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范蠡墓前吊商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范蠡墓前吊商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月里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来到山东陶山拜谒范蠡墓,既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关于范蠡,史书上多有记载:范蠡,字少伯,战国时期楚国人,越国大夫,著名政治家。他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完成了复国大业,功成名就。但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知道与越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于是审时度势激流勇退,携美女西施不辞而别,弃官归隐安度晚年。

范蠡到底居于何地,史学家颇有争议,有山东定陶之说,有苏州太湖之说,有山东肥城陶山之说。清代著名学者唐仲冕所著的《岱览》中记载:“越后扁舟至齐,止于陶,号陶朱公,即今肥之陶山也。”大量遗迹也足以证明范蠡曾隐居于山东肥城的陶山,从商十余年,当时的齐王请他到齐国为官,他婉言谢绝了。

从地理环境来看,范蠡隐居之处三面环山,远离闹市,山前有潺潺流水,优美恬静,很符合当时范公逃避政治漩涡的归隐思想;从人文环境来看,肥城民风纯朴,资源丰富,适合范公弃官经商;从历史遗迹来看,肥城陶山周围至今仍留有范公经商的村名,山下的陶姓、范姓、朱姓据说都是范蠡的后裔。

我对范蠡崇拜已久,他那脱俗超凡的思想境界令人叹服。在范蠡遗迹前,我驻足观望,古老的幽栖寺而今只有几间被风雨剥蚀的庙宇,正在兴建的大雄宝殿看似气势宏伟,但已没有沧桑岁月赋予的韵味。寺院中有欧阳石题的“范蠡祠”,屋顶是古老的青砖和琉璃瓦,屋檐前竖立着两根精美的石柱,石柱上刻有“赤心报国兴越竭能洁己,立志诛灭吴后独善知人”,文字仍清晰可见,是后世对范公的高度评价。范蠡祠是两间平房,门窗雕刻精细,工艺精湛,在范蠡祠门前有一块题刻着“范蠡归祠处”的石碑。据说此碑在“”中曾被破坏,后下落不明,“”以后被人们从农户的猪圈里寻了回来,遗憾的是已经断裂。在范蠡祠前,我凝心静神,追物怀古,穿越时空似乎看到了昔日陶山的繁华,感受到了范公的超人智慧和人生境界。

一条小路拾级而上就是范公墓了。范公墓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墓前有日本博士酒井敬献的“陶朱公金玉良言”石碑,共十六句:生意要勤紧,接纳要温和,议价要订明,账目要稽查,货物要整理,出纳要谨慎,期限要约定,临事要责任,用度要节俭,买卖要随和,欠款要识人,优劣要分清,用人要方正,货物要面验,钱财要清楚,主心要镇定。我细细琢磨,十分叹服范公的经营观念,难怪范蠡经营十余年就积累百万家财,被后人称为“商祖”。虽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他的经营思想仍广泛流传,已成为国内外经营的宝典,对今天的企业家来说仍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登上几级台阶,来到墓前,石碑上用篆文刻着:“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载而下,孰与比伦。”传说这是秦朝封泰山归来,李斯闻范蠡墓在此而题书的。李斯虽认识到了范公的高明,却没有像范蠡那样去做,所以下场十分可悲。

探寻古迹,思古之情油然而生。范蠡遗迹虽然不像大寺庙那样保存完好,但依旧折射出古代文明的火花。踏寻范公古迹,徜徉于山水之间,我已被幽雅清静的环境所陶醉。

发稿/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