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韩医学对体质问题的研究比较(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韩医学对体质问题的研究比较(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医体质学在养生治未病方面,强调不同的体质特性和类型具有不同的饮食宜忌,如五味“偏嗜与宜忌”理论,注重养生保健的个体体质的差异性。提出辨体施养、辨体施护的理念,如现在广州、浙江等地已经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就是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体检范畴,运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在普通体检和住院体检内进行体质辨识及心理评估、亚健康状态评估等,融合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中各种检查手段对体检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个性化评估,使受检者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易患疾病、健康状态。并根据中医辨证、亚健康状态评估等提出相应的保健原则,对服务对象建议日常生活中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避免疾病危险因素,预防疾病的发生,实现中医“治其未生、治其未成”的核心理念。

4.2 韩医“四象医学”临床诊疗特征:①四象人的发病特点。认为由于四象人的体质、天禀脏理不同(即太阳人肺大肝小,太阴人肝大肺小,少阳人脾大肾小,少阴人肾大脾小)及四情(喜、怒、哀、乐)顺逆动的生理病理原理,同象的异病发病机理相同,异象的同病发病机理完全不同,因而形成了四象人的局限病、易感病和常见病。以太阳人为例,局限病及易感病为外感病的腰脊病(解亦病),内触病的小肠病(噎膈、反胃);常见病为大恶寒,发热,身体疼痛证,肠痛,肠鸣,泄泻,痢疾等和八九日大便不通。②创立“异象同病异治,同象异病同治”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以辨象施治为核心,具体治法上以脏象学的原理“大者泻之,小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为主。根据同象的异病发病机理相同,临床上用“四象方”荆防地黄汤治疗少阳人癫狂、热淋、痿证、头痛、心悸、心痛、腹痛、经前眼痛、痛经均收到良好疗效[10-11];另据异象的同病发病机理完全不同之原理, 用“四象方”治疗太阴人和少阴人的水肿病亦获效[12]。③提出“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治病要治人,治人要按象用药,提出了“药物归象,按象用药,辨象施治,随证加减,不可混用,防止药物异象反应”的独特用药规律。并对药物进行了四象分类,根据每一象要药构成基本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四象方剂。

在养生保健上,《东医寿世保元》根据四象人的精神心理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太阴人察于外而恒宁静怯心,少阳人察于内而恒宁静惧心,太阳人退一步而恒宁静急迫之心,少阴人进一步而恒宁静不安定之心,如此则必无不寿”,“太阳人恒戒怒心,少阳人恒戒哀心怒心,太阴人恒戒乐心喜心,少阴人恒戒喜心乐心,如此则必无不寿”等养生之道。

从以上来看,中、韩双方对体质在临床应用方面有所异同,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体质对疾病治疗的指导作用,不同的体质其处方用药即不同;注重根据体质差异进行养生保健。不同点在于:在体质与治疗的关系上,韩医是按象用药,不可混用,而中医则既强调体质理论的指导作用,但不拘泥某体即某方的方体对应,临床应用范围也比较宽广,在用药上强调活法活用,用药定方视体质、病情而异。

5 基础研究

中国学者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了综合性研究,内容涉及如下方面:①文献信息学。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体质研究工作,通过对108种传统文献及168种现代文献的梳理,对中医体质的理论渊源及形成发展进行了系统整理,为体质分类、体质命名和体质特征表述等提供了依据。近年来,通过对文献数据的计算机检索和统计分析,再次进行体质分类与特征表述研究。古代文献按照命名、体质特征、发病倾向、形成因素四个方面,现代文献从体质分类及特征表述的统计分析,对408个特征表述数据,总数12471例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归纳和统计分析。提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并从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5个方面进行了体质特征表述[13]。②生理生化研究。通过测定肥胖人痰湿体质与非痰湿体质的血脂、血糖、胰岛素、红细胞Na+-K+-ATP酶活性、血浆过氧化脂质、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甲皱微循环等,探讨痰湿体质的病理机制。结果显示:痰湿体质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非痰湿体质组(P

韩医学界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四象体质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20-22]。①辨象诊断学。有学者将体质人类学的人体测量方法应用于“四象医学”的辨象诊断学,对延边朝鲜族成年人300例(男149例、女151例)进行头面部27个项目的活体测量,计算了太阴人、少阳人和少阴人不同测量项目的平均值、象间差异及6项主要指数;进行体部38个项目的活体测量,计算太阴人、少阳人、少阴人不同测量项目的平均值、象间差异及9项指数。结果表明:太阴人头面形态较大;男性少阴人面部形态较窄长;女性少阳人唇较厚;太阴人肩胸臀手足宽度较大;男性太阴人胸前后径和手足长度较大;女性太阴人身高及上下肢长度、坐位高度明显大于少阴人,上肢长度明显大于少阳人。这与“四象医学”中论述的太阴人、少阴人、少阳人的头部和体部特征非常相近。 ②体质心理学研究。如“四象体质与性格要因相关研究”等。③生理生化研究。有学者进行了“太阴人血中儿茶酚胺、胆碱酯酶含量测量”、“太阴人男学生血液变化的研究”。④形态学。如“四象人形态学的图式化研究”等。⑤病理学。如“从皮肤导电水平探讨体质的病理状态”等。⑥诊断与药物治疗体系研究。目前,韩国将通过生物学研究,对四象医学的体质诊断集、体质健康诊断指数、诊断芯片及药物开发,进行为期9年的研究。细分为:关于体质信息的综合分析体系及相应的药物开发;通过对韩国人种的分析,探明四象体质及相关形质的遗传特性;从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探寻四象体质的遗传标志物,从而开发体质诊断技术;建立生物学的体质信息收集体系,以使体质诊断更加科学化[23]。

6 结语

回顾韩国医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李济马先生的《东医寿世保元》是第一部以中医《内经》体质理论为基础,形成了以四象人学说为特色的、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一个完整体系,是一部有着明显韩国医学特色的民族医药学专著。后世医家又不断进行了演绎与发展。

在国际医学界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里,我们不仅应当看到中医体质学对四象医学体质学说的影响,更应该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四象医学”在自身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与发展,并走向传统与现代研究方法相结合的道路,今后中韩双方应加强学术交流,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7 参考文献

[1]王琦,盛增秀.中医体质学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2]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3]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李济马.东医寿世保元[M].平壤:医学出版社,1964.

[5]王琦.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上)[J].中医杂志,2006,47(4):250-252.

[6]金香淑,金松春,赵贤俊.浅谈朝医四象医学中的阴阳论[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9,8(2):83-84.

[7]金香淑,赵贤俊,韩福仁.中医体质学说与朝医四象人学说浅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5(1):34.

[8]靳琦,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9]王琦.论辨体论治的科学意义及其应用(一)[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30-133.

[10]黄鹤松.朝医(四象方)荆防地黄汤临床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1992(2):22-23.

[11]金京玉,黄鹤松.朝医(四象方)荆防地黄汤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7,3(1):21-22.

[12]朴明玉,李贞玉.朝医用四象方法治疗水肿病[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1995,4(3):27-28.

[13]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14]王琦,叶加农.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52-54.

[15]苏庆民,王琦.肥胖人痰湿型体质血脂、血糖、胰岛素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的检测及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2):39-41.

[16]骆斌,黄山.肥胖人痰湿体质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关联研究[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3,16(5):8-10.

[17]王琦,龚海洋,高京宏.肥胖人痰湿体质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特征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11):851-853.

[18]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19]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20]金东洙.四象医学与延边朝鲜族成人活体测量性体质特征的关系研究Ⅰ:头面部[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1):16-24.

[21]金东洙.四象医学与延边朝鲜族成人活体测量性体质特征的关系研究Ⅱ:体部[J].延边医学院学报,1991(2):79-88.

[22]匡调元,张文宣.韩医四象医学研究动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57-558.

[23]徐俊.韩国开始着手研究“四象医学”[J].中医药国际参考,2006(11):33.

收稿日期 20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