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教育教学应注重终身音乐教育理念的渗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教育教学应注重终身音乐教育理念的渗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教学中渗透音乐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深远的意义。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即美育,它包括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态度、审美习惯等方面审美修养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已逐渐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生活态度。

一、音乐教育是音乐终身教育理念在素质教育中渗透的主要途径

1.音乐教育是进行审美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审美活动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审美活动有许多形式,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音乐是艺术的一个类别,对培养人的审美意识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本质的美,通过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抒发美好的情感,塑造美好的音乐形象。音乐教育就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理解美、表现美的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音乐的本质是美,但仅音乐本身还不能产生作用,还要通过音乐的教育去感知音乐的美,进而实现音乐的一切功能,获得音乐的教育意义。

音乐的审美教育首先要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开始,培养学生喜欢健康高尚的音乐,能正确分辨好的和不好的音乐。音乐审美情趣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要通过教材、教师、环境等几方面综合实施。①教材。选用有高尚情感、有较高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学生的审美趣味就是通过这些音乐作品实施的。②教师。教师是培养学生良好情趣的关键,教师必须是一个有良好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③环境。良好的审美情趣需要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除了自然的环境美之外,还要有一个音乐美的环境:如经常播放音乐、举办音乐欣赏及演奏会,音乐画廊等,使学生处在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之中。第二应培养丰富的音乐审美情感。音乐审美情感的形成可分为音乐性和非音乐性两个途径。音乐性途径就是通过音乐本身激发起的情绪,逐渐由生理的向理性的美感深化。非音乐性途径就是音乐以外的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诗歌、文学等。

2.音乐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音乐不是孤立的,它同各种艺术形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音乐教育也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部音乐发展的历史折射出一切文化的光彩。音乐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各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比如我国作曲家丁善德的《长征交想曲》就有助于学生对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伟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声乐曲《长征组歌》则用大合唱的形式再现了这段历史。学生通过这样的音乐作品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又获得了历史知识。音乐同自然界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许多音乐家都喜爱表现大自然。象征着各国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河流是音乐家最喜爱表现的题材之一。如《长江之歌》、《黄河颂》等音乐文化的教育表现在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宝库中有许多瑰丽的珍宝,比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丝竹乐《春江花月夜》、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等都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音乐文化教育还表现在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如民族调式、民族风格、民族演奏形式、民族的感情方式等等。通过音乐文化的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3.音乐教育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思维能力是否敏捷是一个人素质的表现。人的思维形式有两种,即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由于音乐属于右脑功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形式,所以音乐教育是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形象思维对培养创造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形象思维的概括性、情感性、形象性的特点同音乐的特性成同构关系。因此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特别是音乐的情感和想象两个因素,不仅音乐家、文学家需要音乐思维,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科学家也离不开音乐思维。爱因斯坦就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形象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学习音乐并不是要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教育促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形象思维的发展。物理学家玻尔说:“事实上,当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放弃逻辑思维分析,容许弹奏全部感情之弦的时候,诗、画和音乐就包含着沟通一些极端方式的可能性。”由此可见音乐思维也是科学思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终身教育应成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于音乐教育教学的始终

1.建立终身音乐教育理念,进行创造性音乐教学活动。终身音乐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应成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方式。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审美是一个个性特征化突出的过程。审美教育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各种审美活动中去,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条件,对每个学生的个性予以充分的尊重。我们的教学思想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师服务的对象。教师应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上。在音乐教学中,要求把学生置于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主体性的认知过程、表达过程,并且是一种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新过程。

创造性教学应包括几个特点:①重在兴趣。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创新能力是学校在全面发展教育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根本途径。创造性的学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学,激发兴趣。如在教学中让学生用各种声音材料去模拟和表现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及对事物的切身感受;用声音编创较为完整又带有情节的故事,进而尝试为所学的有关诗歌或故事,进行简易的配乐表演;让学生口头编创旋律接龙,即兴编创节奏;也可通过游戏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模仿、摸进、旋律接龙、节奏接龙等有趣的音乐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能力。②重在参与。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参与,是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的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动耳,自主的学习。如对歌曲演唱的处理分析、音乐欣赏作品的理解、形体动作的分析、旋律创作的研究等都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人人参与其中,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精神。③重在思维。创新能力就是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即创新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表现在不满足现有知识和社会常识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而是从创新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在音乐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用准确优美的动作、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引导学生想象,诱发学生思考。其次,求异思维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主动性。训练学生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问题,探索各种方法、答案,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再次,在音乐教学中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条件,激发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思考,去发现、归纳、解决问题。音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动的艺术,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是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2.终身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终身音乐教育理念的首要目标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各种能力,适应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种能力,首先,作为音乐教师应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吸收和消化当今世界优秀文化,要建立音乐教学信息网,博学世界各国教学之长,将国外具有进步意义而又符合我国音乐教育制度的经验纳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其次,作为音乐教师应具有科研创新能力,音乐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操作活动能力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在音乐精品的演奏、演唱等活动中,严谨的规范化和自由的主动性结合在一起,正是人类创造性的本质特征所在。音乐教育应不断探索创新,使音乐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提倡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相互切磋、借鉴、求新、求异,从而总结出一套高水准的、严谨科学的音乐教学方法。再次,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音乐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者,教育教学能力应是其基本的业务能力。在教学中应具有熟练编制教学工作计划的能力,教材教法的创新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与组织文艺活动的能力以及培养音乐骨干和评价教学工作的能力等。

总之,一个人的丰富情感和高尚情操来源于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陶冶,而音乐终身教育的审美功能能使我们把社会生活中主客观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观察社会,理解人生,宽容他人,建立美好心情,成为与社会相和谐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现代文明人。

(作者单位:新乡学院音乐表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