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贫寒大学生成了快乐的总经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贫寒大学生成了快乐的总经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又有一名下岗女工在长江大学学生刘显波经营的大众火锅城内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至此,刘显波创办的大众集团已经为数十名大学生和两名下岗工人提供了勤工俭学或再就业的机会。刘显波更是凭借着自己出众的经营头脑从“经济危机”的边缘走了出来,过起了边当学生边当老板的快乐生活。

一辆自行车难住了好汉

刘显波生长在湖北省长阳县农舟坪镇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的全部收入就靠几亩柑橘园维持。他和弟弟都要读书,遇到柑橘收成好且价格高时,家里的生活才能勉强维持,若是其中一条没有达到,他和弟弟的学费就成了家里的大难题。

天道酬勤,2001年刘显波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考虑到家庭承受能力,他填报了学费相对低廉的湖北农学院(现长江大学西校区)。他怀揣父母东拼西凑的4000元钱来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学校,报完名后身上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为了省钱,他头一个月全部吃素菜,到了第二个月,就只有啃馒头了。这些生活上的困难还好克服,但一件小事却深深触动了他。

同学们来自天南海北,为了加深感情,大家在周末纷纷组织活动,卡拉0K、跳舞、旅游,刘显波考虑到这些都要花钱,便婉言谢绝了。后来有一次,大家相约去十几里外的桃花村游玩,刘显波本又想推托,可同学们告诉他那里的景点不收门票,只要自己带一些干粮就行了。刘显波觉得这样倒是不错,不花钱,又和同学加深了感情,于是欣然答应了。没想到临到出发的时候,他却因没有自行车而不得不留下。这样刘显波就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同学们骑车远行,心里像打破了五味瓶――苦辣酸甜咸,真不是滋味。

同学们走远了,刘显波形单影只,前思后想:这样下去同学们都不愿和自己来往了,难道就因为一辆自行车而成为校园周末的“孤儿”吗他于是下定决心勤工俭学。他想先在学校里找一份工作,可农学院里贫困生较多,勤工俭学的名额有限。于是他又走向街头,想找一份家教、推销的活儿干,可都因僧多粥少,难以如愿,有时还险些上当受骗。屡屡碰壁后,刘显波越发沉默寡言,贫困令这位天之骄子少了许多同龄人应有的欢笑。

灵机一动,开起了车行

刘显波是一个不甘向命运屈服的人,他深深地明白,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仅仅靠勤奋是远远不够的。而那次“自行车风波”令他久久没有释怀,他灵机一动,在自行车上打起了主意。他首先在校园内进行调查,发现和他有类似经历的同学不在少数。由于平时自行车派上的用场不多,不少人觉得买一辆不划算。但到了周末,大家要出去郊游、散心、做家教,没有自行车也实在不方便。于是,刘显波的头脑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一家车行,专门从事自行车出租业务。他在心里大概算了一下:学校有1万多名师生,就算周末有5%的人出门,这也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呀!由于没有启动资金,他无法自己购置车辆,于是他想从中介做起,将闲置的自行车租赁过来,再转租给需要车辆的同学,赚取其中差价。

他在学校里贴海报,并在校园网上消息,很快就有了回音,一些同学将车辆提供过来。2002年4月,他的车行终于开张了,为了体现“服务大众,锻炼自我”的宗旨,他给车行起名为“大众车行”。由于价格合理,市场对路,他的生意兴隆,遇到周末或节假日还时常供不应求。

刘显波一炮打响,车主和租车人都帮他做广告,不少同学都在感叹: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自己没有想到其实他们都只是看到了刘显波风光的一面,其背后的辛酸又有谁知由于车子不是自己的,赚取的利润大打折扣,而自己还要承担修车工作。这一切,他无怨无悔,而他最大的欣慰是自己再也不会因为没有自行车而无法和同学一起郊游了。

转眼到了2002年7月,又到了老生离校的时候,根据以往的经验,毕业生肯定会把用不着、带不走的用品“清仓大甩卖”,甚至无偿赠送给师弟、师妹。刘显波觉得自己成为真正老板的机会来了。他广发海报,大量收购自行车,用积攒下来的本钱一下子就购置了十几辆自行车,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像滚雪球一样将生意越做越大,到旺季时,便拥有了几十辆自行车。

偷师学艺,小老板刷起了盘子

刘显波成了校园名人,不少人看到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的他都会打趣道:“刘老板的生意不错呀!”可刘显波从不把自己当老板,因为他明白自己的车行并不复杂,同学们也可以效仿,如果竞争激烈起来,自己的幸福时光将一去不复返。他在心里又打起了小算盘:一定要拥有自己的经营实体。“民以食为天”,他觉得开餐馆不错。就在这时,他偶尔光顾的校园外的一家小餐馆老板准备暑期休息回家。刘显波的脑袋飞快地运转起来,他知道今年学校准备考研的学生特别多,他们大都要留校,而毕业生也要同学聚会,暑假学校的食堂又休息,说不定这段时间的生意会更好。一个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他决定搏一把。于是他对老板说:“如果您关门,租金要照付,员工工资至少也要减半发放。这样吧,这两个月您把门面转给我,租金我来付,工资我来发,另外我还给您一笔临时转让费。”老板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乐得连嘴都合不拢了,当天就和他办好了临时转让协议。刘显波又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开始涉足餐饮业。

刘显波的判断没有错,这段时间的生意果然不错,考研的、毕业聚会的,一拨儿接一拨儿。他忙采购、忙招待,简直是晕头转向,转眼开学的时间到了。老板回来了,而这时,刘显波也为自己赚取了好几个月的生活费。

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刘显波更想拥有属于自己的餐馆了,可这时他并没有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他知道自己的这次成功靠的是机会和小聪明,要想在餐饮业有所建树,还必须掌握更多的经营理念和技巧。他在学校图书馆里翻看了一些相关资料,可总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身临其境,亲身体会。

有一天,他在校园漫步,又在思考着深入未来竞争对手内部的事情。突然他看见校园的信息栏上贴着招聘启事,原来一家餐馆想招聘小工,也就是刷洗碗筷、收拾残局的杂工。刘显波一看落款,是学校周边最大的一家餐馆,暗想:天助我也!于是兴冲冲跑去应聘。老板见他老实本分的样子,一看就是农村来的孩子,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可条件苛刻得不得了,每天的午休和下午放学后必须来工作4小时,没有工资,只管饭。“我的天!”刘显波暗暗叫苦,可想想自己的“宏伟目标”,咬咬牙答应了。

从此,刘显波就像个机器人一样在校园和餐馆间穿梭,他把车行暂时交付室友管理,一放学就踏着自己的“专车”飞奔到餐馆,撩起袖子就干活。刷碗、拖地、擦拭桌椅,最脏最累的活他全包了。

穿越非典阴影,大学生成了快乐的总经理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2003年2月,刘显波得知附近一家生意不错的餐馆的老板因家里有事急将门面转让。经过考察,他倾其所有将门面接了下来。经过简单装修后,他的大众食府定于3月1日正式开业。这天,附近的老板也凑过来看热闹,他看见刘显波忙里忙外,以为这小子跳槽到这里来了。最后看见刘显波精神抖擞地致答谢词,才知道这个“笨手笨脚”的打工仔如今也成了老板。他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子是在我那里偷师学艺呀!

由于物美价廉、待客真诚,加之又是校园里的名人,刘显波的生意异常红火。他乐得合不拢嘴。可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席卷神州大地,非典令不少行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餐饮业首当其冲,刘显波的大众食府当然也不例外。刘显波深深地感到:平时总觉得国家和自己相距太远,现在才明白国家和自己贴得很近很近。他默默许下心愿:如果能渡过这次难关,一定要更加珍惜生活,回报社会。

5月下旬,非典疫情被逐步控制。到了6月,餐馆的生意慢慢好转了,刘显波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他在心里默默地呼喊着:祖国万岁!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他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庆祝仪式,将餐馆正式易名为“大众火锅城”,同时庆祝餐馆获得新生。接下来的日子是忙碌的,刘显波像一台开足了马力的机器在校园、餐馆、菜场之间穿梭。每天一大早,他就出去采购,自己骑着三轮车在菜场里转悠,挑选货物、讨价还价。中午,他又赶到铺子里招待客人,到了晚上还要回到餐馆里收拾卫生、清点账目。刘显波是一个喜欢忙碌的人,因为忙碌的日子是充实而快乐的。渐渐地,他的餐馆小有名气了,不仅班上的同学赶来捧场,其他班上的同学得知开车行的刘老板现在又开起了餐馆,也过来瞧瞧,大家都对这位自己的同龄人敬佩不已。店里的生意愈加忙碌,他又招收了多名下岗工人,同时邀请贫困生到店里担任兼职服务员。别的店招学生当服务员都是只管吃,没有工钱,惟有刘显波坏了“规矩”,不仅管吃,还发工资。因为他也曾是贫困生,特别是也在餐馆里打过工,知道学生勤工俭学的艰难。

餐馆的生意蒸蒸日上,刘显波并不满足,他是一个喜欢思考、居安思危的人。他觉得做任何生意都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否则若再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将极为被动。对他这种抗风险能力弱的小老板来说只有多种经营,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才能使他实现回报社会的夙愿。于是他组建了大众集团并出任总经理。大众集团除了火锅和车行外,还开办了其他业务:大众花行,经营范围包括鲜花速递、礼仪花车等项目;大众广告社,成立仅数月就已为20多户商家设计了广告;大众百货,经营品种多达100多类;大众家教社,为60多名学生提供了家教中介服务。

刘显波成了校园商人,但他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学生本色,他时刻提醒着自己:自己首先是个学生,其次才是个商人,千万不能在金钱面前迷失自我,本末倒置。他从来没有因为做生意而耽误一节课,学习成绩也相当优异。但在与人做生意时,他也能很快进入角色。不少大老板见他一副书生气,总是不屑一顾。而这时的刘显波不卑不亢,总是掷地有声地说:“您是个商人,我也是个商人,商人和商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过是生意有大有小罢了。说不定以后我的生意做得还会比您的大呢。”让人家刮目相看。

回顾过去,刘显波常常感叹:自己不靠天、不靠地,凭借着智慧和辛勤闯出了一片天地。其实他的创业经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思考和行动。展望未来,刘显波豪情满怀,他的最大梦想是回乡创业,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因此在毕业后他终究会离开这里,但他希望“大众”的品牌能够保留下去,因为它凝聚了自己的心血,也可能会带给其他学生一些启迪。为此,他和低年级的一位同学合作,希望这位同学以后接过自己的旗帜,将“大众”品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