力去实践、思辨、提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