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烟草文化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烟草文化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全球范围内的烟草传播,同时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的传播,烟草已经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不同传入地的各种风俗,并被当地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所同化、吸收,逐渐融入其中,形成其独特的烟草文化。同样作为传入地的中国,烟草也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特有的烟草文化。本文从中国浓厚的的烟草文化入手,着重介绍了烟草传入中国后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从传统、礼俗、品牌、烟具等方面探讨中国烟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展示烟草对于广大烟民的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烟草文化 传统 礼俗 品牌 烟具

全球范围内的烟草传播,同时也是一种人类文化的传播。在传入地,烟草或多或少地都沾染了当地不同的风俗,并被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所同化、吸收,逐渐融入其中,形成其独特的烟草文化。同样作为传入地的中国,烟草在这里经历了传统中国文化的浸染、近代西方文化的渗透,以及现代多元文化的融合,烟草也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烟草文化。

现如今,吸烟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它凝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中国烟草文化作为中华各民族共同所有,作为一个小支流汇入民族文化的长河,也是观察、了解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

一、内倾文化--紧张消除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时候被人称作"内倾文化" ,体现出中国民众追求内心平衡和谐的心态。压抑自身欲望以满足社会需要一直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以至一般知识分子和许多老百姓的行为准则。

现代文明的交融,带来新的竞争和负荷,古老文明的精神承重也并未轻解,一代代中国人在浸染着传统"内倾"文化背景的同时又背负着现代竞争的巨大压力,于是,不少人选择了使用烟草来消除内心的紧张情绪。此外,很多人在苦闷和求索的时代,在忧郁和彷徨的年龄开始了吸烟,又在很长时间内借助它改善了自身的精神状况,这些,都未必不能使人考虑烟草与中国传统的"内倾文化"之间的关系。

二、礼尚往来--无烟不礼

烟草传到了中国,就被赋予了许多"额外"的含义,担负了许多新的文化任务。在日常交际中,中国的民众已然形成了一种"无烟不礼"的行为文化模式。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能轻易地在一支香烟的传递上清晰地感受到民众心理活动的变化。

客至敬烟沏茶,是中国传统中最普遍的礼俗。烟是招待客人最常用的东西,也是被频繁作为馈赠的礼品。"以烟待客"、"以烟送礼"现象普遍,逢年过节,小辈给长辈买烟仍被看作是孝道的表现;结婚现场,新郎新娘给客人点烟敬酒成为婚庆的一部分;遇见生人或朋友递上一根烟是社交的开始;而接受敬烟才是礼貌和友好的。"烟酒不分家"更成为口头禅,而"买的不抽,抽的不买" 也是生活中常有的事。

"有福同享",是千百年来一直要求平均的中国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观念,他们最乐意在这种气氛中感受"等贵贱,均贫富"的理想实现。因此,敬烟最能和会众生,解除陌生与戒备。共同享用不分家的东西,心理上就接近了一点,接受者表示了一种"接纳",敬烟者因不遭拒绝而有了一份宽慰。

三、品牌文化--内和外王

在中国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文化的多元化使得老百姓的消费趣味也发生了诸多重大的变化。抽烟已经表现出来的种种倾向表明,即使是最成瘾的烟民,也要追求香烟之外的功能 。

针对中国烟民群体,新兴的烟草品牌正在技术与文化层面来打造中式卷烟的牌子,其间蔚为大观者,当属湖南的"芙蓉王"与"和"牌,一"王"一"和",恰恰是对中国烟民文化性格的诠释:内和外王 。"和牌"与"芙蓉王",二者一内一外,一静一动,一收一放,一弛一张,"相映成趣却又珠联璧合",所谓"王者富,和者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烟文化的内在与外在。

富与贵,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有着不同的文化诉求。芙蓉王所具有的文化特质,其实是中国的王道文化的引申,而和牌所倡导的,则是中国的"君子文化"抑或生命本体文化。从"内和外王"的文化寓意来分析二者,"芙蓉王"的成功文化实质是面子性的成功文化,中国人悠久的面子文化为其提供了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而"和牌"则承扬了东方智慧的本体--中和之道,发掘"和"文化的现代意义,因此也显示出日益强大的力量。

四、烟具文化--说古道今

烟具,是指与吸食烟草及其制品有关的工具和用具,它也与其他工具用具一样,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烟草及其制品演变至今已成为一种特殊消费品,它既必须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同时还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后者,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从使用便捷的烟斗烟嘴到既可抽吸又可防身的烟袋烟杆,从充满趣味色彩的水烟袋水烟筒到做工精美华丽的现代组合烟具,烟具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消费者习惯的改变,逐步定型和完善,从而越发地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状态,自身的社会地位及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心理心态等。

此外,不同时期不同烟具上的雕刻绘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不仅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情况、民俗风情,而且反映了使用者的心理心态。如吕宋雪茄木盒 ,既取材当地的檀木、柚木等名贵木材,又精雕细刻当地的风土人情,刀法艺术自成一格,为后世收藏者赞为珍品。又如满族流行的鼻烟壶,同样不仅材质考究,而且工艺精美,内绘绰约仕女楼台亭阁,不仅反映了盛清时代的灿烂文化,也是当时社会的生动写照。

五、结语

燃烧的背后,总有一种文化的质素在隐约着。中国的烟民,演绎着中国博大的民族文化,诠释着中华绵延的民族气息。夹在手中的香烟,冒出的是烟,包涵着的是中国文化长河中的点点滴滴。

参考文献:

[1]郑天一,《烟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杨国安,《中国烟草文化集林》[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3]杨国安,《中国烟业史汇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

[4]余彦文,祁锦章,《中国烟草文化初探》[J],湖北省黄冈市烟草专卖局.

[5]大丰,朝晖,《中国烟民与烟文化》[M],岳麓书社,2007年4月.

[6]杨国安,《烟事趣谈》[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9月.

[7]伊恩・盖特莱(英),《尼古丁女郎--烟草的文化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8]焦中明,《卷烟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