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外直接投资更应谨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一方面在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一方面又要遭受因产业冲突增多而导致的贸易摩擦
越
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多种形式的境外经济合作取得一定进展,均始于2001年“十五”计划提出的“走出去”战略。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按照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第13位,较前一年提升4位。
很多研究机构预测,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未来的数年内,中国将出现对外投资高峰,从而可能成为全球的投资大国。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主动参与全球化、建立新型开放经济的重要方式。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贸易大国,目前出口量居于世界首位,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导向型经济面临更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受到外需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从中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基础脆弱,进程缓慢,将处于低速增长的时期,必将使贸易伙伴的进口需求明显减少。因此,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思路需要予以调整。而且,出口将面临更严峻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多年来,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一方面扮演“世界工厂”角色,一方面又要遭受因产业冲突增多而导致的贸易摩擦。据WTO统计,2001?2010年,中国共遭受574起反倾销,占世界反倾销总数的27%;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不仅会克服不利的国际形势外部经济环境,而且还能够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分流外汇储备资产,提高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
促进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无风险选择,企业对外投资往往面临多重风险。投资风险首先来自企业自身,即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国际化人才的短缺、企业经营层对国外法律环境及经营环境不熟悉等;其次,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风险,在未来十年的世界经济衰退期内,债务危机和恶性通货膨胀有可能在更多国家爆发,使东道国出现投资环境的巨大变化,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都有可能给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经营构成威胁。
此外,中国企业目前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集中在污染较重行业,各国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将使中资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环境风险。从2004年至2011年,中国在石油、天然气、矿产、钢铁和电力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皆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些投资面临的环境问题无疑比在其它种类的投资活动中更显突出。
从对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来看,中国对外投资的目的地分散在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资源丰富但环境脆弱的地区。如果对外投资中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就会引发海外投资者和当地居民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并可能进而迫使东道国政府采取环境规制措施。
例如在柬埔寨,当地政府曾以环境问题为由收回了中国投资者的森林采伐权;在加蓬、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刚果共和国和莫桑比克等一些非洲国家,中国的投资也被认为是破坏其森林资源的主要力量。当前,各国在国际投资政策上取得共识,提出外资应支持可持续发展及平衡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当今全球企业的共同行动。
因此,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风险因素是必不可少的。金融危机以后,许多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持“抄底”心态,但是正如龙永图所说,兼并收购不是看收购花了多少钱,更不是为了买便宜货,是要看兼并收购的对象有多大的增值潜力。
“走出去”需要必要的能力和勇气,但是“走出去”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要给企业带来收益。企业要提高自身能力,在充分投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的需求,谨慎做出投资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