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消疹Ⅰ号方治疗慢性荨麻疹96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消疹Ⅰ号方治疗慢性荨麻疹96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消疹Ⅰ号方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从而探讨慢性荨麻疹治疗及降低复发的有效途径。方法:对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且符合中医辨证属卫表不固、气血亏虚型的患者96例给予口服消疹Ⅰ号方治疗,每日1剂,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42例,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5%。所有治愈病例随访半年,仅有3例复发。结论:消疹Ⅰ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消疹Ⅰ号;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135-02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反复发作,顽固难治。目前西医治疗大多是对症治疗,从其减少复发率来说,疗效往往不够理想。而传统中医药则可通过“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大大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率,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鉴于此,笔者于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运用自拟消疹Ⅰ号方治疗慢性荨麻疹9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慢性荨麻疹且愿意接受本试验方法,且近1个月内未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51例;年龄16~65岁,其中16~29岁40例,30~50岁35例,50岁以上21例;病程3个月~15年,平均2.5年。伴月经不调者9例;伴过敏性鼻炎者13例;伴慢性胃炎者11例;伴高血压病者7例;伴糖尿病者2例。纳入研究的患者符合中医卫表不固、气血亏虚证,症见风团色泽淡红,或与肤色相同,自觉瘙痒不止,或伴有恶风自汗,神疲乏力,目眩头晕,手足麻木,食少眠差等,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缓。

2 治疗方法

给予口服自拟消疹Ⅰ号方:炙黄芪20g、炒白术10g、白芍10g、当归10g、生地10g、川芎10g、制首乌10g、乌梅15g、防风10g、荆芥10g、白蒺藜15g、乌梢蛇10g、炙甘草6g。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所有病例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忌肥甘厚腻、海鲜腥味、辛辣刺激之品,调畅情志,避免劳累。

3 疗效标准[1]

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痊愈:瘙痒、风团完全消失。显效:瘙痒明显减轻,风团消退达80%以上。有效:瘙痒有所减轻,风团消退50%~80%。无效:瘙痒改善不明显,风团消退不足50%。总有效为痊愈、显效、有效三者之和。

4 治疗结果

96例纳入研究病例中,痊愈42例,显效29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8.5%。所有治愈病例随访半年,仅有3例复发。

5 讨论

荨麻疹是由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见的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和非免疫性的。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病史长短不一,易反复发作,一般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荨麻疹仍属中医学“瘾疹”等范畴[2]。中医学认为,本病总由先天不足,禀赋不耐所致。患者平素体弱,气血不足,或久病气血耗伤,而使气血卫外不固,营卫不和,终致气血不运,肌无所养而发病。因此,慢性荨麻疹首当从“虚”论治[3],以扶正祛邪,调理阴阳气血为要。治宜益气固卫、养血祛风,笔者据此而创立消疹Ⅰ号方。该方以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及当归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为基础,方中黄芪、白术、炙甘草益气固卫,扶助正气;当归、川芎、生地、白芍、乌梅、首乌养血和血,亦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防风、荆芥、白蒺藜、乌梢蛇祛风止痒。诸药合用,标本兼顾,风邪得祛,血气得充。而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首乌等补益药具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之功,而川芎、生地、白芍、乌梅、防风、荆芥、白蒺藜等药则具有良好的抗组胺、消炎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运用本方治疗慢性荨麻疹,对符合中医辨证属卫表不固、气血亏虚型者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