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堵塞地方财政支出监管漏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财政监督作为财政职能的重要性,分析了现行财政监督管理中存在的四个问题,并就如何强化其管理、使地方财政支出监督管理逐渐纳入规范化、法制化、专业化的公共财政发展轨道提出了有效途径。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公共财政体制除了肩负着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配置社会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外,还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财政监督管理。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民众要求对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财政决算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开性、公正性进行监督管理的呼声日益提高。因此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等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是财政职能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一、地方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认识比较滞后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包括财政部门的同志在思想认识上,财政监督往往只是对违反财政规章制度的人和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果的监督管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范围界定,还片面地锁定在违反财经纪律等传统层面上,致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在政府投资决策、政府项目后评价等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从而造成了经济分配秩序混乱、浪费大量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总体不高等问题。那么,政府投资效益应该由谁负责监督或评价呢?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应该由财政来监督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财政职能已经由单纯的“收收支支”的出纳角色转变为宏观调控、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公平、监督管理等角色。
(二)财政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针对经济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财政监督主要是采取专项治理的方式来进行监督的。这些监督行为在具体操作中,主要还是采取了事后监督的形式,而事前审核、事中监控环节相对弱化;财政监督的手段也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查账等检查方法,缺乏科学规范的量化依据和信息化、专业化的手段。
(三)监督主体众多,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我国的经济监督部门众多,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一起构成一个经济监督体系;几大监督主体本应在职责上分工明确、在监督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财政内容监督机构之间的配合不是十分得力或默契。而且,监督检查结论未能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没有形成监督合力,使监督管理成本高、总体效果不佳。
(四)财政监督管理多为“对事不对人”
总结回顾近年来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除了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当事人受到应有的党纪国法的惩处之外,平常工作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制度环境边缘上的“模糊”性,财政的监督管理多少带有点“对事不对人”的“尴尬思维”特征。
二、强化财政支出监督管理的思考
(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已向“公共性”转变,但其监督管理环节仍停留在行政监督阶段。由于其监督管理的条条框框属于部门规章,所以很多单位对财政监督不够重视,导致财政监督管理明显地缺乏权威性、法制性和规范性。现阶段,应当以提高财政监督的地位和法规层次来强化财政监督的作用。太原市财政局应争取主动,积极构建“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的复合型财政监督制度。
(二)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方式
1.引入事前的专业审核机制。目前,财政部门的预决算编制工作也有事先审核这一关,只是这项工作仍然沿用传统做法,主要由其内部各业务处室承担,而且这项工作专业性太强,会导致财政内部管理监督的弱化,因此这一环节应该独立出来,由专业评审机构介入,逐步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
2.介入事中监控环节。财政部门对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监督一定要跟着资金走,政府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财政防范违纪违规与损失浪费的监督屏障,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
3.搞好事后绩效评价。今后财政监督管理环节的事后检查层面,应由查处问题向目标追踪、绩效评价转变,由单一监督检查向复合监督管理转型,确保财政资金公正、合理地进行分配和使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努力提高财政监督的经济效益和规范财政秩序的社会效益,实现对财经违法行为的标本兼治,从而实现监管目的和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要适时拓展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范围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公共支出的核心就是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由于一定时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政府在配置资源时就应考虑将有限的资源交给政府支配还是交给企业或个人支配,何者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财政局应当依托所属投资评审机构的力量参与财政投资项目的立项工作,对项目立项的可行性、投资效益、偿债能力进行科学的量化论证,克服政府其它职能部门和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争投资、上项目,造成项目建成后收益不高或没有效益、从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偿还贷款,最终形成财政投资损失浪费或者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现象。
(四)财政监督管理一定要上升到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
目前,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现象得不到有效控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处罚力度不够。因此,必须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居安思危,从身边“不起眼儿”的小事抓起,防微杜渐,实行制度、监督并重,净化行政管理环境,创造财政系统廉洁高效的工作氛围。严肃财经纪律,不仅要做到依法监督,而且还要做到违法违纪必究,要让违纪的单位和个人既付出经济成本,还要付出法律成本。要按照依法理财的要求,不断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的职能,完善财政监督执法制度,规范财政管理程序,创造良好的财政运行环境,使财政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出贡献。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