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47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47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云南大理671000)【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突发性耳聋患者在2ATA压力下吸纯氧并结合药物治疗。结果:47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 结论:轻度耳聋痊愈率高,病程短的疗效比较好。【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 高压氧; 疗效【中图分类号】R2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36-01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较常见的听力在瞬间或短时间内突然下降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表现为单侧耳聋。常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耳闷、耳胀感等症状。至今其发病原因不明,但病毒感染及内耳血供障碍为多数学者认可[1]。其治疗方法多样,但疗效不确定。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现将云南省第四人民医院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8个月间收治的4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次确诊的47例(5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均符合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指定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0岁~60岁,病程:3天内的15例,3天至1个月的13例,1个月至3个月的11例,3个月至半年的8例;同时伴有耳鸣者15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耳聋病史,鼓膜完整,无耳部其它疾病史且均无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1.2 耳聋程度 按听力损失程度可分为:轻度耳聋(10~30dB),中度耳聋(30~60dB),重度耳聋(≥60dB), 极重度耳聋(≥90dB)。其中轻度耳聋18例,中度耳聋15例,重度耳聋10例,全聋4例。1.3 治疗方法 高压氧舱内用空气加压至2ATA面罩吸氧40分钟,休息10分钟,再吸氧4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给予静脉注射丁咯地、舒血宁、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每日一次,药物治疗一般10天为一疗程,给予1~2个疗程的治疗。2 结果2.1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2005)疗效分级标准 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 dB;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2.2 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中痊愈23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2%。患者发病时间短且耳聋程度较轻的治疗疗效较好,发病时间长耳聋程度重的治疗疗效较差。 3 讨论突发性耳聋可为多数不同病因引起,但是大多数患者病因不详。目前相关研究认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病变、精神心理因素等各种原因有关。由于内耳末梢循环的特殊性,供血的迷路动脉较细、长,且无侧支循环,因病毒感染,血管病变及精神心理因素等造成血管痉挛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均可造成内耳循环障碍,进而影响听力,导致耳聋。所以,临床上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关键是改善内耳微循环。高压氧配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抑制病毒增殖,阻止血小板聚集与黏附,干扰血小板功能,对已聚集的血小板进行解聚,溶解血栓,解除痉挛,从而恢复内耳正常的供血状态,改善内耳的微循环。高压氧治疗机制[3]:①迅速纠正内耳的缺血状态;②改善内耳的微循环;③减轻缺血-再灌注和自由基对内耳的损伤;④减轻免疫反应对内耳的损伤;⑤减轻内耳的水肿。

综上所述,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其治疗副作用较少。突发性耳聋一经确诊就应紧急处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早进行干预[4],早期治疗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参考文献[1]杨剑,刘博,韩德民.突发性耳聋的循环病因机制[J].国际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6,5(30):1751-1777.[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32(2)72.[3] 黄淮,古菁, 李宁.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4(39):8.[4] Nesher G,Breuer GS,TemPrano K,et a1.Lupus associatedpanereatitis[J].Semin Arthritis Rheunl,2006,35(4):260.[5] adczak M,Rapiejko P,Kantor I,et a1.Evaluation of hyper-barie oxgen and pharmacological therapy in sudden hearingloss[J].Otolaryngol Pol,2007,61(5):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