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听、说,您跟得上时代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听、说,您跟得上时代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议“听得见,听不懂”

■牛系坪

“房奴、(诗)梨花体、学术超男、独二代、晒客……”日前,国家语委公布了171条新词汇,很多说法,连语言学专家都一头雾水,更别提许多老年人了。

高尔基的小说《磁力》中曾写到一位老年历史学家,叫科索洛夫,他说:“老年是一件痛苦的事。我在这里,听着人们说着熟悉的字句,而那意义我已经不了然了。”为什么既“熟悉”,又“不了然”了呢?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新生词汇层出不穷,老年人听得见,却听不懂人们说得是什么意思的状况。

因为,语言这东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停地发展和变化着的,尤其是其中的一般性词汇,演变的速度相当快,当社会发生较大的变革的时期,流行词汇也会跟着发生很显著的变化。许多词语在意义上发生了改变。老年人如果不跟上时代,一时发现很多话听不懂了,是完全可能的。

老年人如果要避免这种“科索洛夫式的烦恼”,就应当积极关心政治和时事。如果我们不甘心做一个落伍者,就得活到老、学到老,那样不论年纪多大,也不会产生这种“听不懂”苦恼。相反的,倒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是越来越丰富、准确和生动活泼了。

“看不惯”不妨等等再看

■一溟

电视里正在播出比赛花絮,一个男选手在上台前问道:“谁带了粉饼,借我用一下?”老友们一片愕然。在男人护肤已经被普遍接受的年代,抹了太多脂粉的男人,实在对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朋友的女儿穿了件流行的“韩装”,竟数次被人猜测有了身孕。我看了那模样也不觉得怎么好看。时下很多时尚已经超越了老年人的理解范围。

大凡社会上的事物都有一个从看不惯到看得惯的过程,尤以新生事物为甚。对服装的看法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上世纪70年代初,年轻人曾一度流行“小脚裤”,那裤腿包着腿儿活脱两根“葱管”,在当时,敢首先食那禁果的被人视作流氓阿飞,是落后青年的典范。但时隔不久“小脚裤”不辞而别,“大脚裤”的时代来到了,那裤腿是越做越大,只露出鞋尖是潇洒的标准,被叫做“喇叭裤”绝不夸张。

80年代初,上面突然号召穿西装,那可绝不亚于一次精神上的地震。“中国人该不该穿外国服”几乎成了全国上下共同的议论中心,西服的盛行进程缓慢,有的老年人甚至发誓一辈子不会穿。然而,那些铁杆人物最终也逃不脱从看不惯到看得惯的规律。开始是偶尔穿穿孩子换下的旧西装,再后则是堂而皇之地买一套穿了,就是在年轻人已不习惯穿得太规矩而盛行休闲服时,老人们还是把西服视作端庄。

由此可见,社会上的事物总是有不习惯到习惯这样一个过程,看不惯的并非就不合理,看惯了的也并不是永远合理。你看不惯的东西也许不代表自己思维滞后,但是你看惯了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成为落后的。

管住嘴巴 不唠叨

■高国彬

近日,到老朋友家中去做客,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在谈话中,发现过去曾经是寡言少语的老朋友,如今变得过于唠叨了。回到家中,与老伴谈及此事,没料到她也遇到过这种情况。看来老年人的唠叨,是带有普遍性的。

俗话讲,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果不其然。老年人的唠叨,分两种,一是对年轻人,要么挑三拣四批评指责,要么不放心,千叮咛万嘱咐;二是追忆自己的“事迹”,尤其是“过五关,斩六将”之举,更是不厌其烦地轮番向别人讲述。

老年人爱唠叨的原因是人到老年之后,生理机能逐渐老化,思想、理解和记忆能力大大降低。再加上老年人没有工作压力,失去了学习新事物的动力,心理状态和举止行动,开始向孩童时代回归。过去有些人把老年人称作“老小孩”,这不是贬意词,而是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准确描述。

老年人的唠叨,是可以控制的。首先,老年人要正确对待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每个人都曾为党为国家做过一些工作,也都曾经有过辉煌时刻。但是,个人的功过是非,要由群众去评说,自己不要总挂在嘴边上。如果你认为有必要把过去的辉煌历史、坎坷的经历介绍给后人,不妨你自己动手整理成文字。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也给家庭留下一笔精神财富。

其次,要善于学习新鲜事物。喋喋不休讲述过去的重要原因,是对今天的新鲜事物了解较少。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习电脑、书画和摄影等,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才能使我们的思想永葆青春。

再次,对子女做的事情,不要过多干预。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都过了“而立”之年,万万不要再当成“娃娃”看待,凡是需要交给他们去办的事情,交代清楚即可。出错了,也不要过多指责和埋怨,帮助他们吸取教训就可以了。

让我们从唠叨中解脱出来,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开创自己的新天地,去迎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吧!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