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注 第3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央行信贷额度有增 商行反应冷淡
据《东方早报》报道,8月5日央行同意调增本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大约总计增加2000亿元贷款。
然而,在此政策面前,商业银行的回应却出奇的平淡。许多银行甚至认为是“多余”的举动,还有一位银行总裁级人物放言,“担心国家这部分增额贷款,成为小企业的遣散费。”
某银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说出了实情,“银行是逐利的,愿意把钱贷给资金状况良好甚至不需要钱的企业,却不愿意把钱贷给急需钱的企业,这就是事实。”
据这家银行的相关资料统计,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1.5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产生信赖。某银行普陀支行行长称,“多给的额度也很难用出去,因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根本就达不到我们的放贷标准。”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小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银行贷款的放开,改革税费制度势在必行。对此,人民银行研究院邹平座认为,此次放开的贷款规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市场环境的恶化很难用一点点给养就完全救活,国家、银行、税费部门、各级政府应该协同作战,通过改革税费制度,减少企业经营压力和缓解资金状况来逐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
点评:目前,管理当局对信贷的“适度放松”已是一个事实,而商业银行对此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甄别成本远高于大企业。故此,更了解当地中小企业情况的民营中小银行的发展将是必然的趋势,唯有将这块“短板”补齐,我国的金融业才有真正健康的发展。
“高盛们”养猪 偷袭中国农业
据《中国经营报》8月3日报道,“高盛近期斥资2亿~3亿美元,在中国生猪养殖的重点地区湖南、福建一带一口气全资收购了十余家专业养猪厂”。“高盛全资并购过来的养猪厂一般都是转手给他人承包,自己只控制最为敏感的价格部分。”消息人士透露。
事实上,在中国“养猪”的投行并不止高盛一家。据了解,宝迪集团在进行大型私募时,德意志银行也参与其中,宝迪集团的计划是在全国建立十大肉食品工业园,与雨润、双汇三分天下。德意志银行如果注资成功,就可以大举进入中国大宗肉食品消费市场。
有着资深国际投资经验的辜勤华博士提醒说,“国内大的投行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国际资本在投资方面更加现实,更懂得通过资本与产业的结合获得超值利润。在目前关系全球经济命脉的几大行业领域中,唯独农业,中国对外资并购基本上没有任何门槛限制。”而对农业相关产业的各类补贴以及财政扶助措施同样可以惠及进入这一领域的国际资本。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说,“这可能引起国内普通猪肉的价值发现,引领猪肉价格上涨,避免了猪肉浪费;有助于形成一个现代养殖场和产业化的示范。有利于形成城市、乡村合理的地价比例关系。”
对于潜在的相关风险,辜勤华提醒,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已使我国从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逐步向依赖外国农产品进口的方向演变。2008年,我国粮食进出口首次出现逆差,给了国人一个警醒的信号。尽管从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但由于农业相关产业的集中度并不高,所以不能对外资进入实行有效的监管。
“农业问题或农业危机会把整个金融系统,整个经济体系一并拉下水。如果我们拿着钱到欧美去收购他们的农业,根本无法进入。”辜勤华说。
“政府需要增加一种紧迫感与危机感,对农业也要预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抵御措施,在必要时可以动用国家资本的杠杆。”辜勤华建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